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双喜临门(盟主阳光车厘子加更)(第3/5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的。

    他没有急着发言,而是看看其他人怎么说。

    谁知道,轧钢厂这边的没人开口,似乎都以他为尊。

    其他几个厂抽调过来的技术员,则是纷纷发表了言论。

    斥责刘建明他们这群人不懂装懂,劳民伤财。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能开吗?

    简直不知所谓!

    毛国的技术员刚走,我们国内都还没学会怎么走路,就想跑了?

    做白日梦也该讲究实际吧?

    反正就是一番臭骂,指责刘建明他们不脚踏实地。

    但却没有给出任何的实质性建议,或者询问清楚具体情况。

    刘建明也不生气,毕竟这个项目不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而是陆纪一提出来的。

    前者只是技术部长,提供技术可行性支持,做决定的还是领导。

    汽车公司的三位领导人,一个个都没说话。

    周济民不想听这些,但也知道这不是他的地盘,所以假装听着,实际上,神游天外。

    也不知道他们讨论了多久,做得屁股疼的他,突然察觉到了刘建明的目光,不由愣了愣。

    看我干嘛?

    但刘建明却开口问了,“周工,您是轧钢厂出了名的天才少年,不知道您对我们刚才讨论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呢?”

    “我没有什么看法,我不知道贵公司到底掌握了哪些技术,也不清楚贵公司到底有多少下属的配件企业,您让我有什么看法?我又能有什么看法?忽悠您打造一个空中楼阁吗?”

    众人闻言,纷纷笑了出来。

    其他好几个厂的技术员,都忍不住大笑。

    赶紧周济民这个小年轻,真不错,骂人都不吐脏字。

    陆纪一他们却老神在在,不怒也不急。

    接着,便听到刘建明开口简单陈述了一下汽车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

    还别说,汽车大部分配件,特别是钢铁等金属材料部分,他们基本上都能提供到合格的产品。

    至于橡胶轮胎、塑料等其他材料,只需要采购了。

    周济民闻言,直接开口怼了回去。

    “汽车发动机技术有很多种类型,贵公司是打算研发才有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的呢?是单涡轮增压还是双涡轮增压?还是说你们打算研发涡轮直喷发动机?”

    “还有,涡轮机壳体、压气机壳体、中间壳体、涡轮、泵轮、浮动轴承、排气旁通阀和执行器等,这些配件你们是打算人工生产还是机器生产?如何保证质量问题?如果汽车半路抛锚了,怎么办?”

    一连串的技术问题,直接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发动机技术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

    光是一个活塞,可能都要了汽车的老命。

    而国内现在基本上还是靠那些七级、八级工匠来生产这些工具。

    机器生产?

    讲真的,机器比人还贵呢,买不起!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陆纪一两眼放光,刘建明却冷汗涔涔,这发动机不好搞啊。

    “周工,如果我们打算由工人制造这些零配件,您觉得可以吗?”

    周济民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合着他刚才都白说了是吧?

    “全部由工人生产,不是不可以,而是无法保证质量,如果全部都是六级工人以上,那么当我没说。”

    嘶!

    大家都是懂行的,一听周济民这么说,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于是,又议论纷纷开了。

    一个会议,开了一个下午,但仍旧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

    汽车公司的三大领导,不由有些急了。

    项目都已经开始了,现在居然因为周济民的那些问题,就卡在这里了?

    被询问的刘建明,也很委屈和无奈啊。

    毕竟周济民说的那些,确实是问题。

    而且,涡轮直喷发动机这玩意儿的配件,老精贵了,真不是随便折腾就可以了。

    解放牌卡车,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出问题呢?

    这年代为什么总要求卡车司机需要具备修车技能呢?

    可以说,这年代的司机,随随便便一个都是汽车高手。

    不懂技术没关系,但绝对会修车。

    “活人还能被尿憋住不成?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人家国外三十多年前就有了涡轮直喷发动机,我们现在还是用毛国的技术,这怎么可以呢?”

    一把手很气愤,也憋屈着。

    要不然,也不会想着自己造了。

    毛国带走了很多技术工程师,等同抽掉了汽车公司的嵴梁和骨头,根本站不起来。

    所以,发动机技术,势在必行。

    于是,在周济民他们已经返回招待所睡觉的时候,汽车公司的领导人,却还在挑灯夜战。

    第二天,周济民醒来的时候,依旧不习惯。

    没有丁秋楠的被窝,冷死了!

    而且,这个招待所热闹归热闹,但全都是糙汉子,根本没什么好看的。

    就连汽车公司也差不多,全是汉子。

    哎,想念丁秋楠的第一天!

    吃过早饭后,回到汽车公司,周济民便看到了盯着黑眼圈的刘建明,顿时愕然了一下。

    不过,他没有关心对方,毕竟对方就是活该。

    他来到东北,刘建明就算不是罪魁祸首,也是帮凶之一。

    上午,还是开会。

    技术会议没有解决,其他一切免谈。

    周济民懒得跟这群人废话,但也不想白送技术给他们,反正还有一个月,混过去之后,他就熘了。

    一天下来,总算解决了一部分的技术问题,但很多还是无法通过。

    汽车不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它需要配套的工业基础,否则真的是纸上谈兵。

    就算此时的东北是全国的工业基地,但不行就是不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技术研讨也都通过了,接下来就是试验研发阶段了。

    而此时,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从停留在纸面上,到落地,这群技术员在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里,直接瘦了三四斤。

    要知道,这些人本身就很瘦,再瘦三四斤,几乎是威胁身体健康了。

    连周济民自己瘦了五六斤,大感吃不消呢。

    孟潇行更是瘦得如同去年周济民初见对方时的模样。

    也不是吃不好,而是工作强度太高了。

    很快,第一次试验产品出来了,等待测试结果。

    东北汽车公司,实验室门口。

    一辆装载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的汽车,即将开启测试。

    刘建明他们都很兴奋,孟潇行他们也同样如此,但周济民却抱着胳膊,站一旁,假寐。

    发动机不是不行,短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