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谣言风波(第1/2页)荣誉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着老人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的好起来,包玉凤也终于敢自己开车去上班了。全\本//小\说//网省招办本就是一个省政府名下单位,但是由于工作关系,招办的用车一直是政府里用车最好的单位之一。招办主任用的可是皇冠3.0(正常解释说是招待用车),平常开会的时候,排着省委的几个常委停着的就经常是这辆车,每当有人议论起来的时候,连主任的司机都倍有面子。

    不管单位的车再好,可那总是公家的。当包玉凤开着自己的、给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私家车到单位的时候,没多久,整个单位的人就都知道了。

    毕竟包玉凤刚到省招办上班时间不长,再说能进省招办的人多少都有点路子。自从1984年中央出台了“向外国投资者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以后,第一波全民下海办公司的热浪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家都在传这个人发了大财,那个人挣了多少钱。可真正挣到钱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有本事有技术,而且不甘于现状的。另一种就是有路子的。不过这两种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集中。这个集中指的是他们呆的地方集中。这帮人基本上都集中在深圳、珠海这些地方。当然,其它地方也有一些,但是无论是人数还是规模上都少很多,而且也都基本上集中在14个城市和海南岛。像西部省份西北省这样的地方,人们还很难看见什么成规模的、像样的私营企业和公司。

    一时间,包玉凤那架特征很典型的私家车以及她的身份背景成了大家议论和猜测地对象。不能说机关单位的办事效率不搞,那是因为他们不想办。真正想办的事,办起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比方说包玉凤的事情,不到一天时间。\\\\\就被整个单位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基本上大家认同的标准答案是:包玉凤在没参加工作之前,跟一个香港人属于那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并生下了一个孩子,一直放在香港养着。她的弟弟打越战被俘后,因为当了叛徒,回家后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包玉凤动用了香港人地关系,把包玉麟整到了法国。中**人的素质是不错的,为了混一个法国籍,包玉凤的弟弟当了法国雇佣兵。他原来在解放军里就是神枪手。到了法国雇佣军里,镇得那些人一愣一愣的,结果就混了一个军官。可惜的是包玉凤的这个弟弟整个就烂泥扶不上墙,跑到香港他那个“姐夫”那里手脚不干净,偷了别人家里一把据说是原来从宫里带出来的宝刀。这下出事了,香港人大怒之下,不但把孩子给送了回来,然后一笔钱往下一丢。直接拍屁股走人了。他那个弟弟也因为这个事给法国部队给开除了。什么本事都没有。只好回西北省投靠了他姐姐。结果包玉凤也受不了家乡人地冷嘲热讽,不知道走了多少关系,这才进地省招办。

    谣言就是这样,当人们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时候,大家就会认同这个“合理”的解释,于是很快。这个“故事”就在整个省招办传了开来,而且愈演愈烈,渐渐的,连省政府的人偶听到了谣言。一时间谣言四起,到后来,甚至开始加进了几个省委领导的名字。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到了这会,就不得不处理一下了。

    省委相关领导和省外事办兰主任当然知道这件事情地原委。当他们听到各种各样谣言的版本的时候。简直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但是这种事情处理起来是很棘手的,你总不能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一张公告,澄清事实,然后再加盖上省里面的公章吧?其实就算这样处理,只会让大家感觉这是欲盖弥彰,接下来,大家就该议论这个省委领导拿了多少钱、那个省委领导得了什么好处。搞不好再添点桃色新闻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就是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搞不好连自己都牵连进去。

    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包玉麟不管怎么说都对西北省有过帮助。关键是,他同时是国家的一等功臣,如果对他姐姐地这些谣言传到包玉麟的耳朵里,他肯定会不高兴。再说了,包玉凤毕竟是国家正式公务员,上级领导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也不能对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其实这政府机关单位,领导都是很不喜欢手下的人瞎传小道消息的。

    西北省招商引资办公室接到通知,西北省党委常委,西北省军区司令员迟海东同志明天上午10点会到省招商引资办公室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就西北省招商引资问题作重要指示,要求省招办所有人员都要到会议室听取迟海东司令员的讲话,对西北省委加强本省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的指示和精神要认真领会执行,广开门路,把西北省招商引资地工作办好、搞活,争取让西北省招商引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西北省招办领导接到省委地电话以后,对省委的要求及省委常委、西北省军区司令员迟海东地到来非常重视,当天下午,就将会议通知下发到个处室,要求所有人员必须按时到会,对缺席的人,将给予纪律处分。^^^^

    虽然省招办的同志们很纳闷,这样的一个会议怎么会由西北省军区司令员来做讲话,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别人再怎么说也是省委常委。再说要是为了一个会儿整个处分,实在是有点划不来。在省招办秘书处工作的包玉凤当然也接到了通知。

    包玉凤这一段时间很是不舒服。长长舌头的人什么地方,关于自己的谣言没几天她就从几个说是关系很好的同事那里知道了。包玉凤真没想到,没来子虚乌有的事情,竟然给这些人编得有鼻子有眼的,要不是放在自己身上,恐怕就算不信。也会有点想法。更何况这些事说得虚虚实实地,包玉凤都不知道该怎么辩驳。她也不可能当着满大街的说自己还是黄花闺女,所有的事都是胡说八道吧?可是这些事不管放在谁身上,有几个人受得了的?更何况包玉凤还是一个没嫁人的大姑娘。这个时候,她算是明白了当年弟弟受的委屈。相比之下,自己受的这点委屈根本算不上什么。

    包玉凤咬着牙,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以外,更是腰挺得更直,说出来的话更是有底气。弟弟能做到的,自己这个包家地大女儿更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人说老包家的人没骨头。毕竟是迟海东司令员要来,这天一大早,省招办就已经准备好了会议室。招办的人不多,一间大会议室已经足够坐下所有人了,只是很多的低级公务员和一些编外的人都得坐在墙边的板凳上。编外人员这种情况也算是很多机关单位的诟病了。只要有点办法的人,手伸得上地,恨不得孩子孩子读中学就开始占编制拿工资了。那个领导都想精简,可是减谁都不合适。^^^^于是没有那个单位不超编地。可又能怎么办?干不了活的站着编制,活并不会因为人多而减少。于是只能想办法请人。当然,包玉凤不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她一个秘书,也只有靠墙边坐着的份。

    10点整,西北省委常委、西北省军区司令员迟海东带着秘书一马当先走进小会议室。目不斜视的径直走向主席台最中间的位置。省外办主任跟在司令员秘书的身后,在司令员地身边坐了下来。

    主席台上的位置是有讲究的,这些人永远都不会坐错。大概只有司令员身边的位置有点区别,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到上级单位或是参加什么总要会议,他的秘书总是坐在他身边或靠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