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所向(第1/2页)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八月末的一天下午,太阳毒辣的灼烤着大地,村口的大树下,一群还未到读书年龄的孩子们没有去水塘边戏水,也没有摘草帽到山间去嬉戏,而是眼巴巴地坐在大树下正在翘首以盼地盯着村口的小路。

    这条小路是村里响应号召村里集体在冬休的时候一起出工铺建的,为的是能更好的将村里的收成给运送出去,现在村里有这么几户已经购买上了三轮车或者是28寸重型载重单车,而原先的马车牛车也可以更加舒坦地将东西来往运输。孩子们并不知道修这条路的故事,但是孩子却知道每隔三个月,就会有着三个人蹬着三轮车来到村里,展开一块大白布,在夜晚时会在白布上投放出sè彩斑斓的世界。

    终于,在知了知鸣了不知道多久后,当一辆三轮车顺着村子的土路转出路口的那个块巨石出现时,孩子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鸣声。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簇拥和跟随下,三轮车来到了村口那一块空旷的晒谷坪上。

    “大叔,今天还看大海吗?”一个年岁略大的孩子问着摘下草帽扇风的年轻人。

    “小朋友,如果你去帮我找到你们村长,我就第一个告诉你今天晚上看什么?”坐在三轮车旁边的另外一个中年人对这个小朋友回应着。

    “那你等着,我这就去找村长。”撂下话小家伙立刻跑了出去,可没跑几步路就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大喊着:“千万等我,我一定第一个找到村长。”

    “周哥……”蹬三轮的年轻人有些不明就以。

    “很简单,这些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但是也可以依靠他们来帮助我们寻找到村委,这样我们能省很多事,你第一次出来,经验不丰富,这种事还是让这些孩子们去做最好。还有,等会注意一下零碎的东西,特别是设备不要给这些小家伙们乱碰。”年老的老周介绍着自己的经验。

    “哦,好的。”年轻人虽然似乎有些理解,但又似乎有些不理解。

    “再告诉你一条,现在村里很多人家都富裕了。养狗的人也变多了,我们是生人,我可不想满村乱窜找人时被狗咬。”

    “原来是这样。”年轻人恍然大悟。

    果然。没过多久。几个中年壮汉来到了晒谷坪。

    “老周。几个月不见。身体如何啊?!!”走在前面地一个头上同样带着草帽卷着裤腿赤着脚地人上来就是一阵拥抱。

    “还好!还好!来。这位是这个村地村长。老李。这个是我们县电影大队新来地工作人员。小孙。”

    “你好。”小孙一一与老周介绍地几个人相互握手问候。

    “怎么。老周。你又带新人。一年前带地那两个新人呢?”二十年地经营。现在西南很多地村都已经换上了经过本地学校培养出来地村干部。这些村干部不仅更富有朝气。同时由于在学校中受到过一定地教育。这给西南在进行乡村工作时带来很大地便利。

    “刚打完仗,很多电影队没有结婚的年轻人被调到新地方去工作了。”

    “哦,原来是这样。”

    “大叔!大叔!你还没有告诉我今天看什么呢?!”刚才跑去找村长老李的那个孩子开始提醒着对方要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哦,谢谢你啊。今天不看大海,今天看打仗。”

    “呜噢!!!今天看打仗!!!”男孩子们一听就炸了窝,纷纷寻找着道具去玩打仗游戏去了,他们知道,看会动会发出声音的东西要等天黑后才能看得到,因此他们还有时间去折腾一下。

    “今天要放打仗的东西?”老周有些诧异,因为这些年来,平时放的最多的是电影开始前地一部农业教学片,再有就是西南zhèng fǔ对各种政策和各地建设的一些介绍。但关于战争介绍的也就仅仅是几部民兵建设地宣传片。

    “对,上面大量发放了胶片,今天放的就是前两个月和东洋鬼子打仗的东西。”老周拍拍还捆绑在三轮车上的设备。

    “那好吧,你们先忙,我家地里还有些活要干,梯子什么的你都知道找谁要的,缺什么你就找旁边的人家借,傍晚我叫人送饭过来,晚上我们再喝上半斤。”

    “好的。你先去忙吧。”

    目送走老李。老周带着新人小孙来到晒谷坪周围的几家人家里,家里有老人在。老周很熟络地和老人打着招呼,而老人也用着茶水招呼着二人。这种茶是村里人用树皮和地草煮地,茶水很清凉,而且入口有些甘甜,没喝过这种土制茶水的小孙一口气喝下了三大碗才过足了干渴和初次体验的瘾。

    在借出梯子和桌子凳子这些东西后,两人抗着借来的东西走回了晒谷坪。卸下三轮车上的装备,小孙在老周的帮助和指挥下将这些设备一一给搭建起来,而最难挂的电影布则在两个村民的帮助下才挂上。

    将投影设备安置稳定,接好声音转换器和声音设备,在三轮车里最重也是最大个压车底的设备并没有被卸下来,而是随着三轮车被推向了晒谷坪地外面,这个将要发出噪音的东西如果不是电线长度的原因,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去吧。

    太阳落山后,天sè并没有立即黑下来,经验丰富的老周告诉着只有进到九月后,电影的放映时间才能提前到下午的七点半左右,而到了十月初,由于是二季稻收割的时候,放电影的时间还要推迟甚至是中止。

    趁着这个时间,两人最后调试了一下设备,以确保等会的放映效果和成功,顺便也测试了一下新地噪音对电影声音地干扰,不过看老周的表情上小孙感觉老周很满意这种新。

    “你是新来地不知道,以前的那种不仅巨大,而且噪音也大;以前来放电影的人数有四个人两部车,其中地一部车就只拉和长长的电线,而且是改装过的双人踩的那种。就是你在县里看到那种有两个蹬位的那种三轮车,蹬那玩意真TMD是件苦差事;这个好,又轻声音又小,而且又省油,以前拉油也要拉不少出来才够后面用。”老周拍打着只有805060厘米的赞许地说到。

    调测设备前村长老李让自己家地老人做了简单的饭菜送了过来,饭菜真的很简单。也就是放置在竹篓里的一些糯米饭和装着酸萝卜酸豆角酸笋和咸菜的一个瓷碗。

    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的小孙有些不知道如何吃这东西,只见老周很熟练地将竹篓中的那碗酸菜和咸菜取出放置在反相放置的竹篓盖上,将用随身携带的铝制水壶里地水洗过的手伸进竹篓里纠出一坨糯米出来后用筷子和手指摊平,再将酸萝卜酸豆角酸笋给按他的口味喜好摊在糯米里,左手一攥紧糯米,一个简单地手抓酸菜糯米团便出现在他手上。

    小孙学模学样地做了一个酸菜糯米团,放入口中吃了一口,可能是酸菜放的太多了,入口的糯米感觉有些偏酸。

    “这是这里当地人白天进地头出工的午餐。别小看这些糯米,这些糯米煮熟后在他们特殊的保存下可以一个星期不变质,你也看到这些竹篓了。这样的携带很方便。看到这周围的山了没有,他们出工种田经常需要走很远,有些甚至需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地头,早晨出去后中午是不会回家吃饭的,所以这东西就成为了他们在田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