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西湖边的偶遇(第1/2页)1980我的文艺时代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最新网址:请好了假,林为民回家跟韩壮壮交代了一声,第二天上午便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火车票是人艺帮忙买的,林为民这次属于友情帮忙,于是之特意交代人给他定了软卧,林为民也享受了一把厅局级的待遇,上次享受这种待遇还是跟着金山老师一起去哈尔滨的时候。

    这年头出门坐火车长途旅行,普通老百姓只能买站票、硬座票,是最遭罪的。

    有了点级别和待遇,可以买硬卧车票,就没怎么遭罪了,算是有了点正常出差旅行的样子。

    等到了软卧车票,得是副厅以上才能有的待遇,出门在外就享受多了。

    火车在铁轨上晃悠了一天多的时间,林为民下火车的时候,腿都有点发软。

    适应了几步,随着大部队准备出站。

    此时杭城的天色阴沉,天上下着雨,八月份是雨季,杭城这个江南水乡雨水很多。

    林为民没带雨伞,从站台到出站口这段距离被浇了个透心儿凉。

    来到出站口,在乌央乌央的人群中,看到了举着牌子的之江话剧团的人。

    “你好,我是林为民。”

    来接他的是两个人,一个中年叫佟汀苗,是剧团的编剧。一个青年叫张强,是剧团的舞美。两人都是《触不可及》剧组的工作人员,张强负责开车。

    佟汀苗热情的跟林为民握了手,认识过后,便拉着林为民往火车站外走。

    “我们赶紧走吧,林老师的衣服都湿了,先到招待所把衣服换一下。”

    佟汀苗的口音带着几分江南气质,让林为民想起文研所的晋近老师。

    来接林为民的是一辆燕京吉普,张强负责开车,林为民一路跟两人闲聊,约莫二十多分钟,车子来到了招待所。

    一路下来,林为民感觉之江话剧团的招待还是非常周到的,他在招待所的房间里换好了衣服。

    此时已经是傍晚了,话剧团准备了接风宴,负责接待的是剧团的一位副团长,林为民还见到了《触不可及》的导演成维嘉,这样的阵容充分体现了对林为民到来的重视。

    休息了一晚,林为民来到了之江话剧团所在的湖墅南路。

    在这个年代,之江话剧团在全国范围内算是实力比较强的剧团。林为民在排练场里见到了所有《触不可及》剧组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也包括之前一直接待他的佟汀苗和张强。

    人的名,树的影。

    尽管林为民的外貌看上去几乎比剧组的所有人都要小,可在场没有人敢忽略他。

    不提人家这两年所创作的那些全国文学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的作品,光是凭借着人家的剧本能连续两年成为燕京人艺主推的剧目,林为民就已经是大家高山仰止的存在。

    至于那些说林为民是依靠了老师万先生的言论,之江话剧团也有人传,但也就是传传而已。

    《霸王别姬》的公演他们没有看过,但《触不可及》的剧本大家都看到了。

    人家靠的可都是真本事。

    之江话剧团版的《触不可及》导演是成维嘉,国家一级导演,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也就是中戏的前身,是之江话剧团的元老级人物了,从剧团创立就在,执导过话剧《李闯王》、《红色风暴》、《红岩》等之江话剧团的代表作。

    成维嘉一口一个“林老师”的叫着,面对这样的老资历,林为民的姿态放的很低。

    来到了排练场,成维嘉自然要让演员们都在林为民这个原著编剧面前亮个相。

    这个年代的演员基本功非常扎实,至少林为民不觉得这些演员会比燕京人艺的演员们差多少。

    至于形象是否符合他这个原著编剧的想象,这不重要,现在是之江话剧团要排演《触不可及》,这里是人家的主场。

    看了半天,整个排练场一团和气。

    紧接着就是探讨剧本的问题,这些就不是演员参与的事了。

    成维嘉将剧组的几个主创都叫了过来,让大家听听林为民分享一下创作《触不可及》时的初衷和心得以及燕京人艺在排演这出戏时的经验,这对于大家理解剧本和后续创作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林为民也不避讳,《触不可及》剧本的使用,人家之江话剧团是付了三百块钱稿费的,他在这里出差也跟燕京人艺提供的待遇一样,每天五块钱的补助,两边加起来一天十块,一个月就是三百块钱,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高薪中的高薪了。

    当然了,出差的补助本来要比工资高不少,更何况林为民来之江是受了双方的委托,拿着双份补助,他是不差这点钱的,要的就是个尊重。

    更别提后续如果《触不可及》公演,之江话剧团这边一样要给林为民每场演出的分成。

    所以,林为民肯定要对人家的剧本再度创作、排练等事宜尽心尽力。

    花了一周时间,总算是将剧本的所有问题和剧组的人交代清楚,林为民的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大半。

    接下来就是剧组演员们的粗排,然后由佟汀苗这个编剧带领大家修订剧本,直到最后拿出一个定稿剧本。

    这个定稿剧本林为民走之前肯定是看不到了,成维嘉和他商量了一下,这几天演员粗排,也没有林为民什么事,让剧组的张强作为地陪带着他在杭城的各个景点到处玩一玩,这是这个年头出差少不了的一道程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自古以来,杭城便是天下名城,城中美景更是数不胜数,单是一个西湖就为杭城引来了多少文人墨客的佳篇名作。

    张强特意借了剧团里的照相机,“林老师,今天我们随便拍,胶卷你不用担心,我找团里报。”

    林为民连连拒绝,“不用了,我就随意走走看看就可以了,没必要拍照。”

    他不知道别的男人是不是这样,反正他是不喜欢拍照的。

    八十年代初的西湖边,远不是后世到处人挤人的场景。

    林为民来的这天是工作日,杭城是个难得的晴天。

    天气很热,出来玩的人就更少了。

    林为民站在西湖边,湖面上只有零星两只扁舟在游玩。

    望着眼前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他不禁心生出几分浪漫情怀。

    “湖边无日欠春风,金碧楼台面面同。

    白鸟惯随船上下,画桥分断水西东。

    百年乐事浮云外,一段伤心落照中。

    老尽负流无问处,藕花今是几番红。”

    张强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满脸崇拜,叫好道:“好诗!林老师,您真是太有才了!”

    林为民被这小子的捧场闹的有些不好意思,四下看看,幸亏人不多。

    他朝张强摆手道:“这是宋朝周登写的《泛舟西湖》,不是我有才,是人家有才!”

    张强连粗通文墨都算不上,也不知道周登是何许人也,但人家林老师望着景色就能出口成章,他是真心的佩服。

    怪不得人家是大作家呢!

    两人说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