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由于夏威夷没有紫码破译机,金梅尔和肖特两位将军自然无法及时知道日本人已经准备对太平洋舰队下手了。
美国陆军情报局远东科科长鲁弗斯·布拉顿上校通过对这份所谓的“炸弹弹着点标示图”的分析研究,认为日本人对珍珠港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兴趣。可是,他的上级们都认为这是海军的事情,而他的海军同行们则把它视作日本人简化通讯和降低成本的企图。更为荒唐的是,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一直以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官金梅尔海军少将了解“魔术”情报,于是,这份“炸弹弹着点标示图”就被束之高阁了。
11月5日,“魔术”破译了东京外务省致野村大使的指示:应做出最后的努力进行谈判,如果谈判失败,太平洋的局势将处于“动荡的边缘”。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格鲁大使再次提醒国务院,这轮谈判的失败将导致一场“全力以赴的殊死斗争”,日本“将不惜冒举国玉碎的风险,以免受经济封锁的影响,而不向外国压力屈服”。
12月3日,“魔术”破译了外务省致喜多总领事的电报。电报要求喜多每天汇报珍珠港内的军舰进出情况,以及在珍珠港上空是否有阻塞气球防护网,有否防鱼雷网等情况。但是,“魔术”同时发现,日本对菲律宾、美国西海岸和巴拿马也同样有兴趣,这种情报如果不加特别分析,没有特别的警惕性,情报人员很难意识到日本海军的真正目标所在。
12月5日,“魔术”截收到吉川猛夫发自夏威夷的情报,报告5日下午港内舰只的情况,可是,这份情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是被保留在文件筐里。
应该说,借助“魔术”,美国在战争爆发前确实掌握了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美国情报界从中了解了日本的开战意图,知道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但是,“魔术”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它只说日本准备打仗,但何时打,怎么打,“魔术”一概没有涉及,从而为美国留下了一个情报缺口。而且,“魔术”破译的是日本的外交电报,而对美国更为有用的却是日本的陆军电报、尤其是海军电报,这些,“魔术”都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