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善后(第3/3页)宋行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于水军。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他番号也不过是个名字。没实际意义。

    而龙卫军现在才一千五百人。要弄这么大一个架构毫无意义。实际上。如果这十二统制军齐装满员。加上辅兵。总算可达十万。还需要二十二名统制、五名统领和二百五十二名将官。这样地规模就算席卷天下也不成任何问题。

    但他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大而全对他毫无意义。单一兵种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因此。除了建立了一只人数只有五人的踏白队外。剩余地士兵都被杨华当成背嵬军使用。背嵬是将帅亲兵。也是一支军队的绝对主力。

    就目前来说。杨华只强调士兵们的肉搏能力。只要上战场不惧怕死亡。敢于杀人。就算是好兵。

    至于装备。这不成问题。万千早就准备好了一千五百套板甲个陌刀。现在正好拿来装备新兵。

    杨华只是担心这些新兵的素质。老实说他对这个时代地士兵的战斗素养没任何信心。也不指望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将这群曾经的流民训练成合格地士兵。唯一让他满意的是这一千多家伙身体素质一流。四万俘虏中挑选一千五百壮汉出来还是很容易地。当初挑选士兵时。身高一米七以下的不要。体重一百二十斤以下的不要。牙齿不好的不要。胸围腰围不够的不要。不能举起一百斤重物的人不要。

    正常情况下。一个老兵可以带七个新兵。还能让军队战斗力不下降。用五十带一千五。问题就严重了。几乎一夜之间。所有龙卫军老兵都做了军官。职位最低的也成了十将。

    军队的军饷朝廷自然是拿不出来的。而汪伯彦则指望着能够从走私中捞钱。他那里也没法子可想。一口气收编了两万流民之后。林虑的经济压力开始变得严重起来。为了维持军心士气。杨华一咬牙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万贯钱用来安置流民和发军饷。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每个月的军饷都将是一大笔支出。以杨华手头的财务情况而言。尚能支撑半年。也不太需要担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把当兵当成一个职业。见到钱。那些投降的流民也安稳下来。

    安排好流民的屯垦事务之后。杨华索xìng下到部队。开始同手下的军官们一起训练起新兵。

    当然。他也可以把训练事务全丢给赵明堂他们。自己当甩手掌柜。可转念一想。老赵自从被金兀术打伤之后。受了很重的内伤。身子一直不见好。将所有的事务都丢给他。只怕他遭不住。再说。杨华打算将这支部队完全训练成自己的私军。需要在部队建立威信。

    在第一次开封战役之后。北宋的禁军制度已经彻底被历史所淘汰。未来将是“岳家军”、“韩家军”等一连串私军的天下。

    也就是说。军队将来将不单纯是一个作战单位。除了作战。军队还得承担起招募、训练、制造军械、征收粮秣、后勤保障得一系列工作。而在以前。这些工作朝廷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军官将领若将手伸向这些领域。就是违制。

    可靖康之耻后。北宋zhèng fǔ机构被彻底毁灭。军队又大多在沦陷区作战。根本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地方zhèng fǔ配合。所有的工作都地靠将领自己一手一脚准备。

    这有些像后世的企业办社会。在二十世界下半叶的几十年里。一个企业不但有生产车间。还有学校、银行、市场、医院等一系列附属机构。活生生一个dú lì的小社会。现在。北宋军队变成一个dú lì王国的时机到了。各地镇军将领的权利将进一步膨胀。以至于到尾大不掉的地步。

    这也是赵构后来解除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大将军权的主要原因。

    卧榻之册。岂容大将酣睡。赵宋王朝一直对藩镇割据和军人专权有这异乎寻常的jǐng惕。以至于到变态的地步。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华很明白他、以及这支军队将要面临的机遇。

    那么。就先走一步吧。

    PS:虽然订阅惨淡,可还是有热心的读者投了将近40张月票,这让六军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历史都是一个小众人题材,读者面偏窄。像<宋行这样的历史小说更窄。但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这么多月票。真的太感激了。

    如果还有月票,请再投点吧订阅不成,月票总不能太难看啊

    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yù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