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暗处的斗争(第2/2页)红旗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种事情轮不到杨少宗说话,他也不想说话,他只是在心里感叹:想不到杨建林还是这种人,真没有看出来,这人不搞政治可惜了。

    大家仿佛是很有默契的都不说话,毫无疑问是都同意,既然同意就不用继续说下去,后面有默契的暗中操办就行。

    杨建林随即换个话题和徐保山道:“机耕队的赵敬山队长这些年表现的挺好,业务能力高,和各个大队的队长、书记关系都很好,群众基础也好,书记,换届的时候可以考虑他啊!”

    徐保山点着头,道:“是不错,就是脾气冲了点啊,还是干老本行在农机站当个站长就可以了。”

    听话听音,杨建林接着原来的话题说,自然就是提议赵敬山接替老魏搞农业,徐保山不这么想。

    进行机构整改后,公社的机耕队不再做为公社管委会的下属机构,取而代之的是农机站,人还是那一拨人,这里的专业性比较强,肯定不会较大的变化。

    杨建林则续道:“技术员沈元华也不错。”

    徐保山微微点头,和宋长明问道:“你觉得呢?”

    宋长明道:“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分配到旗山以后的工作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用一用!”

    沈元华是省农校毕业的四年制农林专业中专生,后来在林大函授大专,妻子和赵瑛的姐姐赵琦是同学,他曾走这个关系来找杨少宗办事,想将侄子送到淮海集团的化工厂工作。

    他们说到这里基本就定下来要先将老魏提名做镇长,而沈元华接替老魏的位置当农林科的科长,也就是即将改组后的农林综合办公室的主任,最终结果应该是老魏提了正科级,可惜没有位置,上不去,下不来,该回哪里去哪里。

    政治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杨少宗很清楚自己踏上是什么样的一条路,有一天,他或许也要被人这么算计。他们在这里吃饭,寻思着算计别人,别人何尝不也在一个地方吃饭,算计着他们,算来算去都是为了权力。

    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可以让他们一展才干,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等于财富,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高人一等的特权,就是他们追求的一切。

    追求权力的人各种各样,大家使出的手段也大不相同,尔虞我诈之中,永远是胜者为王。

    此时的杨少宗什么都不是,他只是工交科的一个办事员,以后或许会成为经济综合办公室的一个小科员,期待着先成为一个股级小干部,然后是副科级、正科级……!

    杨少宗并不是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因为他有能力,领导们总有用得着他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为旗山的未来而担心。

    或者说,他也不担心。

    如果他像杨建林、宋长明这样拘泥这点得失,真的踏踏实实的从一个乡干部干起,那他不是猪脑袋,他是傻B。

    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如果他真的要像自己说的那样,靠搞食品加工,靠养猪种核桃带着旗山人走向共同富裕,那他更是傻B,这种话本来就只是说给别人听的。

    他想做官,想要掌握权力,但绝对不会将精力都浪费在这种算计和琢磨中,如果要他去负责计划生育、搞水利、收税、处理纠纷、信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他可以直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如果有领导让他去负责这些事,这个领导也可以找块豆腐撞死,别做官了,回去种地更适合。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他是杨少宗。

    杨少宗永远是杨少宗,他永远是那个铁骨铮铮的杨少宗。

    这也是他敢于坚持人民公社制度的原因,就他一个人,三年之内就能让旗山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新农村。

    邓首长说,如果南海省特区能在二十年内超过台湾,那就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需要,他说,旗山就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