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1/2页)军阀治世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二大典年底在安徽剿贼的情况顺利得出平意料,颍州以灶从慌之后,派出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的庞大兵力,对大别山的革左五营进行了围剿。

    朱大典又调集官军两万多名凤阳、扬州官军,总兵力达到五万人,上演了一场十面埋伏的好戏。

    朱大典调集两万人进行搜山,革左五营早已收到情报,马上向着西面流窜出了大别山,可惜迎头撞上了颍州团的官兵。

    革左五营虽然知道了朱大典的兵马调动方向,却不知道颍州的调动情况,结果就悲剧了,颍州团的大炮和火箭稍稍一发力,革左五营便已闻风丧胆。

    “妈呀!是赵杀星。”

    “赵杀星来啦,赵杀星来啦!”流贼们大喊着,即刻溃败。

    赵杀星的部队有个明显的标志,那便是火器犀利,当初以高迎祥为首的联军与赵杀星的兵马对阵,不过几炷香的时间便已被炸死了几万人。

    而革左五营恰恰是从联军中分散出来的五支,对赵岩的恐惧真正达到闻风丧胆的地步,一接触便已溃败。

    颍州团死死咬上,步兵追不步兵,骑兵追骑兵,开始对五万多人的革左五营进行追击。追击起来甚是麻烦,颍州团的步兵营马不多,再加上流贼本身就擅长游击战,所以追击起来甚是费劲。

    不过朱大典的官军随后也加入到了围堵之中,包围圈逐步收紧,最后在西肥水河畔,将三万多流贼团团围住。

    只是一经冲杀,那些流贼便已跪地乞降。而他们的头领,在已溜之大吉,不在包围圈之内。

    几天之后,骑兵营带回了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的并级,而老回回马守应、乱世王蔺养成则带着几百骑向西飓走。

    朱大典随即叫来凤阳御史检验首级,并连夜向京师发出捷报。

    此战之后。安徽贼患基本平定,各地也只剩下一些残余,派出人马肃清极易。

    年前朱大典、卢象升皆是发来捷报,朱由检不由心花怒放,不过那个颍州团对朱由检来说却甚是陌生,不知何时冒出这么一支兵马,于是下谕询问朱大典,朱大典上报说是赵岩去年在凤阳之中俘虏的变民,安置在颍州后已练成乡兵。

    只是耸兵!

    朱由检对军事本就没什么概念,以为颍州团只是乡兵,是支二流官军。同时也误以为这支兵马是由朱大典统领,于是也未多加注意,按照朱大典所报军功,该赏的赏,该封的封。

    同时朱大典让安徽多了两万兵马,朱由检还甚是欣慰的嘉奖了一番,朱大典接到朱由检的嘉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颍州团压根就不归他统御,更不是他练出的。完全是朱由检会错意了,为此朱大典也不好去解释,既然圣上认为是,那便是!

    于是乎,颍州团莫名其妙的成了朱大典统属的部队,各个朝臣同样不清楚真正统属颍州团的却是赵岩。

    按照常理,赵岩在登莱,颍州团在凤阳府,之间貌似没有联系,赵岩也无法掌控颍州团才对。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赵岩可不是一般的武人,他不靠朝廷军饷养兵,而颍州团靠朝廷那点军饷也没法养兵。

    就算是登莱军的二线部队,朝廷也养不起,除非把辽饷抠出来。

    过年时卢象升的信送到了赵岩手里,赵岩看完后,却是权衡了许久。调点人帮卢象升练兵马并没什么问题,而问题则出在火炮方面,目前使用的火炮都是榴弹,这可不是实心弹。

    赵岩的军队使用的偏偏又是密集阵形,万一被打上一炮,那死伤可就大了。

    他不知道与朱由检的关系到底能维持多久,也不知道未来是否要与朱由检决裂,不过以他的发展方式,未来与朱由检冷脸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否决裂就另说了。

    权衡之后,赵岩还是决定给卢象升调去三百门炮乃毫米榴弹炮但不给铸炮工匠,炮弹也将由赵岩提供。

    掐着炮弹这一块,一般也就无忧了,再则火炮是有使用寿命的。

    大炮的价格并不贵,一门巧毫米榴弹青铜炮,也就四两左右的造价,重如斤,铜价占万两八斤为一两银。其余皆是加工成本,烧钱还是炮弹。

    军器局的铸炮一直都未停止,登州将修炼四十座棱堡,每个棱堡都需要火炮,按照防御体系,每座棱堡架设重型城防炮五到六门,乃毫米榴弹炮十到十五门,主要看棱堡有几个面,敌人能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

    重型城防炮用于攻击一千五百米之外的敌人,主要以摧毁敌方火炮为目的而架设。榴弹炮则每门分布点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火力网,用于防止敌方人员靠近棱堡。

    另外龙口港和青岛港、上海港都需要岸防炮,因此火炮的铸造上有些紧张。不过岸防炮已经有大半铸完,目前已运送至各港口的炮台。

    军器局在初三就已经上工,今年需要生产的装备有很多,十万二线部队的刀枪铠甲都要

    另外各屯地练所需的武器也要打造,长枪火枪,或是马刀,现在青壮的练,分为长枪、火枪、骑术三个部分,长弓则不再继续作为练项目。

    也因为长枪的大量制造,导致登莱适合做长枪的树木锐减,现在枪杆都要从南方购买了,登莱虽然还有合适的木材,但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如今军器局所生产的刀剑,大多先用水压机进行锻压,然后再由人工进行一次修整,效率比纯人力快得多。

    初二时,登州开始了大修路,四十万户屯民,各屯各自负责屯到堡的道路,然后再合力修建堡到主干道的道路。

    登州的道路情况,可谓是糟糕得一塌糊涂,很多乡下的地方,道路连板车都只能勉强进去。

    这样的道路,根本无法适应商业发展,农产品也运不出去。

    从初二开始,登州到处都是炸山修路的忙碌景象,屯地到棱堡的道路,棱堡和棱堡之间的主干道,全部是成本低廉的素混凝土浇筑。

    去年科技院的混凝土研究小组,已经成功的研究出了混泥土路面,分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两种。

    钢筋混凝土比较烧钱,再则也没必要,所以选择用素混凝土。修路时也没有太多的注意事项,只要把路铺平了就好了,一般泥水匠都做得来。这样的路绝对是豆腐渣工程,不过这个年代没有汽车碾压,更没有几十吨载重量的货车,马车最多也就装个七八百斤,就算是随便修,这样的路也能用很久,就算是损坏了,要修也很容易随便补一下就可以了。

    除了登州要修路,莱州将修上一条胶莱公路,这条公路连接胶州浮盐场和青岛港,不过这条公路将使用钢筋混凝土修筑。

    这条公路建成后,运输量将比较大,毕竟那么多的盐。山东贩盐不方便的地方就在运输,为了消除这个劣势,赵岩决定走海路。

    先将食盐从青岛运到松江,然后可以走准河、黄河、长江三天河流进行贩运,这三天河流离得很近,这也是为什么两准盐商能把食盐卖遍天下的原因之一。

    赵岩下令混凝土研究小组派出技术人员,成立了建筑一大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