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面圣(第1/2页)宋行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新书期间,你的支持很重要,请投推荐票)******

    将出席大典的士兵交给赵明堂,杨华随着几个勤王军官骑着马走了没几里路就来到艮岳行宫.

    大家下马,在一群内侍的带领下朝行宫大殿走去。大宋国的皇帝和几个宰执正等在那里。刚才的大祭他们已经在山上看了许久,现在正等着接见有功将士。

    艮岳山位于开封城西北,算是城中最高之处。站在上山,俯身望去,整个京城尽收眼底。到处都张灯结彩,隐约有爆竹的声响传来。看来,这次胜利极大地安定了开封市民的人心,终于看到了一丝chūn节的sè彩。

    据说,因为宰相李邦彦的提议,京城的宵禁也要于今rì解除。这几天晚上,开封城将举办为期五天的花灯表演。这让杨华大感纳闷,金兵可都还围在城外呢,现在解除宵禁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大概是因为城中百姓和朝廷官员都认为,此次金兵围开封也不过是图财,未必有拼死攻城的决心。而大宋立国以来,每次对外战争最后都以和谈给钱了事。这次也应该不会例外吧。

    除了一直喊打喊杀的李纲,满朝文武和满城百姓都已经做好了外交谈判的心理准备。

    如此看来,李纲那清俊的身影都显得特别地单薄了。

    看了看走在前面行宫台阶上的李纲,杨华心中突然有些怜悯。说起来,北宋朝从建立那天开始,对外战争就没断过,打辽国、战西夏、现在又是金人,换成其他朝代,早就打出一支铁血的军队和剽悍的百姓来。可事情就这么奇怪,直至北宋灭亡,民间都弥漫着一股绥靖和奢靡之风。难道太富裕的生活对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吗?

    难道真要经过这宋元的民族大厮杀,大融合,才能真正造就明初那只横扫漠北的大军。毫无疑问,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似乎已经看不到光明了。

    正乱糟糟地想着这些,突然听到殿前值班的内侍扯着鸭公嗓子道:“尚书右丞李纲、京畿两河宣抚使种师道……”接下来便是一长串各路将军的名字,最后念道:“龙卫军指挥使杨华,入殿面圣!”

    众人慌忙走进殿中,跪了一地。除了李纲和种师道二人因地位超然,神sè如常外,其余都战战兢兢地低着头。

    众人都三呼万岁,等了半天,上面才轻轻地传来一声:“众卿家平身。”

    大家这才大喇喇站起身来,分列两侧,等着聆听皇帝的训示。

    可等了半天,御座上却没半点声。

    杨华抬头看了半天皇帝,越发地觉得有趣,眼前这个年轻人其实长得很普通,有着一张憨厚的脸。真实历史上所记载的钦宗赵桓本就是一个非常懦弱之人,一直得不了赵佶的欢心。之所以能够坐上皇帝宝座,靠的也不过是李纲和吴敏的宫廷政变。实际上,宫廷政变自来就是一件危险万分之事,加上金兵围城,自登基以来,皇帝没过过一天安稳rì子。换成任何一个人,jīng神上只怕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只见,此刻的皇帝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下面那群武将,目光异常复杂。甚至还带着一丝……恐惧。

    是的,是恐惧。

    杨华突然想起先前大祭时从台阶上滚落的死人头颅。那脸sè也有着同样的表情。一样面sè惨白,一样满眼茫然。

    杨华心中一乐,又大起疑惑,皇帝害怕种师道他们?

    一道闪电从心中掠过,他好象把握到什么东西。

    对,一定是这样。

    他心中呐喊,该死的,我怎么忘记这一点了。

    西军是童贯的嫡系,虽然童贯带着捷胜军的jīng锐从开封逃到南方去了。可他主持军队十多年,影响力无处不在,难说在座的将军之中没有他的心腹。

    而现在的大宋除了上面这位皇帝外,在镇江还有一个太上皇。天有二rì,政出多门。谁也不敢保证这些将军们之中有人坏有不臣之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勤王军队来东京之后居然没一支军队获准入城的原故。而自己因为是zhōng yāng禁军的关系,又是何灌的嫡系,这才得到提拔,居然一口气升到殿前值班指挥使。看来,在皇帝心目中,自己比其他人要可靠得多。

    想到这里,杨华心中好笑,又一阵悲哀。国家现在都变成这样了,还闹内讧,找死呀!

    见皇帝发愣,众人都觉得尴尬。

    李纲心头不快,声音大起来,“陛下。”

    皇帝猛然惊醒过来,有些失魂落魄的模样,忙提起jīng神道:“今rì克平北奴,乃众卿家之功,朕今rì召卿等前来,一则论功形赏。二则,此刻宰执和亲征形营的各位将都在,也随便商议出一个退敌良策。还望众卿畅所yù言。”

    这话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场面话,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就是封官赏爵,安抚军中大姥。可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

    “陛下,臣种师道有本奏上。”军方第一人种师道今年已经七十出头,满头都是白发。可同何灌不同,同为老将的小种经略相公满面都是红光,一看起人来,眼睛里便是咄咄逼人的光芒。

    不待皇帝说话,种师道已经大声说起话来,“陛下,我等听闻开封危急,便一路急行而来。军中粮草器械都未准备,现今勤王大军云集城下,粮草已是不继,许多士兵都还穿着秋装。还请朝廷拨下给养,否则,这仗也打不下去了。”

    有种师道带头,众将也都胆大起来。七嘴八舌地说,是啊,是啊,人说北奴远来,粮草不济。现在可好,牟驼岗一丢,形势扭转,反到是勤王军队没饭吃。若再不拨些粮食和被服,不等金人来攻,我军先要冻死饿死了。

    看得出来,赵桓新登大鼎,威信不立。大家都不怎么将他放在眼里。

    杨华看见,先前还沉默不语的皇帝像受惊的兔子一样,抬起头来,面sè闪过一丝青气。

    他将头转向一个白胖的文官,问道:“对了,白卿,江南的漕运什么时候送到,可速速带信过去,务必筹集齐诸军的粮饷?”

    听皇帝这么问,那个文官突然出列,奏道:“陛下,漕运没问题。只不过,太上皇那边有些问题。你也知道,太上那边人多。据那边回报说,太上道君皇帝将这个月的漕运全部截留了。臣也无法可想。”

    “哄!”整个朝堂都乱了起来。开封一座纯消费型城,所有开支都要靠江南一地的漕运支撑。开封城有一百二十万人口,现在城外又有这么多勤王大军,眼睛一睁就要吃饭。赵佶这么一干,不是断了开封的生路吗?

    想到这里,众人都满头大汗。

    种师道等军中大姥是何等jīng明之人,都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猛地将头低了下去。

    这下,不但只殿中其他人感觉到问题的严重,连杨华这个政治盲也觉察出问题的严重xìng。

    “白时中,你满口胡说什么?”李纲突然大吼一声,直震得人双耳“嗡嗡”乱响。杨华心中一惊,原来这个家伙就是宰相白时中呀。在看了看他身边,是一大群身着紫袍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