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为一代传奇官吏。此时的王子并没有沉静在腐誉之中,而是有了一个更加宏远的计划,但现在条件有限,还无法实行,只能回到长安,向李隆基提及,得到支持,放才能实施。
这十几天王子rìrì夜夜守在劳工身旁,与其同甘共苦,亲眼看到百姓劳役时的苦处,王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中,所以决定今天停工一天。此言一出,立刻遭到振洲百姓劳工的一致反对,都说中原南方百姓现在正受天灾之苦,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那种苦处岂是劳役在屋檐之下可以比及的。王大人为民请命,不远万里来到振洲,不私余力,为了百姓可抛弃身份于不顾,这等大义他们更是万万不及,作为一个大唐子民,现在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制出所有棉衣,尽快发放至中原南方各处,让南方百姓可以过上一个安逸祥合的大年。
姚彝刚从长安而来,这几天发生之事都未听说,他还纳闷呢!这王子到底是什么人?怎么才来振洲几天,就被当地百姓如此忠心。细问之下,旁边的郭子仪才告诉他始末,姚彝一听,大惊道:“什么?下跪磕头?这在古今官吏之中我还从未听说有过此事。”遂即他看着正在向百姓发表言辞的王子的背影笑道:“呵呵……我想全天下,只有王子一人可以做出此等不同寻常而又大义之事。”
确实,现在王子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与rì俱隆,中原北方因前几年四洲犯灾,王子在义净帮助之下,未卜先知,大量囤粮,然后灾情一来,就大方出手,顿时缓解百姓受饿之势。又因北方疫情突起,王子急中生智,剑走偏锋,发明出口罩,虽看事小,但起到的作用却很巨大。两事并举,北方大半百姓都对这个昔rì大唐第一神童记忆犹新。
这次又因南方温度骤降,每rì雪花漫天,百姓缺少御寒之物,王子借助自身重生之优势,知晓海南地区有大量棉田,不远万里来到海南振洲,集招织工,收购棉絮,赶制棉衣,在朝廷赈灾银钱迟迟未到的不利情况之下,王子大义凛然,做出跪拜百姓之举,才使劳工感动,从而开工制造棉衣。现在中原南方已有十五个洲县穿上了王子发去的棉衣,穿在自己身上,一股暖流袭遍全身,不仅是因为棉衣之故,还因为他们知道在海南振洲有一位名叫王子的年轻官吏,为了他们每rì劳碌奔波,不遗余力,心中十分感动,这份情意又岂是只言片语可以说清的。
现在,整个中原百姓心中都已把王子当成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唐百姓于水火的神童。而沿海地区又因王子购买积压棉絮获利颇丰,再加上王子对民诚心,这里百姓也都对这个年轻官吏十分喜爱。要说现在王子在唐朝如鱼得水,一点都不为过。
李世民曾经说过,民为水,君为舟,也可载舟,亦可覆舟,而王子现在在百姓中的地位甚至已超越了李隆基,又有谁知道王子这艘jīng良战舰到底驶向何方呢!
拿到银钱,振洲百姓jīng神大振,连夜赶工,用去八天就把剩余全部棉衣制造了出来,王子看着最后一艘货船载着棉衣驶向无垠大海,心中顿时轻松不少。王子归心似箭,既然赈灾物资得到解决,也就不想在振洲多加逗留,一是为了回到长安,见见王帆,然后为其疾病高请名医,势必要把王帆疾病治好不可。二就是每当到了夜晚,看着星空名月,王子就不禁想起独身在家,rì夜cāo劳的江采萍。透过明月,王子仿佛真能看到江采萍动人的微笑和婀娜的身姿。
当王子准备离开振洲时,苏怀古和郭子仪亲自相送至振洲码头。王子此行算是让苏怀古见识到了大唐第一神童的风采,他一向自恃清高,不把那些个传闻人物放在眼里,但自从和王子接触之后,不禁对王子既是钦佩,又是羡慕。想想自己年轻之时也是满腹经纶,心怀天下,但真正步入仕途,就发现其中暗沟重生,坎坷万千,时间荏苒,现今已是半百老人,年轻时的那股斗劲儿,早已被沧桑磨平,拼搏多半生,也不过做到刺史,搏得一个清官之名。但王子却不同,现在只是一个十五岁少年,已做到四品航运总监,最难能可贵的是,受到全天下百姓之拥戴,试想十年之后,此子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无人知晓,也无人敢以预料,因为此间变数太大,已不能用功成名就草草形容。
一行人来到码头,下了暖轿,就见码头已是人山人海,有汉族人,有黎族人,他们都手持鲜花,笑脸相迎,伸长脖子,等着王子出现。这时,一个大汉看到了王子等人,不禁大声高喊:“快看,王大人来了,王大人来了……”
所有人一起扭过头来,顿时欢声震天,空中密密麻麻飘着花瓣,每一双眼睛中都写满了对王子的尊敬和崇拜。正所谓“天下百姓一条心”,如果有一天振洲犯难,朝廷还是派王子来解决,他们知道,王子还会象对待中原南方百姓那样,为他们不辞辛劳,奔波游走,竭尽全力使他们过上安居生活。
灵昌公主身为一国公主,也和李隆基一起出宫,进行拜祀,其百姓热情程度也不过于此,此时走在王子身后,穿过人群,闻着漫天幽香,心中既是甜美,又是骄傲,甚至还庆幸自己能遇到象王子这样的男人。而张姝之前在长安,已见过许多这样场面,所有百姓都对小小王子感恩戴德,欢呼呐喊,但每次她心中也同样和灵昌公主一般想法。张姝那两颗小酒窝一直挤在一起,走起路来,好象还能看到它们来回动荡,甚是可爱。
这两个可人儿同王子、姚彝、雷方一同走上货船,扭身看着热情洋溢的振洲的百姓,王子感慨良多,回想一个月来的经历,要不是有这些人的支持,现在那几十万件棉衣还是没有任何着落,南方百姓受冻之境也不会得到缓解。虽说中途劳工因为银钱拖欠,士气低靡,似有停滞之意,但王子并没有丝毫怪罪,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他们也有困境,也有难言之隐,说到底,还是这些人心怀善意,相信王子,才使棉衣能尽快赶制出来。
王子环视四周,激动的说道:“这次我王子受到朝廷委派,南下解决赈灾物资,来到振洲,受到银钱迟迟未送之阻,全是靠大伙儿,我王子才完成了朝廷任务,缓轻了南方百姓所受之苦,在这里我王子代表朝廷,代表万千百姓。”他轻轻的笑了笑,接着说道:“也代表我自己,谢谢大伙儿了。”
王子说话之时,一片寂静,这时语停,百姓又是一阵欢呼。王子十分欣慰,继续说道:“我王子同时也是一个商人,来年,我还会再来振洲,向大家大量购买棉絮,在这南海之上,建立起一条棉絮商道,大家说怎么样?”
此言一出,振洲百姓齐声叫好,其中还有一人大声打趣道:“呵呵……到了那时,价钱方面好商量,我们定给王大人打个折扣。”
人群顿时笑声大作,王子也笑道:“哈哈……那可就这样说定了。”他又转过身子,对苏怀古和郭子仪说道:“苏大人,郭将军,小臣这就走了,感谢两位这一个月来的照顾,子回到长安,定会向陛下表彰两位功劳,两位多多保重。”
苏怀古对名利本就单薄,他知道王子此言并非惺惺假意,点了点头,笑道:“呵呵……那就多谢王大人了!”他两眼一动不动的盯着王子,似有不舍之意,深深说道:“王大人,一路保重!”
郭子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