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没有导演部的军事演习-3(第1/3页)荣誉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对于跟广兰军区的这次演习,不但是广兰军区,法国方面也非常重视。全本小说网除了亨利上校和查理,15名法军官兵全部出场。广兰军区侦察大队则是王宏、刘峰带队加上几个干部骨干,然后精挑细选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上场,人数当然也是15人。

    为了鼓舞士气,亨利上校明确表示,这次演习将计入这12名新训队员的训练总成绩,届时将考察这次演习中的水平。换句话说,这次演习搞好了,将来毕业的时候就能少受不少罪。要是这次演习没搞好,估计淘汰的名单上就要有你的名字了。

    广兰军区方面也拿出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如果这次演习获得胜利,根据情况,侦察大队将记集体功一次,对在演习中比表现突出的个人,还要另外记功。成绩确实突出的,除了记功以外,干部要提拔使用,战士报送进军校学习。从这些条件就不难看出,广兰军区对这场演习的重视程度,绝对的大手笔。

    军区给的条件和政策轰动了整个侦察大队。这绝对是和平时期最好的一次机会了。为了能进入这个15人的演习队伍,两天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找上王宏和刘峰两个人,就为了能得到一个机会,甚至还有人写下了血书。

    王宏和刘峰也绝,两个人一听司令员给了这个政策以后,就知道这次是要他们两个架到火上了。谁让他们两个人是扶着选拔地最后拍板人呢?平时谁没有个朋友什么的?可是一想到司令员能给出这样的政策。就说明司令员对这个事情地重视程度。他们可不敢徇私舞弊,万一出了问题,谁知道司令员会怎么样他们。

    好在准备时间充分。自从确定要进行演习以后,整个侦察大队就行动了起来。不管平时的表现这么样,有一个算一个,层层选拔,谁说了都不算,凭成绩说话。其实大家都知道,战士的选拔好办,再说有什么难题他们也找不到大队长和政委的头上。难办的是3个干部的人选。这也是根据对等的原则搞的,法国地15个人中,有5个是军官。广兰军区方面也搞5名干部。

    让王宏和刘峰头疼的事情就在这里。干部重要的是指挥水平和应变能力。要不然,或许要比试起来,王宏和刘峰不一定干得过他们这次选出来的10个兵。侦察大队一百多名干部,除了一些后勤等方面的,真的在一线部队的干部,你说谁不行别人都跟你急。

    最后一名军官的名单是临出发前才确定的,说真的,要是有肯能。王宏和刘峰都恨不能把自己给换下来。优秀地干部太多了,既优秀又需要照顾的也不少。特别是有个别干部,本身的条件就不错,情况也符合要求。可是以前一直没有条件,甚至是把机会让了出去,可是随着大裁军的命令一下,要求部队干部整体上要年轻化、知识化。这些当年凭着敢想、敢干,敢打、敢拼从战士中脱颖而出的、没有文凭的干部就成了鸡肋,提拔起来不符合政策,软件上不去。可是要是就这么耗下去,再过不了几天就够年限转业了,那样还真是可惜。

    徐朝兵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当年他一颗手榴弹能投出70多米。被称为人体迫击炮。多次在军区比武获得过好名次,后来被提升为干部。本来,在那个时候,有几次机会徐朝兵都可以更进一步的,可是看到为了一个名次竞争得那么厉害,他就让了。( )结果几次让下来,他成了侦察大队最老的连长。如果他今年再提不了一级,那么按规定他就该转业了。谁都知道。徐朝兵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老婆随军。走出大山,可要是他这一级提不上去。这一切就都不过是理想。条件不够,随军手续是办不了的。

    本来大家还争得很厉害,可是听到随后一个名额给了徐朝兵以后,谁都不说话了。老徐地情况大家都了解,家里非常偏僻,每次探家,一半的时间都要花在路上。有一年探家,为了不耽误归队的时间,老徐愣是在山里踏着大雪步行了3天,这才走了出来。大家也都知道他想家属随军不知道想了多久。要是再没有机会,他就得转业了。所以一说是他,大家都没有了意见。

    为了配合这次演习,空军准备了4架直5。这种直升飞机一次最多能够搭乘11名士兵,也就是说,带上武器装备和帐篷,两架飞机包一边,一次性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这四架直升机将负责监视演习区域地情况,同时负责运送退出“战场”的“伤亡”人员。这在当时环境下,如此小规模的演习,出动如此多的直升飞机还是非常罕见的。别看包括包玉麟在内的第29行动局的教官和大多数的学员都学习过直升机地驾驶。即便是没学过地,在他们真正训练结束以前,也会补上着一课。可是等这些人上了直升机以后,还是感觉很有意思,毕竟在法国,他们驾驶的是超级大黄蜂或是海豚,对于中国仿照苏联地直5还是有些兴趣的。再说除了观看飞行员的驾驶以外,他们也没有其它事情好做。说是为了公平也好,为了安全也好,反正四架直升机所有的窗户上都给贴了起来。地图和通信器材要等直升飞机降落了以后,由直升飞机驾驶员交给大家。

    出这样的任务出多了,一帮法国人到没什么,而且他们连飞机都会开,更不要说都经过多次跳伞等训练。相比之下,广兰军区侦察大队地官兵们就要逊色许多。除了个别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乘飞机,更不要说乘的是直升飞机。巨大的噪声和颠簸让许多人都受不了。不过一百多公里,直升飞机上地呕吐袋就不够用了。

    反正根据回来的驾驶员和翻译的报告。尽管噪声很大,法国人该干什么干什么,除了有个别人跃跃欲试的想开一下飞机以外,他们在飞机上就开始研究帐篷的安装图纸,别且进行了明细分工,有人负责搭建帐篷,有人负责食物的寻找。还有人负责陷阱的布置。观摩演习的中**人们开始分析,这帮法国人是不是想守株待兔?要不然根本没必要搞那么复杂。

    询问起留在指挥部地亨利上校的时候。亨利上校两手一摆:“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对于特种作战,几个军官的水平都不是我能比的,对于他们这次的任务,我只是提出了我的要求,其它的事,我也得等他们回来以后看报告。我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特种作战的灵活性也非常大,我不认为我这样跟他们说该如何打会比他们自己干的更好!”

    听了亨利上校地这番话,指挥部里的几个广兰军区的首长都不说话了。他们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在临出发前的晚上。包括王宏、刘峰和司令部的几个参谋一起研究了整整一夜,各种可能发生的因数他们都想到了,针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们都安排了几种应变措施。如何攻防结合、阵地设置、穿插线路(正常情况,地图是好找的)和途径,甚至包括食物和水源的获取等都进行了详细安排。这是在中国地土地上,中**人必须打赢这一仗。

    有了详细的部署,王宏和刘峰带着人降落到预定地点以后,迅速展开了行动。按照战前的布置,大家先集中力量将营地搞起来。然后是防御工事,按照初步估计,干完这一切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然后分出5个人留守,另十个人由王宏带队。迂回穿插,迅速突进,争取于次日天明前抵达法军营地,届时,由8个人组织进行正面进攻,另外两人趁乱迂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