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2页)家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费章节(2点)

    又林整天关在屋子里,感觉与门外的世界都要脱节了,玉林的消息都比她灵通。/李心莲俩的去向还是玉林告诉她的。

    “她们现在住哪儿?”

    “还住原来姑姑的老房子里头。”玉林说他们家的的房子空着很久了,里面能抵债的听说都给拉走变卖了,空荡荡的,两个姑娘家住那儿不合适。”

    但是姑母已经去世,她们住在那老房子里头就合适吗?也没个长辈看顾,显然是不合适的。

    如果五老爷和五nǎinǎi以前不是那样神憎鬼厌,如果李心莲俩不是声名在外,一族里谁家就缺这两个小姑娘的

    又林没有多余的去关心她们。

    四nǎinǎi突然有这么多事情还没来及教会女儿。婆家门第越高,这儿就更加难当。更别说又林将来头上是两重婆婆,不但有朱大太太,还有朱老太太。而且朱家现在还没有分家,京城的宅子里住着三房。而且朱慕贤上头还有兄嫂,下头还有弟弟——虽然是庶出的,可是这只代表关系更复杂。

    算一算,朱家是四代同堂,大小主子加起来二十口人了,又林嫁进去当儿,这上上下下的关系轻易可搞不定。

    整个夏天忙忙碌碌的,李老太太也没有出去再避暑,而又林压根儿没感觉到暑热难耐,似乎就是那么一晃眼,盛开的花朵又纷纷谢幕,遮天匝地的浓密绿荫被西风吹得渐渐泛黄。

    中秋的时候,又林帮着四nǎinǎi料理节礼的事儿。这些事儿以前她也帮着四nǎinǎi做,但是以前是又林给四nǎinǎi打下手,现在是四nǎinǎi把主要的事情都交到又林手里,只从旁指点一下。

    刚上手又林有些慌乱,但是渐渐就镇定下来了,一桩桩处理的井井有条。本家亲戚送,远一些的亲戚又送些,邻里之间当然也不能耽误。至于李光沛那边,也把一些应酬往来礼节拿来让又林学习。

    在家出岔子都不要紧,有父母教导着,有他们兜着护着。要是等到了婆家再出儿,谁能这样体贴理解她?

    又林有个做笔记的好记惯,她做了本表格,把各家往来的亲戚填入其中,下面的空格一格一格的是历年送了礼,对方又回送了。后头还有小的空格里,就把新增添的成员加上。

    比如舅舅家里头,三表哥名字后头现在又加上了已经变成表嫂的周榭,大舅舅家又添了个孙子,也不能忘了他的那一份儿。

    真是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又林晚上把册子再拿出来翻开,虽说好记xìng不如烂笔头,不过到了四nǎinǎi那个地步,也就用不着册子笔记了,所有的亲戚故旧关系全在脑子里,烂熟于胸,哪家近哪家疏哪家厚哪家薄那是张口就来不带打梗的,那才是合格的主母。

    又林深深觉得还需要学习。

    各家的节礼都差不多齐备了,不过——

    又林的册子翻到了某一页,就停顿下来。

    这上头是陆家的几门亲戚,其中来往多的就是陆延宗。

    但是今年和往年相比,差别很大。往年的格子里写的满满的,全是各sè丰富的礼物。可是今年只有可怜巴巴的四sè应节的礼物,就是那种很远很远的亲戚家充充面子以示还没断绝关系才会送的那样。

    表叔这人真是挺现实的。婚事不成,入股不成,马上就人走茶凉,连多敷衍一下都不肯。

    又林本来已经躺下了,又坐了起来,打开抽屉找。

    小英听见动静进屋来,拿了件衣裳替又林披上。

    “姑娘,找?”

    又林已经找到了,近来因为四nǎinǎi给她备嫁妆打首饰,把放得有些乱。

    小英一看就明白了。

    “看看祖母睡没睡。”

    小英应了一声出去,过了片刻又进来了老太太那屋灯还亮着。”

    又林起身穿衣我去一趟。”

    小英服侍她穿好衣裳,又去提了盏灯笼。

    已经入秋的天气,纵然白天还燥热,晚上却已经夜凉如水。月光洒了一地,的确象是落了一地的银青sè薄霜。

    李老太太还没睡下,看着又林这样晚才,也没有十分意外。

    “还不睡?”

    “想起件事儿来,睡不着。”

    又林把那个小盒子递给李老太太。

    李老太太打开看了一眼,很中肯的说这不是咱们这儿的,应该是外番来的,多半是海商们带来的,这个便宜不了,等运到了北边儿,到了京城,上千两都买不来。”

    这个又林也。

    “这是前次陆家表哥来的时候硬是送给我,我本来想还他,可是后来……”一直没有还的机会。

    李老太太表情平和,但是这会儿她越平静,又林反倒觉得不安。

    “你这孩子……”李老太太把盒子盖上这样的如何能收下?便是一时还不出去,也该早和我或是和你母亲说才是。”

    又林垂下头我了。”

    李老太太叹了口气,拉起孙女儿的手你也别怪祖母对你严厉,你已经不小了,这又不是寻常。倘若有一rì翻出来,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平时做得多好都没用,在这个事情上头一定不能犯。”

    又林点头说祖母教诲,我一定牢牢记住。”

    “你一向是个稳重懂事的,这件事你就不用再想了。你这两天帮你母亲料理节礼的事?都学着了?”

    “事情多得很,那么多平时从来不走动的亲戚,这会儿都得一一的顾着,着实不轻松。”

    “是啊,倘若大家都穷,那马虎一些也没人说。可是你阔了,旁人还穷着,你就不能马虎,不然失礼于人,他们得说是你瞧不起穷亲戚,一来二去,纵然没多大妨碍,可是毕竟是得罪了人。他们平时也不登门,口口声声说高攀不上,怕人家以为他们想攀附富贵。可是他们越是这么说,咱还越得客客气气的。”

    又林安静的听着李老太太。翠芝刚才见又林这么晚,必定是有话要说,已经很识趣的退到外头去了。这会儿瞅着时辰不早了,翠芝借着送水的空儿,委婉的说老太太,姑娘,时辰也不早了。有话不妨再说,这眼见都三更了。”

    “都这会儿了?人老了,一说起话来就总絮叨。又林你也,脚下留点儿神,别绊着了。”

    又林撒娇说我不走了,今晚上我跟祖母一块儿睡。”

    李老太太呵呵笑才说你稳重,你就撒上娇了。快,要不然你弟弟都该笑话你这个当的了。”

    又林也笑笑。

    这件事和祖母说开了,她也放下一桩心事,的时候连脚步都更轻快了。

    小英提着灯笼跟着,轻声说姑娘当心,这里有块石板松了,让人来收拾一下。”

    又林站住了脚,墙外河水哗哗的流淌着,长街深巷间偶尔传来两声犬吠。

    就恍惚了这么一下,又林回过神来。

    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偶尔还会有这种感觉。突然间不身处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