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各出奇招(第1/2页)荣誉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战俘营的看守发现战俘营出现意外情况是在天快亮的时候。/ 、 5 。 o /正常情况下,战俘中负责轮值的炊事人员会提前起床烧水,以便战俘们白天出去干活的时候能有开水喝。可是今天直到起床的时间都快到了,战俘营内的伙房还没有动静,门岗也没有人来领刀,这下,负责看管刀具的门岗看守觉得有问题,负责看守战俘营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两名看守端着枪,小心的进入了营区。这在平时是不许可的,除非是突击检查或是阮元甲、武红缨等领导认为有必要进入,才会几个人一起持械进入营区,这样安排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结果,两名看守看到的是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情况。两间大棚排房里,这个时候本应睡满人的大通铺上,现在居然一个战俘都不见了!

    来不及细想,其中一名看守果断的抠动了扳机发出警报。枪声一响,看守营区一片混乱。几十个看守顿时用最快的速度到达预定的位置。

    等战俘营看守中队长听完两名看守汇报完情况以后,还没见到阮元甲和武红缨的出现。他就觉得有问题了,于是命令两名看守去看一下阮元甲和武红缨的情况,自己带着人进入战俘营四下搜索着,最起码,他们得知道战俘到底是怎么跑的。

    两名看守先是敲了一阵阮元甲的房门,发现没动静,于是又跑去敲武红缨的房门。阮元甲对武红缨的心思大家都知道,经常很晚了他还在武红缨的房间里赖着。透过窗口两名看守发现武红缨的背子里显然有人,满地的血明确指出这里肯定出了问题。这下,两名看守也不敢拿主意了,只能跑回去报告中队长。

    一听说这个情况,中队长当然立刻跑了回来。撞开房门以后大家发现了被捆成了一团的阮元甲和武红缨,不过这个时候,阮元甲是已经死得硬了,而武红缨还昏迷不醒,可以想象,包玉麟当时的一肘打得是多用力。

    。。。。。。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内务部的人来之前,武红缨被救醒了过来。通过厕所蹲位的痕迹,看守们也发现了第四级化粪池的秘密,好在洞内存在着的陈旧痕迹现实,这起事故的发生与战俘们偶然发现的旧有地道有很大关系,并不能说明看守们在看管战俘期间有什么问题。当然了,所有看守都统一了口径,谁也没提包玉麟当天提前逃跑了的事情。至于阮元甲的死和武红缨被击昏的事就更好解释了,这是战俘们临走时为了泄愤蓄意报复的行为。于是,除了组织力量全力抓捕以外,整个河内战俘营看守们的编制打乱,全部从新分配。武红缨毕竟对管理战俘营有经验,被调到了位于谅山的号战俘营。自此,河内战俘营不复存在了。

    。。。。。。

    包玉麟紧赶慢赶,还是没能等到战友们,没办法,他只能一个人继续往北走。由于不认识路,包玉麟并不敢离开大路太远,他很担心自己迷路。不过就算阮元甲的口袋里有点钱,包玉麟也不敢使用,因为他不会说,也听不懂越南话。

    毕竟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越南的普通老百姓对越南军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一路上,包玉麟好几次碰上越南村民。一开始他没有经验,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去。这个时候不能跑,一跑不然更怀疑。结果那人跟他打招呼,包玉麟只好含含糊糊的哼了一句,算是混过去了。可是后来他一想这不是个办法,早晚要被人给发现了。想了半天,到底给他想出了两个办法来。

    包玉麟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撕开了衬衣,用布条把脖子给缠了起来,让人一看就是喉部受伤了的样子,到时候再有人跟他说话,他就指着喉咙,装出沙哑的样子。这样别人就会以为他是喉咙受了伤,讲不出话来。当然,包玉麟还是想着尽量不跟越南人接触。所以一般在路上碰上越南人,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他就大大方方的拐个弯,找一个僻静一点的地方,揭开裤子,让他的“小鸟”出来透透风。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小便去了,这样一来,面对一个陌生人,当然谁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当然也就没事了。

    就这么,包玉麟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什么地方,但是他计算着路程,就算每天走50公里,最多十天,就应该能够走到国境线。好在越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了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不会缺吃的东西,只要能填饱肚子,难受点没什么。

    包玉麟计算的是没错,可惜事与愿违,就在第四天头上,包玉麟远远的发现,位于两山之间的公路上,一帮越南军人正在设卡盘查行人,他连忙躲了起来。

    嚼着还很生涩的芭蕉,望着公路两边的高山。包玉麟犯难了,看来翻山是唯一的途径,可是要翻过这样的一座大山,还不知道要多走多少路。可惜没办法,他没得选择。

    休息了一下以后,包玉麟开始了他的翻山越岭工程。包玉麟不知道,就在他蹒跚着往山上爬的时候,一辆坦克和一辆盖好了篷布的嘎斯卡车正顺利的通过了路卡。越南军人看到过来的是坦克和军用卡车,问都没问,直接敬礼放行了。最近这几天,部队调动得很频繁,坦克和军车过得很多,都是上前线的。

    包玉麟不知道,如果他走上大路,搞不好就能座上那部军车了。因为车里和坦克里的就是河内战俘营的张喜航他们。

    。。。。。。

    为了避开搜捕,逃出战俘营后,张喜航他们先是折返往南走了几个小时,然后开始往西走,由于人数众多,他们需要越南西部的山区掩护。

    李亦非的建议和张喜航的果断无疑帮助了这帮中**人。当得知战俘营全体逃跑后,越南军方就在战俘营北方地区开始了大范围搜索,可是整整两天时间,什么都没能发现。越南人觉得奇怪了,中国注定是这帮中**人唯一的方向。就是一夜时间,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跑得太远,如此密度的搜索都不能发现他们,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帮中**人躲进了山区。

    肯定了这个答案以后,越南人反而不及了,多年山地战和游击战经验告诉越南人,只要进入了山区,这帮中国人就跑不快了。未来他们会有很多时间对这帮中**人进行围捕,这个时间放到半个月以后都不要紧。现在他们更关心的是得赶快调动部队,填补上中**队撤出越南后留下来的军事要地。其实越南高层很是不满,到不是说他们不满中国撤军,而是中**队撤得太快、太突然。本以为他们会挥兵直下,越南决策层已经做好了节节抵抗和迁都的准备工作,大量的兵力梯次往南开始部署。谁知道中国人说不打就不打了,连撤退都退得那么快,让越南方面根本没有准备。一时间,北方的确的干部需要重新配置,军事要点需要迅速进驻。还得跟中**队抢夺老山、法卡山等重要军事目标。想比之下,一帮躲在山区,没有武装的中**人完全可以等着滕出手以后再来收拾。

    谁都没想到,张喜航等人走了一天多以后,连觉都没有顾上睡,就又开始往东走。这个时候,正是越南军队决定展缓搜索战俘的时候。

    李亦非并不是很清楚自己藏坦克的具体位置,不过他知道,他们团负责穿插到位的地点大概距离河内70公里左右,而且他们也是就是从云南方向穿过复杂山地过来的。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