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古董和选择(求订阅)(第4/5页)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离红星公司,或者直接让关玲调离京城。

    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以他的实力,想要办成这件事,那不要太简单了。

    可他看着关玲,多少还是有些心动,舍不得将她让给别人。

    尽管色字头上一把刀,他时刻谨记这句话。

    但是,他毕竟是开挂的,而且还把人给安排到南边的小岛,轻易不让她们回来京城。

    如此万无一失的做法,他不相信,还有人能查得出来。

    毕竟他把人带走,可是通过空间来运输的,外人压根不可能知道。

    就算到了南边的小岛,他也是慎之又慎,不会让大华公司的人知道。

    「济民,我是真的喜欢你,很爱很爱你的,你为什么不能让我留在京城呢?」

    在关玲看来,留在京城是最好的。

    她不是要跟丁秋楠比较,也不是非要霸占着周济民,而是希望后者能多分一些时间给她,陪陪她,那么她就满足了。

    留在京城,她还能照顾到她家里人。

    毕竟她家也不富裕,她母亲是药罐子,她弟弟也刚结婚没几年,还有了孩子,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可正在听她说话的周济民,越听越不是滋味,合着关玲还是扶弟魔?

    要说在后世,面对自己另一半,大家最讨厌的就是扶弟魔了。

    男方几乎很少有扶弟魔,但女方还真有不少扶弟魔呢。

    后世,号称最强剩女的女人,几乎是所有BUFF叠满了。因为这个女人不仅是法硕专业的律师,还是来自西江的三十岁剩女,家里还有两个弟弟。

    关玲也是大龄剩女,还是一个扶弟魔,要是放在后世,这样的女人,肯定很难嫁出去。

    但在这个时代嘛,追求关玲的人不要太多。

    因为关玲有工作,而且工资并不算低,要不是她眼光太高,加上她家庭的拖累,老早就结婚了。

    扶弟魔就扶弟魔吧,周济民心里想着,只要不太过分,他还是能接受的。

    再说了,丁小川这个小舅子不是挺好的嘛。

    并且这个年代,其实扶弟魔并不算泛滥成灾,而且一般有姐姐的弟弟,也不是真的就完全依靠姐姐,趴在姐姐姐夫身上吸血。

    毕竟邻居是要说闲话的。

    至于关玲想要留在京城的目的和美好幻想,周济民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并没有说太多。

    反正,他是不可能让关玲留在京城的。

    要么跟着他,然后前往南方的城市,要么她自己找个男人嫁了。

    两个选择,都不是关玲想要的,她有点生气了。

    见她生气了,周济民反而高兴了。

    「行,我知道你的选择了,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此别过。」

    关玲却拉着他,不让他走。

    怎么可能让他走嘛,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她是不可能离开的。

    只不过,周济民的执着,让她很是头疼。

    那就想办法留在京城,留在他身边。

    「你别走,人家生气了,你哄哄我嘛。」

    要不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呢?

    可能关玲已经在大脑里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跟他撒娇的场景吧,所以才会如此得心应手。

    周济民好笑地看着她,「让我哄哄你?」

    「嗯嗯。」她高兴地点头,眉眼满是笑意,表情全是期待。

    「知道孝天犬吧?」

    「知道知道,封神演义里面的神仙二郎神的坐骑嘛,我当然知道。」

    关玲不是文盲,文盲也当不了红星公司机修车间的技术工程师。

    在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那么丰富的娱乐生活,所以一般的知识分子,消遣的方式,都是看书。

    又不是解放前,还能勾栏听曲,寻欢作乐。

    现在可没有这些玩意儿,能买到书本来看,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很多人还是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碌呢,甚至更多人,每天只有两顿饭,农闲的时候,每天都是稀饭而不是干饭。

    因此,类似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便成了不少读书娃消遣娱乐的方式。

    「那好,那我就问一个关于孝天犬的笑话,话说孝天犬在天上是神仙,那么在下是什么呀?」

    周济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关玲也跟着学:

    「孝天犬在天上是神仙,在下是狗啊,你坏死

    了,你才是狗呢。」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周济民已经跑开了。

    她笑骂着追了上来,两人就在街道上笑嘻嘻地玩闹了起来。

    还好现在只是天色微亮,黎明十分,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

    要不然,被熟人看到的话,两人肯定要歇菜。

    搞破鞋在这个时代,伤害性太大了。

    位于城郊的乡下,一个漂亮的女同志骑着自行车进了村子。

    关玲带着一千多块钱和票回家了,她答应周济民的要求,愿意跟他前往南方的城市。

    她不想嫁给其他男人,所以面对周济民给的二选一,她只能服从。

    至于说,她想留下京城,只能等以后再来说服他了。

    高高兴兴地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关玲刚进村,还没到自家门口,就听到了热闹的骂声、哭声,让她瞬间咯噔一下,加快速度往家里骑行而去。

    远远的,她看到了家门口围了不少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的叔伯。

    「小玲回来了。」

    「哎哟,工程师回来了。」

    村民们看到了关玲,大声说着话,表情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也有一些村民是好心,也有心急如焚的村民大声说着:

    「小玲你快去拉住你父亲吧,他要上吊自杀哩,拦都拦不住。」

    上吊?

    关玲脸色大变,好心情彻底没了。

    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好端端的,会这样?

    这年代已经有农药了,但仅限于小范围内,并没有广泛传开来。

    六十年代末才有了六六粉和滴滴涕,七十年代才有了敌敌畏,而敌敌畏这玩意儿才是八九十年代,不少想不开的农民自杀的工具。

    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农药已经广泛使用了,那个时候,大家一听谁谁喝了敌敌畏,那都怕死了。

    或者谁家的牲畜被喂了敌敌畏,孩子偷喝了敌敌畏等等人间悲剧,在当时广大的农村,可不少见。

    可以说,农药事件,是除了溺水之外,死亡率最高的罪魁祸首了。

    而在六十年代初期,三尺白绫、投河等才是最普遍的手段。

    砒霜就算了,这玩意儿可不是农村能买到的。

    剧毒的东西,普通人想要买,那都得开具专门的证明才行的,否则药店可不卖。

    来到家门口,门前的平地上,躺了两头涨肚的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