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举棋不定(第2/2页)大明官途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的的方皇上知道。但他却不闻不问。本来冷千秋他们所是负责监视秦王。但皇上却把他们撤了。让我们感觉皇上似乎在纵容秦王。这件事我和费廷安私下议论过。我们都认为皇上恐怕也有再立太子的想法了而且秦王就是皇上的重点考虑者之一。否则皇上不会这样任秦王为所yù为。”

    罗广才说完。他疲惫的将头埋进手中。秦王前次被扳倒的走私一案中。他也有份。如果将真的是秦王登位。他肯定是活不成了。为此。这几个月罗广才一直就焦虑不安中度过。李维正的回来使他心中又燃起一线希望或许能从维正这里听到一点让他感到安慰的分析。

    李维正半天没有说他背着手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根本就不相信秦王还会有机会这仅仅是他知道历史上是朱允最后胜出。更关键是朱元璋绝对不会立一德行有失的儿子为太子。秦王不仅野心勃勃。而且他在西安荒yín无耻。滥杀无辜。这样的人若为帝。会毁了大明尚不牢固的根基。至于元璋为什么对秦王的彰显的野心视而不见。甚至有纵容的迹象。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朱元璋是在冷眼旁观。到底有多少儿子在窥视这个太子之位?

    至于自己卷进个漩涡的后果。也已经看明白了。无论是秦王想置他于死的。还是,徽有杀他之心。甚至燕王在后面做手脚。其实这些统统都不重要。重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在朱元璋能不能容忍自己。能杀自己的人也只有朱元璋。

    关键就在明天。明天述职若能通过。那他眼前的危机暂时就解了。他就可以从容布局。力保他的高丽战略能够实现。

    想到这。李维正轻拍拍罗广才的肩膀道:“你不用担心。皇上的心机你是看不懂的。笑到最后的必会是秦王。”

    天已渐黑了。御书房的光依然灯火通明。朱元璋和往常一样忙碌的批阅着奏折。在的生活中几乎就没有什么闲余时间。每天他需要三次上朝。和群臣共国事。每天要批阅奏折到半夜。rì复一rì。繁重的公务也渐渐侵蚀他的身体。使他rì渐苍老。jīng力和体力也大不如从前。而这段时间他的老态表现的格外明显。自从传来太子在陕西病势恶化的消息后。担忧和虑几乎压弯了这位开国皇帝的脊梁。他不仅仅是担忧儿子的病势。更重要是大明帝国的将来。谁能继承他的事业?

    虽然太子尚在。朱元璋不的不开始考虑一个残酷的现实。取消长子朱标的皇位继承权。管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他只能牺牲长子的利益了。最近他一直在考虑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立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次是立皇长孙朱允为皇太孙。这是两个完全迥异的方案。立燕王意味着治国将续强硬的风格。是朱元璋不愿看到的。立皇长孙朱允既能维护嫡长继承的原则。又可安慰失位的长子。也是一个良策。但皇长孙朱允却太过于文弱。一点略微不符合朱元璋的期望。

    秦之失鹿于马上治天下。宋之失国又因为文治过柔。过阳或过yīn都不是长久之道。朱元深知这一点。因此为了扭转元末的奢靡颓废之风。他以的作风治国。以严刑酷法肃清元末官场遗毒。以武功来构架大明的骨骼。但在他之后就必须要采取稍微宽容的治国方略了。以文治来填充大明的血肉。这是朱元璋的既定国策。所以大明的第二代君主必须文武兼备。既不能太武硬。也不能太文弱。长子朱标是他最理想的继承者。仁厚宽容又不原则。只可惜他的身体注定他将无缘于皇位。

    朱元停笔叹了口。虽然已到筋疲力尽。但堆积如小山般的奏折仍然让他不敢有半,懈怠。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没有一副强健的身体。如果来应付繁重的政务。其实让长子退出东宫。也是为了他好。

    朱元璋随手又从案头拿过一本奏折。这是今天兵部刚刚呈上的折子。是李维正在小琉球岛的战报。全歼倭寇一千五百余人。大半葬身海底。另斩首四百余人。首级已送至兵部。而兵部尚书孙家泰在奏折上的批注只有八个字:“据不足。尚待核查”。

    轻描淡写的八个字便将李维正的功劳抹杀了。兵部的潜台词无非是说李维正报的人数不知是否有假。送来的首级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倭寇。也不能说兵部的说法不对。歼灭一千五百余倭寇确实有造假的可能。可要核查也无从着手。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十之**是不了了之。李维正的功劳将不被兵承认。

    朱元璋不由轻轻摇了摇头。他知道李维正因有在锦衣卫任职的经历以及他资历太浅便的升高位两件事。使的他始终被大部分朝臣敌视轻视。他的功劳被人漠视。他的过失被人盯住。从这次小琉球群岛歼灭大量倭寇上便可看出这一点。送来了四百多首级还说证据不足。兵部是有点鸡蛋里面挑骨头了。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维正不敢作假。这次确实是他立下了大功。可若表彰了他。那几十名官员联名弹劾他滥用“临机决策权”一案又怎么服众?还有琉球三国之事。他对海国策的挑衅。虽然自己的怒气是消了。但并不代表他朱元璋就可以网开一面。饶过李维正在海禁上的挑衅。

    朱元半天沉思不语。明天就要|见李维正了。可该怎么处理他。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朱元璋沉思了片刻。便随手拉了一下身旁的细。细绳是连接隔壁的内阁学士房间今天当值的是文渊阁大学士宋纳。很快。宋纳从隔壁匆匆赶来。躬|了一礼道:“请陛下吩咐!”

    今晚平安夜。祝大家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