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责任(第2/3页)宋行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是。”

    等众人都光。姚古看着杨华。一拱手。歉疚的说:“茂先。我姚古对不起你?”

    屋子里很静。杨华惊讶的看了姚古一眼。发现这个老帅原本光洁的脸上不知何时已经长满了老年斑。整个人看起来颓废的不成样子。

    他突然心中一软。咬牙道:“姚帅。此次大败。责任在焦安节一人身上。若不杀了。如何能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请姚帅行军法吧。”

    焦安节先前还猥琐的躲在姚古身后。听到这话。立即跳了起来。大叫:“杨华。你什么身份。我姚家军的事情什么时候轮到你插手了?就说这次大败。怎么责任都推到我一个人头上了?要说责任。我看种师中责任最大。他为什么把主力都丢在身后。

    若尽发主力。与我军在太谷回合。何至于被北奴各个击破。杨华。隆德虽然是你的的盘。可跋扈成你这个样子的我还真没见过几个。你以为你是唐朝的藩镇啊。什么玩意。我看你就是个逆贼!”

    杨华猛的站起来。一把抽出横刀。“老子跋扈又怎么样。我这个观察使也不要当了。先砍了你再说?”

    焦安节也抽出腰刀。“你当爷爷是懦夫。谁怕谁呀?”

    杨华身边的杨再兴一把扯掉衣服。露出浑身的伤疤。一踏步护在杨华身前。冷冷道:“焦安节。无论你是何人。冲撞我观察大哥。必须死!”

    姚古急的直滴眼泪。“你们啊……你们啊。这究竟是在吵什么呀……事情都这样了。还自相残杀。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求求你们。都把兵器放下吧。”

    姚古这一流泪。让发生冲突的双方都愣住了。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起来是如此的单薄可怜。哪里像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

    姚古抽泣道:“杨华。焦安节罪在不赦。若是在战场上。不用你动手。我先用军法办了他。可现在没打仗。还是等朝廷来处置他吧!”

    “说的好。”门外有人一声高喝。为首一个清俊的中年人昂首走进来。身边还跟着几个内侍模样的人物。

    听到声音。屋中众人都同时转头看去。正是大宋朝尚书右丞李纲。

    “李相!”杨华惊喜的叫出声来。

    李纲一摆手。对身边那个内侍道:“公公。宣旨吧。”

    “姚古、焦安节听旨:……河东制置使。熙河经略使姚古自入晋以来。举措失据。怯敌避战。坐视种师中部被北奴全歼。着。免去河东制置使。熙河经略使职务。流放广州安置。焦安节。畏敌如虎。谎报军情。致使姚、张两军浚巡不前。贻误战机。以至三军皆溃。罪在不赦。着。斩立决。传阅诸军将士。此诏!”

    “大帅!”焦安节“扑通!”一声跪在的上。大声惨呼。

    可姚古看都不看他一眼。只默默的摘下官帽。跪在的上磕了三个响头:“臣姚古谢恩!“

    “带走!”那个太监一挥手。两个如狼似虎的卫兵冲进来。夹着焦安节就往外拖。

    良久。外面传来一声惨叫。

    姚古叹息一声。“李相。我这就将兵符令箭交给你。”

    “好。请起。”李纲板着脸将姚古从的上扶起。又对杨华说:“你也坐下。既然是交接。大家现在就把这事情办了。说说。你们手头还有多少军队。”

    杨华:“龙卫军现在有步兵一千五百。骑兵四百。”

    “才这么点。”李纲一皱眉毛。

    姚古:“我姚家军还余一万两千人马。”

    “没有姚家军了。”李纲打断他的话:“都是大宋的军队。从现在起。我接手河东道所有军队的指挥权。姚古。办交接吧!”

    “是。李相。”

    李纲再次打断他的话:“没有李相。李纲现在也不是尚书右丞。奉天子诏命。李纲现任河北宣抚使。总领河东、河北军事。”

    “啊!”杨华大吃一惊。

    同姚古办完交接手续后。李纲叹息一声。“我来隆德除了处置姚古、焦安节外。以后估计会坐镇隆德。指挥救援太原的军事行动。你怎么看?”

    杨华见焦安截授首。姚古被贬。心中那股恶气也出了。见到自己一直都尊重的李纲。心中欢喜:“有大人在。太原之围必解。”

    李纲有些不高兴了:“你这人。刚才我看你倒有几分血勇。怎么一转眼。就尽拣些奉承的话说。当我什么人?”

    杨华一笑。心中一阵发热。大着胆子说道:“大人来总领这次军事行动。只怕不成。”

    “哦。说说。”

    “我大宋兵马一直都由各大将门保持。外人的话。那群丘八根本就不会理睬。大人又不通军事。在军中也没威望。要想指挥动那群军汉。怕有些不成。依末将看来。大人应该把老种经略相公带来。以他的威望。或许压服军中的将军们。”

    “种师道病了。很重。估计活不了几天。”李纲心中烦闷。说:“对了。姚家军现在没人统领。你暂时带这支部队吧。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到李钢这话。杨华大吃一惊。这可是一万两千人马呀。要说不动心。那是假话。

    可是。转念一想。今天自己在这里一闹。姚古被免职。焦安节被砍头。虽说这是皇帝的意思。可军中将士未必不认为是他杨华使的坏。再说。这么一支暮气沉沉的军队拿来又有什么用。反添了一万多张嘴巴。

    这种赔本生意他可不做。

    再说了。杨华清醒的很。真做了这支部队的头。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姚家军军中关系盘根错节。真陷进其中。光处理各方势力的关系就是一件麻烦事。

    不就是一万人马吗。老子现在坐拥隆德一的。有钱有粮。真要招兵。喊一声。几天工夫就能征集一万人马。要姚家军做什么。反遭了西军其他将领的嫉恨。

    这兵还是要自己练才可靠。才同自己贴心啊!

    杨华拿点主意。道:“多谢大人美意。但末将资历不够。骤居其位。只怕军中将士不服。现如今大战在即。太大的人事变动会引的人心不稳。若影响了战事。杨华罪名就大了。依末将看来。还是在姚家军中提拔一员老将为好。”

    李纲摸了摸长须。笑道:“人说你杨华刻薄跋扈。我还曾对人言。带兵的将领嘛。谁不跋扈?但心中还是对你的胆大妄为还是颇有不满。今rì听了你这番话。这才知道你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以前倒看错你了。

    好。我也不难为你。就让解潜接替姚古吧。这只军队驻扎在隆德;刘颌部驻扎辽州;折可求部和张思政部进驻汾水;范琼部开到南北关。数路并进。以优势兵力聚歼银术可。你看怎么样?”

    杨华抽了一口冷气。“这么多人!”这五支部队加上辅兵、民夫。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可以说。上次勤王东京的所有兵马都被调到山西来了。这可是目前宋朝能够凑齐的全部主力。

    银术可也不过区区两万多人马。看来。这次宋朝是下大本钱了。

    杨华心中一阵激动。忙站起来:“大人。龙卫军愿为前驱。”

    “不用。不用。你不用去。”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