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都是倪萍用第三者的口ěn去叙述的,这种“他者化”的手段把这位演员物化为一种道具,他的真实的心理变化已经被排除掉,他的话语权已经被剥夺。”(资料来源:吕新雨,《中央电视台节联欢晚会”读解》)
其实这样的故事在朝廷台的很多大型的节目都会被搬出来,东方未明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合家欢乐的时候,让人们去咀嚼别人的痛苦,究竟包含着一个怎样的心思,难道就是为了所谓的“爱国教育”?“感恩教育”?每每看到这些的时候,东方未明内心中总是充满着一股莫名的“尴尬”,本来大家围在一起笑哈哈的,遇到这种事气氛肯定会变得沉郁压抑,连心中的“感动”都觉得来得有些无所适从。
东方未明忽而想到2000年那次上朝廷台的《说话》栏目,我们从小不断的被灌输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GD”,不需要什么“叛逆”,但那些被标榜的“好学生”最后又怎样?还不是投入人家“美帝国主义”的怀抱,留下我们这些“坏孩子”,“没爹疼、没娘爱”。
真是一个荒诞的时代!
想了一会,东方未明觉得自己或许也无法责怪倪苹,就像事后他了解到《说话》里nv主持人都是被上面安排好说辞的一样,也许倪苹也只是麻木地服从组织安排。在晚会上,主持人、演出嘉宾、观众其实都是傀儡罢了,他们并没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