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讲故事、工资和电脑房(求订阅)(第5/6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甚至,在创新和见识等方面,周济民反而更胜一筹。

    所以,任九章请教他师弟,这很正常。

    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周济民也是闲无聊,就跟对方聊了起来。

    结果,任九章小本本上记录的问题,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周济民全部解开了。

    看到师兄还在盯着小本本的公式,看得很认真,周济民顿感无聊,悄咪咪地退出了办公室。

    走在燕园的校道上,周济民突然想起来,自己好像还在校园里开了两个软件编程班来着。

    这两个班,自打成立以来,他就没怎么管理过。

    就是靠前期的打字机和编程教材来维持这两个班的运转。

    几个月前,他从62小镇回来后,带回来十几台已经组装好的电脑,全扔给他们了。

    后续他就没怎么管理过了。

    因为编程这种事,他在教材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明白了。

    剩下就是码农的努力了。

    没有时间的沉淀,他们想要开发好一款程序,那可太难了。

    并且,他们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周济民之前提供的精简浓缩版的鸿蒙电脑系统。

    留给他们需要开发的任务有很多,比如说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文字编辑、输入法等之类的程序运用。

    这些都十分耗时间的。

    偏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周济民最不喜欢了。

    刚巧现在想起来了,那就去瞅一瞅吧。

    尽管现在是夏天,但北大的校园里,依然有很多人。

    本科阶段可能没在上课,但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他们可没有寒暑假的时候。

    反正好好工作就对了,要那么多休息干嘛?

    来到电脑房所在的教学楼,这里已经是北大校园内,保护得最好的一栋独立教学楼了。

    不仅门口有八位持枪站岗的大头兵,教学楼前后还有两支十人的巡逻小队。

    并且,整个校园也完全封闭起来,所有人进出北大校园,那都是需要证件的。

    换句话说,可不能跟以前一样,随意进出了。

    之所以保护得这么严密,全是因为电脑房这边多了几十台电脑。

    这些电脑是从62小镇那边陆陆续续运送过来的,全都是为了给两个电脑班的学生用。

    学以致用嘛,这是好事。

    外人不清楚不理解,但没关系,只要听领导的命令就可以了。

    “同志,请不要靠近这里。”

    刚要掏证件的周济民,没想到居然被一个陌生的大头兵给喊话了。

    不过,他还没开口解释,旁边的另一个大头兵就呵斥了一句,然后对周济民道:

    “周主任您好,很抱歉,他之前不认识您,您别见怪,还得麻烦您出示一下您的证件。”

    “没关系,今天又是小何你站岗啊,擦亮眼睛,里面的东西可不能有一丁点的损失,知道吗?”

    小何笑着双手接过周济民递来的证件,表示一定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然后又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后者的证件。

    不管是谁,只要是进出这栋教学楼的人,全都需要检查一遍才可以放行。

    特别是出门的时候,还得搜身呢。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周济民可是玩过一次神乎其技的‘魔术’,把电脑给彻底变没的。

    此事影响甚大,所以才会导致电脑从62小镇离开到北大电脑房的教学楼这边,全程都是被严格保护当中的。

    毕竟,电脑这玩意儿是目前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子产品。

    也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内,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子产品。

    等小何把证件都翻了好几遍,确认之后,才把证件还?

    ??周济民。

    然后还敬了个礼,这才让周济民进去。

    等周济民进去之后,小何旁边的大头秦二牛才小心地收回目光,小声地滴咕道:“何哥,他就是传说中的周大科学家啊?咋这么年轻?看着比我还年轻呢。”

    “这能一样吗?”小何也小声应了一句,随即便道,“别说话了,好好站岗。”

    不说话?

    那不是憋着难受嘛,但军令如山,大头也没办法,只能闭嘴。

    走进教学楼的周济民,又通过两层关卡的检查,这才来到了电脑房里面。

    整座教学楼,除了电脑房之外,还有备用发电机房、技术维修办公室、教室等。

    所以,教学楼不算小。

    透过窗户,周济民看到不少同学正面对着电脑,认真地敲击着键盘。

    就是看着他们轻手轻脚的样子,生怕弄坏了键盘的谨慎态度,让周济民感到好笑。

    这些学生都太可爱了。

    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他不停地点头。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生的编程能力已经完全达到技术标准了。

    如果打字速度可以再快一些,效率再高一些,那就是合格的码农了。

    当然了,他的要求有点高。

    其实他们的老师对此是很满意的,因为不少同学的编程水平比老师还要高呢。

    有个同学可能是打字久了,眼睛有些干涩,把目光从显示屏移开,刚好跟周济民的视线对上了。

    这位同学顿时满脸惊愕,揉了揉眼睛之后,终于确认自己没有眼花,窗外站着的竟然真的是周老师。

    “周老师,您来了呀,怎么不进来呀?”

    随着这位同学的声音,顿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全看向周济民这边。

    没过一会儿,周济民来到教室里面,原本的老师直接把位置让给了他。

    站在讲台上,他是感慨万千,许久没有站在这个地方了,老实话,有些怀念。

    不过,他并不想再站在讲台上讲课,起码最近这些年内,是不会这么干了。

    看着下面齐刷刷盯着自己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周济民深吸一口气,开始卖鸡汤。

    眼前这些人,就是信息技术的种子,就是未来。

    所以,这些学生必须要好好活着。

    以这些学生目前的状态和能力,也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了。

    周济民打算,在年底辞职前,把这六十八名同学进行分离。

    62小镇那边也必须要有软硬件技术的人才,北大、中科院等也要有这样的人才。

    以点为面,全面开花。

    虽然电脑距离推广应用的时机还没成熟,但是没关系,把技术人员培养出来,把技术门槛抬高,到时候就不怕竞争了。

    历史大势,是很难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但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嘛。

    保存火种,就是周济民想要做的事情。

    给同学们喂饱了鸡汤之后,周济民表示,过几天还会有一场毕业测试。

    没有写论文那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