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分合(第2/3页)清末英雄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考虑,并不想抓人,但端方说抓人是抓人,只要不宣扬他们是复兴会乱党就行了。瑞澂想来确实是这个道理,加上洋人的压力很大,考虑到自己马上就要转任到江苏布政使,洋人和端方都不要得罪,于是就同意了。

    “哦”陈其美放下筷子想了一下,再看着应桂馨再道:“那杀人如何?”见应桂馨一怔,忙给应桂馨斟酒,笑道:“绝不会给夔臣添麻烦的。再说,若是把复兴会的魁首干掉了,那你也好向大人们交差啊。”

    “说是这样,可那杨竟成谁认识?难道要杀那个姓王啊?”杨锐极少在沪上出现,即使参加了同济大学堂的开校典礼,但那也是隔得远,事后才知道那是杨竟成,可回想起来,也就知道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要说什么相貌还真的说不上来。

    “你不认识,可我认识啊。”陈其美在东京见过的文先生就是杨竟成,谈判那日他也在留学生会馆,亲眼所见,记得清清楚楚。

    “认识也没用,复兴会这帮人难找的很,租界几十万人,不怎么出门的话,谁知道人在哪。再说,既然是一会之长,那身边怎么能没有护卫。二哥,我看你还是不要打这个主意了,免得惹祸上身。”应桂馨毕竟和陈其美臭味相投,劝他不要惹事。

    “丈夫不怕死,怕在事不成。”陈其美的口头禅又来了,“既然上了这条路,哪有回头的。中国革命要想成功,这杨竟成必杀不可。至于你说的找不到人,我倒是找到了。”

    “你找到了?”应桂馨笑道,“兄弟们那么多人都没找到,你怎么找得到。”

    “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杨竟成昔年刚来沪上的时候,老在报纸上写稿,写稿就要寄稿费,那就能找到地址。”陈其美说完见应桂馨要反驳,忙拦住他道:“前日我装成是一个邮差(注),拿了一份假信去这个地址,你猜怎么讲?”

    “怎么讲?”

    “那户人家把信收了。”陈其美两眼放光,道:“这就是讲那杨竟成就住在这户人家,要不就在这附近。你说,这不是找到了吗?”

    应桂馨闻言沉默半响,道:“那你见到人了吗?”

    陈其美有些尴尬,道:“这倒没有,但我想这杨竟成就住在那边附近,只要多等几日,估计就能见到人。夔臣。你到时候可要派几个人帮忙啊……”

    陈其美和应桂馨谈完就会到客栈,只待睡了一觉酒醒之后这才去高昌庙桂野里找宗方小太郎,他本以为自己把情况一说日本人会很高兴,却不知道宗方小太郎听完他的话却道:“陈桑,现在情况有些变化。国内已经不支持暗杀杨竟成了。”

    陈其美本以为有日本人和应桂馨相助,那暗杀一事手到擒来,谁知道却出了这个变化,他心慌慌的道:“宗方阁下,您一直都很支持孙总理和我们同盟会的,怎么现在又支持复兴会了呢?”

    看到他误解了意思。宗方小太郎道:“陈桑,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国内看到光绪皇帝出山,认为革命成功的难度加大,所以不杀杨竟成可以使满人的统治更快结束。”

    陈其美听他此言心中松了一口气,前几天据说法国派到国内点验的人露了底,现在满清外务部已经照会法国。和中山先生负责联络的布加卑少校现在被撤职,并调往越南,若是日本也不支持,那同盟会可真的要孤苦伶仃了。

    “阁下,现在杨竟成行踪已经找到,还请阁下向国内交涉,完成这件事情吧。”陈其美说罢。深深的一鞠躬。

    日本国内有日本国内的考虑,宗方小太郎有宗方小太郎的打算,眼见着复兴会越来越兴旺,他杀杨竟成之心一点也是没变。“陈桑,”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支手枪,“我也认为应该杀了杨竟成,这将有利于中国革命之团结。但国内既然有了命令,我能做的只是向你提供武器了。”

    “武器?”陈其美看着桌上那把枪,无比的失望。枪虽然难找,但有钱哪里会买不到,他要的是日本支持自己经费和杀手,应桂馨那边只是外围人员,或者说只是诱饵。他的计划是应桂馨那边扰乱杨竟成的警卫,而日本人则给他致命一击,可谁知道……

    陈其美的失望宗方小太郎看在心里,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日钞,道:“这是我个人的积蓄了,陈桑真的想杀杨竟成,可以拿去,另外……”他又附在陈其美的耳边说了几句话,陈其美这才拿了钱和枪兴冲冲的离去。在他走好,宗方小太郎摊开自己的日记本,把这件事情详细的记录下来,他认定,今日的事情以后一定会有大用的。

    在陈其美谋刺的时候,杨锐正在万安里阁楼上看着一面墙,墙上贴满了朝廷重臣的图片,每一个人的关系都已经标了出来——大丧期间,八大胡同无人进门,京中各种消息漫天飞,但要说那条消息靠谱还真的让人分辨不出来,可现在朝局又变幻莫测,所以杨锐只能把这些人都挂在墙上,如此直观的展现下,那么一些平时考虑不到的东西便有可能在墙上显现出来。

    而这面墙对着的一面则挂的是大幅的中国地图,上面标着的则是红旗,一面红旗代表五个乡团,白旗代表一个乡团,其实这时候各省的会员刚刚接到一大的指令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回乡创办乡团,所以图上除了浙江一省有数面红旗外,其他地方都是空白。

    因为是盖瓦的阁楼,三面墙的最后一面墙,则是租界的关系图,工部局、清帮还有日本人的东亚同文学院都标在上面,上面的情报都是通过特科、帮派以及巡捕房里的卧底提供的。

    杨锐在礼亲王世铎的照片上指了指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能出任内阁总理?”

    “按资历是够的,以前他在军机处的时候可在庆王之前,又是领衔军机,但是这才具……”清廷大员的资料王季同都烂熟于胸,这也是杨锐把他拉来的原因,现在京中局势未明,袁世凯还是乌龟一般缩在天津衙门里,那也不去,“还有就是这个世铎是个没有架子的亲王,据说有一次李莲英按礼对他跪拜,他却也对着李莲英跪下,这事情一时在京中传为笑柄。想想这样的人,真要是做了内阁总理也是个牌位,内阁里的大事还是两个协理来定的。”

    “也就是载泽和载沣?”

    “嗯,是他们两人。载泽最近拉了不少人,协办大臣荣庆、礼部尚书奎俊都站在他那边,而载沣那边,这个人有点扶不上墙。太怯弱了一些,再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资历尚浅,当不了什么大用。倒是从宁夏调回的志锐、日本回国的梁启超,还有张四先生几个能当些大用,其他都是大多是平庸之辈。可就是这些人资历也不够啊,贸然大用,于理不合。”

    梁启超不说,志锐是珍妃堂兄,可想不到张謇也在其中,杨锐奇道:“张四先生不是在经商吗?他怎么也算在光绪那边?”

    “他是光绪老师翁同龢的门生。当年为了要让他中状元,翁同龢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张四先生南下经商,也是因为戊戌的关系。现在光绪这边维新的重臣如文廷式、经元善等人都死的差不多了,精英人物也就是当初的军机四卿,可都被杀了头,剩余都是些次要人物。唯有梁启超声望高一些,但他只是个举人,贸然担当大任真的不太可能”

    “那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