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啸歌伤怀 念彼硕人(第11/13页)天下春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舅爷爷在此,晚辈便带妻妾到府上拜见。”

    夫概摆手道:“老夫来楚之后隐居不出,羞于见人,若非故国有难,老夫今天也不会出来。老夫说完就走,封儿不必在意。”说话顿了顿,又道:“夫差为人多疑,今日之事封儿万不可向他提起。”

    伍封点了点头,夫概又道:“老夫与封儿初次见面,无以为礼,带了良剑五口相赠,请封儿收下。”

    伍封忙道:“舅爷爷的宝剑都是天下间十分珍贵之物,晚辈怎好厚颜收下?何况本应该由晚辈执礼到舅爷爷府上拜访才是。”

    夫概叹了口气,道:“既然你识得叫老夫一声‘舅爷爷’,这几口铁剑便都是封儿自家之物,怎说得上厚颜?”命从人拿过剑来,鲍兴上前接过。

    伍封随手拿起一口,拔出半尺,立时寒意沁出,映面欲碧,赞道:“好剑!”

    夫概又解下背上大斧,道:“此斧是老夫在吴国时亲手所铸,费精铁三十六斤,多年来随老夫立下不少战功。如今老夫年纪高大,虽有良兵却无能用之处,既然封儿是个爱武之人,老夫便一并相赠。”

    伍封道:“这是舅爷爷的随身兵器,晚辈越发地不好意思要了。”

    夫概苦笑道:“此斧的铁质比老夫这些堂剑还要好些,最妙的是这斧柄中空,由两截长铁管相套,平时拿在手中是四尺短斧,抽出来便是长柄大斧,颇能破阵杀敌。此斧杀人多矣,若随老夫埋没于堂溪,不免委屈了它,封儿若能用之于杀伐,救吴之噩难,老夫感激不尽。”

    伍封接过了大斧,心道:“舅爷爷虽然举兵相叛,与外公阖闾争位,但仍有爱护家国之心。他这么厚礼相赠,其实是怕我入吴之后,急于报私仇而置吴国大局而不顾。”当下点头道:“舅爷爷公私分明,晚辈佩服得很。舅爷爷放心,晚辈当以国事为重,不会因私仇而误家国。”

    夫概点了点头,缓缓道:“这就好,这就好。老夫年纪也大了,今日一见之后,未必再能见到,这便分手了罢,哈哈!”

    他们说话之时,庄战在一旁听着,此刻又提起那块大石,抽出缰绳,扶着夫概上了马车,驭车扬长而去。

    伍封见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行事毫不拖泥带水,甚是佩服,呆呆地看了良久。小鹿也是力大之人,忍不住也上前试着提了提那块大石,虽然都能提起来,却不如庄战那么举重若轻,暗暗咂舌,寻思这人的力气与鲍兴相比,大概差不了太多。

    伍封与鲍兴、小鹿上车继续前行,叶柔问道:“公子,夫概说了些什么?”

    伍封道:“他怕我与夫差为难,误了国事。”

    夫概这么一打岔,伍封的心思立刻转到了吴国,心道:“原来越人正准备伐吴,夫差是否知道呢?”

    鲍兴道:“那庄战力气甚大,胜过我和小鹿。”

    楚月儿沉吟道:“我觉得庄战有些面善,总觉得在何处见过,可又想不起来。”

    这日申时,到了叶城附近,叶公沈诸梁迎出城外十里。楚国在边境设有若干大县,各设县公,类似齐国的都大夫,不过这县地并非邑地,属军制之域,县公权大位尊,封地不在该县,但采邑必厚,胜过齐国都大夫多矣。叶公采邑在沈,故以沈为姓。

    伍封暗道:“这人消息倒是灵通,我途经此处,还未通报他便知道。”与妙公主、楚月儿、叶柔三女下了车,与叶公子高见礼。

    叶公年约六十余岁,白须过腹,神采奕奕,飘然有神仙之概,大步走上前来,朗声笑道:“大将军名震列国,不料今日方能见着。”

