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水镜(第2/4页)生来是王侯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惩奸除恶,为何不选在帝王手下效劳。我原本乃一无名之辈,却被他一眼相中,不嫌我出生低微,委以重任。能够礼贤下士,如此君侯,岂不称心如意?”

    “虽然元直经常在我处行走出没,但是我说不动他,到底如何,还得你亲自说去。”

    荀彧摇了摇头:“徐庶是铁定会去洛阳效劳的,我只不过希望借先生之口,让其知晓,他所跟并非昏君,而是明君。”

    “哦?汝既有把握,敢与水镜一说否?”

    “哈哈哈哈!”荀彧笑了几声,正了正声道:“先生何必装愣,旁人不知,难道先生还不知道么?”

    “我只是要听听你的见闻。”

    “先生既然知道,徐庶此人极为重孝,我只需将其老母带走,自然可成事也。”

    “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徐母性子刚烈,乃是忠义之后,学生素有耳闻。又闻其常教导其子大孝为先。何为孝?”荀彧顿了顿,复又开口:“徐庶为人至孝,不敢不听其母言。所谓孝道,小孝则已报家也,其父,其母,其兄,其亲,其祖宗也。然天下小孝皆乃小孝,为大孝者,方可青史留名。至于大孝,乃是孝天地,孝纲常,孝神鬼,孝皇上。”

    “孝皇上!哈哈,好,妙极。亏你想的出来。既然如此,这个媒,我来牵。”

    得到水镜先生赏识,荀彧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一半。

    徐庶的走是在预料之中的,不出意外,随便来个人接走徐母,徐庶自然来投。

    徐母是个重孝之人,若是要帮皇上,定然是义不容辞。

    但是刘辩希望荀彧用其他方法让徐庶前去投诚,不光是徐,还有事后的诸葛亮。

    可以说,诸葛亮是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若是不成,只得徐庶,这个计划就只能说是失败的,因为它只完成了一半。

    诸葛亮的存在,让荀彧也很是好奇,记得刘辩的话,叫他去和诸葛亮谈谈。

    对于刘辩对诸葛亮的评价,荀彧心中起了好奇之心。或许还有一丝不甘吧。

    一个素未谋面之人,能被刘辩吹成那样,几近神人,他定然是不甘心的。

    “水镜先生,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荀彧很礼貌的征询意见。

    “你且说来我听。”

    “我主一直口言,卧龙岗上有孔明,得其可安天下,是否属实?”

    “哦?徐庶常言,卧龙凤雏得一,天下可安。没想到你主竟然也知道此事,真是出乎意料。不错,孔明之才确实可谓是夺天造地,可堪比姜子牙矣。”

    “学生想请先生再帮个忙,介绍我与孔明见上一面,学生很想去拜会一下卧龙先生,讨教几招。就算他日请不得卧龙,也好受益一番,回去也好交待。”

    “哈哈,好,我料孔明也不会料道竟然已经有人在打他的主意。亏他平日里经常在那里指点江山,天下尽在掌握一般,却不想有人在背后算计于他,哈哈哈哈,简直好笑。不知孔明知晓,会是如何反应。”

    “那,学生就不卖弄了,虽然这招项庄舞剑不算妙招,但是还请水镜先生多多费心了。”

    “恩,一定,一定。你且后天再来,我自带你见到元直,让你将其领回。”

    “那,多谢先生了。”

    “不送,不送。”

    水镜先生看着荀彧远去,看了看天:“孔明啊,你终究也有失算的一天,看来,汉室兴振,皆在此子身上了。”

    而只过了半日,荀攸也已经到达了荆州。

    此次他有所不同,是代表着刘辩前来,却没带任何侍从。

    如了荆州,他准备去拜见刘表,却遭到拒绝。

    想想,或许刘琮是个突破口。

    刘琮这日正在德春楼里看戏,这是此地最大的青楼,他也是偶然来此。

    “主子,下面有一人说是你堂弟家臣,要来见你。”说完拿出一颗明珠,其大如龙眼,很是名贵。

    “哦?!”如此手笔,自然让人眼前一亮。刘琮放眼望下,看到荀攸正站在下面。

    “此人气度不凡,竟然说是我堂弟家臣,到底上哪个呢?能送我如此宝贵之物,应该不会简单,我去问问清楚。”想完,刘琮便亲自走下去,招呼荀攸。

    “不知先生何人?有失远迎。”

    “在下荀攸,乃是当今天子刘辩。”说到这里,荀攸现六琮的面色似乎不怎么变,只是有些哑然,而不是威慑的效果。看起来他只是觉得惊奇,没觉得刘辩有任何分量。所以他只得接着说到:“也就是您的堂弟,派我前来,送份大礼给世子,并且希望你们兄弟能尽释前嫌,以后同享受富,坐拥天下。”

    他说到后面越小声,刘琮自然也不是蠢蛋,招了招手:“你随我来。”

    他将荀攸带到一间小室内,然后开口:“先生必然是刘辩亲信,我也不好怠慢了你。不错,算算辈分,我确实是他堂兄,刘辩要带何物给我,你就拿出来吧。”

    口里口外一口一个刘辩,丝毫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这也正好说明了刘表强势,根本不惧刘辩。

    “这有一道旨意,还有一道口谕,不知世子想先听哪一道。”

    “圣旨吧。”刘琮找了张凳子坐下,倒不像接旨,而像皇帝。

    “皇上亲封世子为中平王,并且担任军机大臣,世子可否满意?”

    这份确实是大礼,原本刘辩干什么都是无法影响到荆州的。

    但是此时不同,刘表身子弱,一直在考虑让位的问题。

    其长子刘琮一直无能,并无战攻,文治也颇为不利。而次子刘琦则出类拔萃,乃是继位的不二人选。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自古人们遵守长幼有序,刘琮既然为长子,就应该是传位给他。

    但是刘琮就是个草包,而刘琦虽然不称天才,也算是有为青年,这就叫人难以取舍了。

    如今刘辩不痛不氧的旨意一道,肯定能为刘琮帮到点忙。

    不过光是这点还不够,刘琮依旧觉得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世子,您不是缺战功么?”

    “哦?这又如何?”

    “我主如今南征北战,连连告捷。让世子做中平王,是要世子去京赴命,然后统领三军,平定中原。”

    刘琮自己都笑了,他自己是什么料自己还不清楚?

    “笑话,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其实我主是觉得世子势大,你与他兄弟一场,应该平分江山。但是你是长子,自然是你继承,所以皇上希望你进宫去,好好的与他共叙亲情。而你手下到时会有吕布,陈宫等人,打仗之功绩全部算在世子头上,让世子有得战功,到时候继承荆州,你与天子平分天下,岂不妙哉?”

    刘琮一听,吕布都归自己管,哪有这等好事,这上哪找去,打着灯笼也赶不着啊。

    当下不顾形象,一把抓住荀攸的手道:“皇弟果真如此说的?”

    直接改口叫皇弟了,这让荀攸也不得不佩服这家伙变脸的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