第一百零四章:战争准备(第3/4页)唯一战胜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制造厂了,到时候把机械模拟式指挥仪计算shè击诸元,用电缆同时向各炮传送shè击诸元的技术卖给德国就行了。

    同时兑换了高shè炮科技,华东自治zhèng fǔ有就有了高shè炮技术。虽然不是很用的上这今年代的高shè炮技术,但想要兑换下一级别的高shè炮技术,必须从最低级的兑换起,除非自己研制出了这样的技术。

    此时夏钧手上也就剩下三亿多点积分,由于大量工厂到处在建,夏钧在治污上就花费不少积分。

    特别是现在工厂往内陆省份发展,经常是东一个西一个的,更是加剧了排污上的费用支出。

    就工业来说,排放一点黑烟倒没什么太大影响,毕竟世界各国都在排,但污水排进河里就不好治理了。

    不管是对暴烟还是污水,夏钧现在都在治理。加上之前又给买了一批设备,同时还买了第一代航母的科技,乎上积分又差不多见底了。

    所以夏钧用这些积分,买了高shè炮的科技,以及反坦克枪的制造厂,又买了飞机制造所需的设备和制造战车所需的设备,积分彻底见底。

    不过这些积分砸下去,却是买了很多飞机制造设备,飞机制造能力可以提升到每天二十架最大的鳃鹏轰炸机,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话,每天造个三十架不是问题。

    至于发动机制造厂,夏钧最终没有在德目建造,毕竟只是需要发动机的话,华东发动机制造厂可以先往德国储备几千台发动机,储备个五千台总够用了吧!

    杭州湾内,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装货。

    一箱箱军火被小心的搬上船,这些军火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冲锋枪、轻机枪、狙击枪、子弹、炮弹。

    夏钧站在远处看着,心里憧憬着。

    这些全是华东自治zhèng fǔ之前一年里储备起来的军火,总成本达到两亿五千万元。这些军火被搬上船,夏钧想,这批军火起码能从德国人手里弄到五亿元的黄金吧!

    除了这些军火,还有战车制造厂和飞机制造厂的设备。

    夏钧并未傻到去德国建造什么子弹制造厂,虽然德国人需要子弹、炮弹等诸多军火,但你开到德国人国内,那是用德国人能弄到的原材料进行生产,他们自然是把原材料给本火公司生产了,例如克虏伯工厂等等,哪里会傻到把原本就很紧缺的原材料交给中工厂去生产。

    当然,如果成本有优势的话,倒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样的话,夏钧要投入的成本也自然就高了。

    他也不知道在德国的商业会运作的如何,所以并不想投入太多的东西进去。

    就当前的投入来说,就算亏本了没什么,只要德国佬能坚持住,夏钧就能从英国佬、国佬那里把钱赚回来。

    船队在当天傍晚装货完毕,然后在五艘潜艇,以及刚下水的海盾,型巡洋舰和三艘镇东,型驱逐舰的护航下驶出了杭州湾,船队中还跟随着两艘补给船。

    这支船队将驶往德国。

    德国已经在那里提供了地皮,华东自治zhèng fǔ可以在那里修建工厂和仓库,另外德国zhèng fǔ还提供了几个免费仓库以供华东自治zhèng fǔ使用。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yīn云在靠近,华东自治zhèng fǔ想以商业方式进行贷款的可能xìng就大大的降低了。

    各国银行基本上对亚洲的业务都没兴趣了,两个阵营的各国都在从海外抽调资本,以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到旧旧年初,人们普遍都意识到,两个阵营要开战了。

    华东自治zhèng fǔ上下也对委员长的眼力佩服得不行,战争爆发之前并非是毫无预兆的,但问题是在明显的预兆出现之前就能看出战争的到来,这种眼力却不是谁都能有的。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各工厂各企业都在努力的扩大产能,机械制造厂更是因此一天三班倒二十时小时不间断的进行机械制造,以满足各工厂对新设备的需要。

    纺织业发展最快了,由于有大量的棉花供应,以及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坊织业扩张速度是任何行业所不能相比的。

    服装业也因为纺织业的带动,出现了很大的增长。

    中国的纺织业从卖纱线、卖棉布,转向卖服装,深加工能力因为夏钧提供的各种服装设计面加强。

    采好业也因为杭州到太原的铁路开通后而飞速发展,其国内的烧煤基本上能够自己供应上了。

    英国在中国的采煤业算是滚蛋了。

    钢铁业因为煤炭的供应充足,而且随着澳大利亚大铁矿的矿山建设投产后,也在飞速的发展着。

    更重要的是钢铁行业有足够的内需支撑,繁多的工程和到处都在修的铁路,这都需要大量的钢铁做为支撑。

    这三个行业已经走好了足够的准备,就等着英国佬一开战,就取代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而在运输业上,现在华东远洋运输公司的商船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二十艘的地步……部分是由华东船舶制造公司制造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夏钧偷偷兑换的。

    由于华东自治zhèng fǔ在大量造船,其他国家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就连内部也没怎么察觉其中的诡异之处。

    而华东近海运输公司,随着集装箱码头的使用,利润大大增加。

    就以原先削价竞争的价格来说,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还要亏损的,都是靠华东的那些工厂支持才撑下来

    而使用了集装箱以后,就算是削价的价格,也是有略微盈利的。

    怡和洋行这下算是彻底撑不住了,加上英国正在抽调资本,英国商人都忙着回国准备战争。

    所以怡和洋行在年初也随着太古洋行而倒闭,倒闭的怡和洋行开始出售他们的商船,但结果却没人买,只有华东近海运输公司开出了一个白菜价。

    谁都看得出来现在中国的近海运输已经被中国人所垄断了,因此没有哪个傻子愿意将资本投入到这个深渊中来。

    最后怡和洋行只得将手上的船以白菜价卖给了华东近海运输公司,从此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独霸国内运输。

    不牟是沿海港口间的,还是长江水道的。

    这无疑在运输上形成了一个隐xìng的贸易壁垒,这让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市场迅速丧失,忙于准备战争的各国也无心应对。

    rì本想应对,但暂时缺乏有效手段。

    美国还能在投资中分到一杯羹,华东自治zhèng fǔ在美国的投资也有很大盈利,双方都在往对方国内加大投资。

    夏钧在美国加大投资的项目也就是军火了,他和塔娜合股的阿布洛特集团此时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

    由于是美国的企业,这时候依旧可以从美国那里拿到贷款。

    美国不是参战国,在贷款业务上不是很受影响,因此华东自治zhèng fǔ唯一能以商业名义贷款的对象也就只有美国了。

    阿布洛特公司基本上也把能抵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