    伍封趋上行礼道:“晚辈来得莽撞,反要叶公迎出城来,晚辈甚是不恭。”叶柔曾是叶公的媳妇,与叶公有父女之谊,伍封也不大好称呼,只好以晚辈自居了。

    叶公笑道:“大将军虽是晚辈,但妙公主玉趾亲临,老夫怎也要出来见礼的。”

    伍封苦笑道:“这么说,晚辈是叨老婆的光了。”

    妙公主格格娇笑。

    叶公大笑,上前按外臣之礼见了妙公主,然后叶柔与妙公主、楚月儿又依子辈之礼见过叶公,虽然俗礼甚繁,但谁都不敢有失礼之处。

    叶公见叶柔容色艳润,叹道:“柔儿日后嫁了大将军,总算是终身有靠了。”

    伍封道:“晚辈行事奢华,向来从人极多,这些从人怎好都带入城中?不如留在城外驻营,以免吓坏了人。”

    叶公吃了一惊,道:“这怎么好呢?老夫在城中有一座废营,不如扎于营中吧。”

    伍封笑道:“这怎好打搅?到时候百姓见数百人入城,不知出了何事,恐受惊扰,晚辈只停在叶城一日,还是在城外驻营最好。”

    叶公仔细盯了他半晌,点头道:“既然大将军执意如此,老夫也不好强求。”

    伍封命小鹿和招来引着大多数人在城外扎营,自己只带了妙公主、楚月儿、叶柔、鲍兴等人,又从亲兵营和女儿营中各挑了十名好手,乘车随叶公入城。

    一行车乘缓缓向城中驶去。到了城中叶公府上,众人梳洗完毕,才到堂上晚宴。

    叶公饮了几爵酒,叹道:“当年先父与吴军大战,曾在战阵之上与令尊伍子胥交过手。先父为楚国名将,但平生最服者唯令尊与孙武二人。”

    伍封暗暗心惊,不知叶公此言何意,心道:“说起来父亲也可算他的杀父仇人,此人若记父仇,便有些不妙。”

    叶公从席上叫起一人,道:“大将军,此人姓吴,名句卑,是我沈家的勇士。”

    伍封看那吴句卑时,见他也有六十余岁,生得瘦长精明,施礼道:“吴先生。”

    吴句卑还礼坐下,叹道:“当年吴人攻楚时,先主人官居左司马,小人随在左司马身边与吴军激战,数十年前之事,记忆犹新。”

    叶柔见叶公在席上提及旧事,也不解其意,向叶公看去。

    叶公微笑道:“昔日吴军攻楚,五战而入郢都,每一战都是兵家所重。大将军是名将之后,又是故人之子,正该一听。”

    伍封对其事所知并不甚详,也颇有兴趣,点了点头。

    吴句卑道:“二十七年前,吴王阖闾得唐、蔡二军之助,起吴兵六万从水路渡淮攻楚,兵至蔡国,孙武以舟行水逆而迟之故,将舟尽留于淮水之曲,登岸趋汉阳,与楚军隔汉水而望。”

    叶柔皱眉道:“吴人惯习舟楫,利于水战,舍舟从陆,其实颇为凶险。”

    吴句卑点头道:“正是如此,当时楚国领兵的是令尹囊瓦,此人最为贪财,又不懂用兵。左司马当时定下了良策,让囊瓦沿汉列营,不要出战,只将船只尽拘于南岸,又使轻舟往来江上,使吴人不能掠舟以渡。同时左司马率军抄到淮曲,将吴人的舟船烧毁,再将汉东隘道用木石磊断,这便断了吴人归路。然后两军合击,必可大破吴军。”

    叶公虽然知道这事,仍点头佩服道:“先父此谋果然了得,囊瓦若用此谋,吴国君臣恐怕都要亡于汉水之北了。”

    伍封心道:“孙叔叔用兵鬼神莫测,未思胜处先思败,我猜孙叔叔一来看囊瓦贪横无谋,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