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人物生平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
曹cāo
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cāo机智jǐng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xìng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cāo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cāo说过:“君清平之jiān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也。”
公元184年曹cāo于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关中李傕、徐州吕布、淮南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cāo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大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曹cāo就任东汉帝国丞相。7月,曹cāo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湖北省黄冈市境内)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cāo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cāo为魏公,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15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cāo为魏王。
公元220年3月15rì,曹cāo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cāo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cāo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jīng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cāo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cāo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cāo、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崭露头角
曹cāo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曹cāo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官宦集团中的一员,据说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此为《三国志》说法,并无史实考证)。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有人也说曹嵩原姓夏侯。而曹嵩官至太尉。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cāo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cāo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sè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cāo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sè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cāo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cāo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这一年,曹cāo二十三岁。曹cāo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cāo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cāo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cāo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cāo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cāo为议郎,曹cāo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chūn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cāo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cāo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曹cāo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cāo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jīng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而曹cāo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cāo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cāo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回至酸枣,曹cāo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cāo出任兖州牧。曹cāo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cāo“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cāo收其jīng锐,组成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