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远征军,反攻(七)(第4/5页)重生之抗战悍将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真正能够支撑身体站起来并且射击的只剩下三个倭国人。但是他们仅仅在几秒钟之内就鲜血四溅地栽倒在这片焦灼的异国土地上,用撕裂的**和破碎的灵魂祭奠一个属于岛国民族的野心勃勃的世纪之梦。

    确凿资料表明,松山大战没能抓到倭国俘虏。唯一一个被俘的倭国伤兵途中醒来,竟然咬掉一名中国士兵的耳朵,被当场击毙。

    松山血战结束以后,国民政府对外宣布,歼灭日军3000余人;倭国陆军省则煽情地宣称:腊孟守备队“全员玉碎”。

    中**队的战绩最后被确认的是:消灭日军“腊孟守备队”士兵约1260人,慰安妇数名,缴获步枪437支,轻重机枪34挺,各种火炮16门,坦克3辆。让人唏嘘的是,这些从苏联进口的T26轻型坦克,原本是中**队的装备。在1942年5月的大溃退中,中国参谋团主任参谋萧中将为阻挡日军的快速推进,竟然下令将整整一个连坦克炸毁在镇安到松山的公路上,而不是投入阻击战斗,结果日军只用一小时就排除了这些“路障”。陆战之王得到如此下场,不能不让人反思。这些失去动力的坦克被日军运到松山,车体埋入土中,只露出炮塔,成了极难发现和摧毁的装甲火力点。

    攻克松山的胜利立刻打破了怒江战场的僵局。九月七日,大批增援部队和后勤辎重通过滇缅公路,源源开往龙陵前线。

    重庆。黄山别墅。

    华灯初上,窗外暮色苍茫,远山近壑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暮霭之中。

    最高统帅为欢迎美国总统特使派屈克·杰·赫尔利先生举行的盛大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一个侍从快步走到最高统帅跟前,把一份前线急电呈给他。

    最高统帅一目三行阅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喜悦悄悄爬上眉梢。

    宴会在轻快的《迎宾曲》中开始。

    最高统帅致词。最高统帅今天特意身著戎装,胸前佩带的大元帅胸饰非常醒目。他缓缓环视来宾,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沉重口吻说道:

    “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里欢迎一位刚刚从华盛顿飞来的总统特使赫尔利先生。特使先生将要把我**民浴血奋战的真实消息带回去,带给美国总统和人民。但是,在我致词以前,我愿意报告大家一个消息,它可以被看作对特使先生最好的欢迎。就在几小时以前,我军终于以重大代价攻克怒江前线的重要据点松山…(鼓掌)

    “我提议,让我们为前仆后继英勇阵亡的前线将士默哀一分钟。”

    话毕,他躬身将一杯晶亮的葡萄酒缓缓泼洒在地毯上。

    九月九日,最高统帅在重庆公告,高度评价中国官兵在松山大捷中表现的爱国热忱和战斗精神,同时指出:“我军官兵,须以倭**的松山守备队或者密支那守备队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完成任务为榜样。”

    腾冲攻城战中,美国航空兵轮番轰炸日军据守的腾冲城,最多时一天出动57架战机,先后炸开城墙13处缺口。8月14日,美军战机轰炸腾冲东门日军守备队本部,日军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等32名军官正在东门城洞开会,原以为城墙高且厚,可起掩体作用。岂料美机掷以重磅炸弹,东门城墙竟被拦腰炸断,藏重康美大佐等32名军官全遭掩埋至死。

    美方提供的不只是空中支援。最新式的155毫米榴弹炮,最新式的美国造火箭筒,都配给了远征军;最新式的迫击炮更是装备到了连。中**队从来不曾拥有如此强大的炮兵优势,密切的步炮协作因此构成怒江战役的另一个显明特征。最新式的冲锋枪、最新式的火焰射器也是在中国战场上第一次使用。火焰喷射器尤为神勇,躲在死角的明堡和躲在地下的暗堡,但凡枪炮无能为力,火焰喷射器便要大显神威,几乎攻无不克,而成了远征军官兵的最爱。

    相对来说,远征军已经是当时中**队的劲旅,但既便如此,也不过是一支农民军队。绝大多数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壮丁出身。一支农民军队使用高度现代化的兵器从事一场高度现代化的战争,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为此,美国陆军派出了一个庞大的军事顾问团,最高峰时多达四千余人,由时任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副手多恩准将领衔,进驻中国远征军军、师、旅、团、营各级,个别的甚至配备到连,负责陆空联系、步炮联系、战场救护及指导中国官兵使用火焰喷射器等新式兵器,并参与制定作战计划。

    腾冲之战,腾冲壮丁几乎全部上了前线,充当远征军的向导和运输队,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则是战场啦啦队的主要成员。远征军打到哪里,老百姓跟到哪里,为远征军呐喊助威,全然没有对战争的恐惧。在腾冲攻城战中,离火线仅仅两公里多一点的山腰平地上,老百姓天天聚集观战,以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临时集市。当地一位老人回忆,城中的日军兴许是发现了临时集市的存在,很恼火,一天大家正喊的起劲,突然从城中飞来一发炮弹,就在临时集市附近的山脚下爆炸。大家吓了一跳,但很快明白日军射程不够,打不到临时集市上,于是不慌不忙,依旧每天准时上山观战。

    17日,攻城部队自西南角及南门西侧阵地城墙缺口陆续进入城内。预备第2师、第36师、第198师、第116师各主力突入市区,展开巷战,日军室室设防,而街巷堡垒又星罗棋布,战斗空前激烈,远征军各部每天伤亡人数均在500人以上。8月24日远征军攻占西门阵地,9月1日,攻占东南角阵地并先后攻克城内武侯寺、城隍庙、文星楼、县政府、秀峰山等阵地。至9月9日,日军残余被远征军压缩到城东北角一隅。此时,最高统帅从重庆发来训令:“腾冲必须在‘九·一八’国耻纪念日之前夺回。”攻城部队加强攻势。9月12日夜,日军指挥官太田大尉知末日来临,遂向军司令官、师团长发出凄惨的诀别电,烧毁军旗、密码本,破坏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残余兵力进行最后的抵抗,全部被歼。有残敌50余趁深夜暴雨向东门外偷逃亦全部被歼。至14日上午,城内零星之敌被肃清,腾冲完全收复。古城建筑亦破坏殆尽。

    继腾冲、松山攻陷后,龙陵是滇西日军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堡垒,龙陵古名黑水笼,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为哀牢县。东距松山70公里,北距腾冲约100公里,沿途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扼滇缅路要冲,其战略地位颇为重要。为日军在滇西与缅北的六大守备据点之一。一旦失去龙陵,日军在滇西事实上已无险可踞了。因而日军在龙陵周围的高地构筑了大量永久性坚固堡垒网群,在城内每一幢房屋都筑有堡垒,每堵砖墙上都有枪眼。日军准备在龙陵挡住远征军的西进,从而实现日军第33军的“将主力集结于芒市周围,在龙陵方面击灭云南远征军主力之后,前出到怒江一线,在援救腊猛、腾冲守备队的同时,切断印中联络”的“断作战”方案。

    6月1日至3日,右翼攻击军第71军除以先头师新28师主力进攻腊勐、松山外,军主力(第87、第88师及新28师第84团)即自毕(寨渡)龙(陵)道南侧地区向龙陵攻击前进。第87师第260团于8日一举攻占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