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几百万人,总不能都挤在北美,光是吃饭就成问题!”
唐秋离于一九四五年初,离开洛杉矶飞回仰光,倏忽又是一年过去,在这一年里,他终于完成了自己一直构想的大计,挥师数百万灭掉了日本,铲除了中国的死敌和世仇,永绝后患,以最小的代价,在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以及中美洲地区,获得了应得的利益,把太平洋变成了内海。
一年的时间,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顾全球,大的战争再也没有,**师部队几百万将士,也不需要再流血牺牲,已经成长为与德**队并列的两大巨头之一,可以安心的享受胜利果实了。
一月份的仰光,温度怡人,海风徐徐,三位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定边,不用分心,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唐秋离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思考内心一直萦绕着的大事儿,一幅在心里,早已经开始描绘的宏大蓝图,一切已成定局,到了把蓝图变成现实的时候了。
一月八日,留守处机要通讯科送来一封密电,专程去重庆,与国民政府商谈东北归属问题的刘翰章,从重庆飞来仰光,面见唐秋离汇报重庆之行的情况。
刘翰章愈发的精神矍铄,一见面儿,还是老脾气,“主席,我此次赴重庆,幸不辱使命,已经与国民政府签署了东北地位的相关协议,东北正式**,我不明白的是,主席您对东北志在必得,接手之后,会赋予东北什么样的地位,别忘了,你还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
“很快就不是了!”唐秋离淡然一笑,明白刘翰章的担心,道:“我已经决定,**建国,这么多年来,**师数百万将士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打出来这么大的一片地盘儿,交给谁我都不放心,只能自己建立一个新国家了!”
“主席,您要**建国?”刘翰章震惊得跳了起来,双眼灼灼生辉,随即,他一脸的释然,道:“其实,我早就猜出来了,并不感到意外,想想也是,**师将士付出牺牲,打下来的偌大领土,岂能交给现在的国民政府,哼,国民政府那些大员们,不提也罢!”
看来,刘翰章对于国民政府的官员,一直没有什么好感,肯定是想起了当初,海外留学归来。带着为国报效却四处碰壁,报国无门的痛苦。
唐秋离莞尔一笑。道:“翰章兄,未来新国家的名号。首都和国歌、国徽,以及政府机构设置等具体事宜,还需要你亲力亲为啊!别指望我,我是门外汉!”
“垂垂老矣!”刘翰章摇摇头道:“刀锋以钝,不堪再用,主席手下有那么多年富力强的人才,何须老朽参与其中,只求建国之后,主席给我安排一个闲职。让我亲眼看着新的国家蒸蒸日上,便平生足矣!”
“翰章兄!”唐秋离看着刘翰章道:“翰章兄不必自谦,新国家的国务总理一职,非你莫属,交给别人,我还真不放心!别忘了,你老兄可是从定边开始,就一直跟在部队的身后,负责接收各地的地盘儿。从东北到日本,算起来,没有谁比你更有经验了!”
刘翰章还要坚辞,唐秋离却转变了话题。道:“翰章兄此次去重庆,除了商谈东北地位问题之外,就没发现点儿其他的事情?重庆现在的气氛如何?”
刘翰章颇有些苦恼的摇摇头。道:“我又不是木头人,发现了。国民政府那些大佬们,整天叫嚣着剿共。正在调兵遣将,杀气腾腾,似乎要与**开战,唉!国家刚刚剪除了外患,黎民百姓还没有得到休养生息,就又要陷入内战的战火涂炭之中!”
“唐主席,我还有一事不明,以你的身份和实力,以及在国民政府里的地位,应该有能力阻止这场内战发生吧?但你为什么没有去做?”
刘弘章的语气之中,似乎有责怪之意,但其中的内情,唐秋离却无法对任何人说,只好道:“国共两党现在是水火不容,即便是我勉力捏合到一起,也势必会留下破裂的种子,翰章兄,有些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人力有穷尽,我们只能顺其自然了!”
。。。。。。
公元一九四五年六月一日,经过紧张的筹备,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了,国号为新唐共和国,定都在中南半岛的仰光,唐秋离当选为终身国家主席,华夏复兴党终身主席,国家军事委员会终身主席,刘翰章为首任国务总理,负责组织政府,**师部队的各级将领,均在新国家陆海空三军里,担任重要的职务。
新唐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北到西伯利亚全部,西到东印度地区,南至澳洲大陆,东部延伸至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中美洲西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成为新唐共和国的内海,领土和领海面积,达到了几千万平方公里之大,成为仅次于德国的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选择国家政体的时候,唐秋离对于西方的什么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嗤之以鼻,毫不犹豫的予以摒弃,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在,西方推行的什么民主,奉三权分立为圭皋,自认为是普世价值,两世为人的唐秋离,自然知道其本质,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时至今日,西方式的民主,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既改变不了本国的内疾,也挽救不了其他国家的命运,新唐共和国实行一党专政,多党合作的国家体制,华夏复兴党为唯一的执政党。
新唐共和国成立之日,德国元首希特勒,不但事先派来一个阵容庞大的代表团,参加开国大典,还最先发来贺电,宣布与新唐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耐人寻味的是,彼时,正在国内战场鏖战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均发来贺电,祝贺新唐共和国成立,祝贺唐秋离荣任国家主席。
。。。。。。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底,此时,内战之中的国共两党已经分出胜负,蒋委员长的军队,一败涂地,历史在此拐了个弯儿,兵败的蒋委员长,没有台湾岛作为最后的立足之地,已经是走投无路了,下场无非是成为**的俘虏,亦或是杀身成仁。
唐秋离并没有落井下石,及时伸出了援手,通过与**领导人协商,将蒋委员长以及追随他的一大批,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国府军政要员,统一安排在日本,此时的日本,除了东京改为长安之外,就连日本的名字,也改为扶桑,其原有的领土。分割为四个互不相连的行政区域。
在唐秋生的铁腕政策下,几年时间里。有大约近千万日本青壮年及其亲属,被发配到了西伯利亚。参与在当地的大开发,空出来的土地和减少的人口,则是从国内大规模移民来填补,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稀释日本列岛内的原日本人人口数量。
当然,包括蒋委员长在内,原国民政府的党政军大员们其中的绝大部分,唐秋离是绝对不能重用的,放到一些研究机构或者是干领薪水的部门。当个衣食无忧的闲散之人,但张治中是个例外,唐秋离为他在新唐共和国政府里,准备了一个政府部长的位置。
而何应钦、陈诚和陈果夫之流及其嫡系人员,唐秋离没有豁达到以德报怨的程度,态度鲜明的下达指示,将这些人驱除出境,爱上哪去就上哪去,反正我是不收留。没有要了他们的命,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至于蒋委员长,唐秋离为自己曾经的上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