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珍珠港(三)(第4/4页)重生之抗战悍将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又限定在有限范围里,没有最大限度利用这一来之不易的绝好机会。山本五十六评价南云是个庸材,说他在指挥时就象小贼入室行窃,开始时志在必得,胆大包天,稍一得手便心虚胆怯急于溜走。由于日军没有进行第三次攻击,而前两次攻击中日军又只重视对军事目标的打击,根本没有攻击珍珠港各种修造船设施齐全的造船厂和储存有4万加仑燃油的油库。日后美军正是利用造船厂的设备迅速打捞修复受创的军舰,正是利用油库的燃油使得航母频频出击,在短时间里恢复了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设想一下,日军即使只炸毁了油库,也足以让完整无损的太平洋舰队在六个月里无法出动。这是日军在这次偷袭中最大的失误!

    另外在日机空袭时,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的12架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正好飞到珍珠港。这两批飞机都是经过长途飞行,油料所剩无几,无法另寻机场着陆,只好冒着日机的轰炸和美军的高射炮火强行降落,在一片混乱中,共损失了2架B—17和10架无畏。

    当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后,潜入珍珠港的日军伊—16号袖珍潜艇由横山正治中尉和上田定二军士长驾驶也趁火打劫,发射两枚鱼雷均未击中目标,并于晚二十二时许向母艇发出攻击成功的电报,后被美军击沉。伊—24号袖珍潜艇在港口入口处被美舰发现,遭到攻击后带伤逃脱,由于伤势较重操纵失控,致使两次触礁,加上畜电池电力耗尽,无法发射鱼雷,两名艇员只好弃艇。其他的两艘袖珍潜艇都先后在珍珠港的入口处被美军击沉。这支特别攻击队的十名艇员中只有伊—24号艇的艇长酒卷和男少尉侥幸生还,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第一个被美军俘虏的日军。

    日军部署在珍珠港周围共有20艘潜艇,一来用于侦察监视,二来准备伏击在空袭时企图出港躲避或是追击日军舰队的美舰,由于在空袭时并无美舰出港,所以未有战果。倒是“伊—70”号潜艇在12月9日下午跟踪返航的美军“企业”号航空母舰编队时被美军飞机发现后击沉,艇上68名官兵无一幸存。其余潜艇在攻击结束后陆续撤离珍珠港。

    整个空袭行动持续约两小时,真正的攻击时间约一小时三十分。日军共消耗鱼雷40条,各种炸弹556枚,总计约144吨。战斗中损失飞机29架,由于日军飞行员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全都不带降落伞,所以机上55名飞行员全部阵亡。加上起飞时有1架飞机因故障坠毁,返航时有2架飞机因迷航而坠毁,总共损失飞机32架。还损失1艘大型潜艇和5艘袖珍潜艇,阵亡艇员77人,被俘1人。总计人员损失133人。

    美军有四艘战列舰“亚利桑那”号、“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和“俄克拉荷马”号以及一艘布雷舰“奥格拉拉”号,一艘靶舰“犹他”号沉没。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重创,三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五艘辅助舰轻伤。飞机被毁260架,伤63架。人员死亡2334人,失踪916人,伤1341人。

    “加利福尼亚”号、“西弗吉尼亚”号后来被打捞起来,重新参战。美军也对沉没的“亚利桑那”号进行过探察,看看是否有打捞的可能,最后见实在没有希望,就将暴露在水面上的舰体拆除,水底部分的舰体仍留在沉没的地方。1962年12月7日珍珠港纪念日,在该舰的残骸上建成珍珠港纪念馆,现在已成为夏威夷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俄克拉荷马”号后被扶正,并被拖走,虽然也进行过修复,但徒劳无功,后于1944年9月退役,1947年5月17日在拖回美国本土的途中遭遇风浪沉没。“犹他”号是1909年下水的老战列舰,已拆除了大部分武备而被降格为靶舰,所以美军没有进行挽救。布雷舰“奥格拉拉”号建成于1907年,是珍珠港内最老的军舰,早已极少升火起航,据说连烟囱里也有海鸟筑巢,自然美军也不会进行修复。所以实际上美军在偷袭珍珠港中最终的损失,就只有这四艘军舰。

    尽管偷袭的主要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及二十二艘其他军舰不在珍珠港,而且油库、造船厂未遭破坏,但是日军此次偷袭作战,组织周密,行动果敢,代价小,战果大,堪称突袭战例的经典之作。

    华盛顿日本使馆方面,由於正值周末及译电困难,14段电报於7日12时30分始译完,1时30分整理成文,故不得不将野村大使原约定的晋见时间由12时30分延至1时45分。野村及来栖两大使於下午2时20分见到赫尔国务卿,已经是日本开始袭击珍珠港後的一小时零十分钟,赫尔已获悉珍珠港被袭消息,遂极严厉的对野村说:“不瞒说,过去八个月来余与台端进行交涉中,一直不曾说过谎话,从以往的记录可证明此言非假。余以五十多年的公职生涯中,从来不曾看过如此恬不知耻,充满虚伪与歪曲的文书;也不曾想到在此世界上竟然有如此谎话连篇和牵强於词的国家。”

    12月7日当晚,美国总统罗斯福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次日,罗斯福向参众两院发表战争咨文,罗斯福总统摈弃了轮椅,坚持站着发表了简短但是感人的演讲,要求对日宣战。他的讲话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获得一致通过。从此后美国正式参战。

    珍珠港事变后一连几天下午,数千名死难者,经过简单庄重的仪式被陆续入土安葬,每个坟前都放置着一束鲜花,一排神情严肃的陆战队士兵,对空鸣放三枪,号兵吹响了葬仪号。1942年元旦,珍珠港举行了一次追思弥撒,向死难者致敬。数百名参加者都佩戴花环,以示对亡灵的敬意。六名夏威夷少女唱起“珍重再见”的歌曲,在沉重肃穆的气氛中太平洋舰队牧师威廉·麦圭尔坚定地说:“我们不是以悲哀的心情来埋葬死者,他们死时是大丈夫,入土时也是大丈夫。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为他们报仇!”——这就是珍珠港事变之后,所有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