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cāo所败。cāo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cāo“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cāo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cāo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总的来看,黄河流域在曹cāo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所以说曹cāo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轶事典故
装糊涂
官渡之战后,曹cāo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一般人的反应,这是通敌、背叛的证据,应该把它拿出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把那些叛徒、有二心的、动摇份子都揪出来。而曹cāo没有。曹cāo发现这些一堆书信之后,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cāo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cāo,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因为曹cāo很清楚,他是以弱胜强,老实说,自己心里都没底,何况大家呢,这勾结袁绍又不是一个二个,三个五个,可能是几十个,上百个,这都清算不过来,何必要清算呢,这个人情,曹cāo做得很好,曹cāo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忠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
曹cāo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得人心,得人心,得天下。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史书评论
“明略最优”、“清平之jiān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赤壁》张丰毅饰曹cāo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武帝纪》陈寿)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王沈《魏书》)
古今评说
孙权评价曹cāo:“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唐太宗说曹cāo:“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元稹评价曹cāo:“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王安石赞曹cāo:“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仈jiǔ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chūn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刘知几评价曹cāo:“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cāo至少是一个英雄”
**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品三国》:“曹cāo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cāo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cāo就是曹cāo,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
后人赞诗
邺中歌
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七律】叹兮惜银月义羽东汉末年显大志,重视天道万业红。不知多少虎狼讽,只叹仁义以污浑!
【七律】赞曹公孟德
三分天下有其一,关东义士首起兵。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
千秋霸业传百世,唯有英雄堪比君。
政治成就
三国演义中将曹cāo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yù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cāo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yīn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cāo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cāo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cāo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傕等**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cāo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cāo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cāo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cāo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cāo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cāo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cāo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cāo也规定了自己“**”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