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考题泄露,想和朕扳手腕?(第1/2页)大唐皇帝李治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后来进入曹魏时期,两汉察举制度既坏,新的选官制度自然就应运而生,这叫新朝新气象。//   .   . //

    这项新制度就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年间所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当然发起人却是曹操的好儿子,真正意义上篡汉的魏文帝曹丕。

    当然作为一世枭雄,曹阿瞒心狠手辣之余,他的工作作风还是值得肯定表扬的。

    务实而功利、重才而轻德,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那张辽、典韦,可都是寒门出生,不照样成为手下大将,除了暴发户,否则成功往往都是有可贵品质的。

    而曹阿瞒时期,此项制度只是临时性的行政措施而已,及至曹丕篡汉登基,才将其正式确立为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

    这也意味着“九品中正制”全面颁行,此后一直被魏晋南北朝沿袭,历时又达四百年之久。

    而所谓九品中正,分其为三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人才评选的标准也因此分出三:一、家世出身;二、才德行状与政绩表现;三、人品优劣。

    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也在滚滚而动,人曹魏推行这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矫正汉末察举制度徒以名德标榜、不务实际的毛病,进而“杜绝朋党”、“破除门阀”。

    可还是那句老话,中国人从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施行不过数十年,流弊比之两汉察举有过之而无不及。

    察举制最致命的是,平民无钱读书,随后被世家豪门长期占据孝廉之位。

    而九品中正制最致命的缺陷是,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中正官”的一己爱憎和个人好恶。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一人之身,旬日异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九品中正制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把”我爸是李刚“这种影响和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上品寒士?

    产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蚂蚁和蜻蜓交配生出大象还小。

    最后,真正的人才湮没无闻,政治权力被门阀世族完全垄断,特权阶层奢侈万端,官场腐败丛生,吏治一团黑暗。

    要不是冉闵、谢安、谢玄几个大神撑着,北方游牧民族在灭了汉人几百年了。

    《狼图腾》上说,胡人对汉人的杀戮,是民族大融合,为汉民族换上新鲜的血液,对于这种说法,李治实在不想给与评论。

    但儒家畸形的文化,却是不管你换了多少血液,都是无用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成吉思汗“入主中夏”,术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时咱们中俄两国的境遇正一样,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可为什么中国人现在竟来硬霸“元人”为自己的先人,仿佛满脸光彩似的,去骄傲同受压迫的斯拉夫种的呢?

    而九品中正制,却实在能够当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就是这样的制度却一直沿袭到了隋朝初年,至开皇中期才被罢废。

    这就和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一般,轻易是不想挪窝的。

    而大业年间,一代雄皇的隋炀帝杨广,第一次创设了“进士科”,令天下士人“投牒自进”,由朝廷举行策试,后又改试诗赋。

    这就是伟大的科举制的开端,不过也正因此,很悲剧的,杨广站在了天下门阀的对立面。

    但不久的天下大乱,却让科举制实际上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施行,但还是令杨广欣慰的是,科举制发明者的名头还是注上了他的大名。

    直到贞观时期,科举制才得以正式确立。

    而所谓科举,即“开科举士”之意。

    唐代先后所开的科举名目甚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除“明经科”与“进士科”外,其他均为专科,不为世人所重。

    而大唐一代,独为世人所重者,唯有“进士”一科了,这也是薛元超人生三大恨之一的由来。

    而施行科举制后,所有人只要自认为有应举的能力,就可以“怀牒自投”,向所在地的州县报考,既不需要像两汉那样经过地方官察举,也不需要像魏晋以来那样等待九品中正评定。

    虽然唐代的入仕之门面向全社会开放,但是其考试过程却非常严格。

    考生必须先通过县考、州考,然后才报送朝廷,参加礼部的大考。

    考试及第者并不是马上就能当官,而是仅仅取得入仕的资格而已,必须再通过吏部举行的考试,及格者才能正式授官。

    而吏部考试却有四个条件:“身、言、书、判”。

    “身”是指容貌仪表,讲究的是“体貌丰伟”;“言”是指口才谈吐,讲究的是“宏词辩证”;“书”是指书法,讲究的是“楷法遒美”;“判”是一种公文判例,讲究的是“文理优长”,往往取一些州县和大理寺过去的疑难案件,“课其断决,而观其能否”,要求考生必须通晓事理、谙熟法律,如此才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也就是说,要在唐朝政府做官,除了要通过县府、州府、礼部的层层考试之外,还必须通过吏部近乎苛刻的遴选。

    既要长得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又要口齿伶俐、雄辩滔滔,还要写得一手好字,最后还得精通人情世故和法律,能够对疑难案件进行准确的研判,而且“判文”还必须写得文辞优美、对仗工整、言约旨远!

    什么叫人才?

    这就叫人才!

    能通过这种考试的人完全可以称之为出类拔萃、凤毛麟角!

    后世的精英们,在他们面前都是浮云,当然前提是,政策得以落到实处,否则不仅是浮云,恐怕像九品中正制成为火烧云了吧。

    由于吏部考试的门槛相当高,所以科举及第之后,屡试不中的人比比皆是。

    而这样的人绝非少数。

    有唐一代,进士及第后整整二十年都未能通过吏部考试、长期不能入仕为官的,比比皆是,大有人在。

    李白的诗,谁能比得上,谪仙人不是吹出来的,但做官的时候,都人至中年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高兴中,又隐隐的透出一丝悲哀啊。

    终于论着到我了,那轮不到的人怎么办?

    譬如“文起八代之衰”著称的北宋大文豪韩愈,科举及第后,三试吏部不中,十年犹然布衣。

    唐宋科考之严,于此,可见一斑。

    但也正因为如此严格,它才能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就像古中国和现今日本的功夫茶一般,复杂的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序和严格的手法的背后,是对茶文化的尊重。

    可见,传统也并非没有意义。

    ※※※※※※※※可爱的分界线※※※※※※※※

    仰着头,李治怔怔的看着太极殿的屋顶,回想起自己心目中关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所幸这些自己还没有还给大学选修课的讲师。

    低下头,撇了撇桌上的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