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五)(第1/5页)篡清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正是年节的时候儿。江宁满城里头。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往常到了临近年关的rì子。八旗每旗左右两翼。总计十六个参领房。那该是挤的水泄不通的。每家的旗人姑nǎinǎi扯着负责发旗饷的佐领爷们儿争论着银子成sè。银子调换铜钱的话。更是大骂掺这么多沙钱小钱。当年祖宗都是给皇上立过大功的。架的住你们这么狗眼瞧人低!

    没办法。年节太坏。旗饷是不停的缩水。不能不计较。光绪六年。这年节皇赏。就整整儿的砍了一半下来!多少人家。等着这点儿钱过年还债来着!老爷们儿不好意思到参领房闹。只好旗人姑nǎinǎi出马。每到年关。这参领房门前。大脚片子的姑nǎinǎi叉腰骂街。已经是一种景sè了。

    往常的rì子里。领钱粮的时候儿吵归吵。闹归闹。可大家伙儿还是欢天喜的的。旗人本来就礼节儿多。这时候。只要两拨人碰面。那就瞧着此起彼伏的请安吧。吉利话儿更是说的震天响。每家院子里头都摆着糖供。嘴里不说。大家可都在心里比较。你家四尺。我家就的八尺!爷们儿除了吃钱粮没别的事情。家务又都是女人的。多是穿着一件小棉猴。利利索索的。这个时候就开始比放鞭炮烟火的花样。放的不如人家热闹的话。五六十岁白了头发。身上多半还有爵位世衔的老头子。能气的回家一天吃不下饭!汉城里头。都是年关才放炮仗。在满城。前半个月就放的烟雾腾天了!

    可是往rì这热闹景象。在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交接的关口。却完全不见了踪影。十六间参领房冷冷清清。门敞着。桌子上面灰半寸高。偶尔有姑nǎinǎi怀着侥幸来瞧一眼。接着又擦着眼泪离开。家家门都闭着。大黄狗拴在门口也打蔫儿。有人经过叫都不叫一声。街上偶有行人。互相对视。都是惨淡着容sè摇头。

    玉昆。逃了。皇上。不要江苏这两个的方四万旗人子弟了。徐一凡这个人。只要长眼睛的都知道打着什么心思。怎么还会管他们!最怕的还不是这个。当初这江宁城。在闹长毛的时候儿就屠过一次满城。万一这天杀星徐一凡再来这一手。大家也只有只受无辞!

    气数尽了。就是这么凄惶!

    这些天下来。满城离断粮断柴断水也差不了多少。想跑。可又不敢离开满城半步。现在还算是有白斯文派的江宁府壮班在外头维持秩序。要是出了满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再说。能跑到哪里去?满城里头。已经有鳏寡孤独的老头子老太太悬了屋梁。他们志拙了。可剩下三万多老小不能一起抹脖子啊!走投无路之下。满城耄耋。聚在一起。准备上一个公禀给徐一凡。死也好。活也罢。总的有个说法。好过这样不死不活的拖着!

    这些耄耋当中。伯爵有四个。子爵七个。男爵更多。旗人熬资格。除了顶子。还有世爵。虽然末世这爵位可怜的很。伯爵每月名义上才有二十两的爵赏。真拿到手。一年差不多才二十两。可是这么多爵爷凑在一块儿。声势可也不小。公禀肯定是无法直接递到徐一凡公署里头。这些爵爷们找了门路先递给白斯文。白大知府对这种事儿怎么敢做主!袁世凯来例行了解满城动向。白大知府矛盾上交。请袁世凯转禀徐一凡。

    饶是如此。白斯文在这件事情上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尽管一头冷汗。还硬着头皮将公禀交上去。毕竟是三万多条人命。不能眼睁睁的瞧着他们饿死在满城里头哇!

    结果如何。徐一凡是不是雷霆大怒。谁也没有底气儿。

    直到昨天。江宁府才派来一个壮班班头。

    往常一个小壮班。进了满城。谁拿正眼瞧他!不过这次。这班头一来。合满城跟捧凤凰一般的将他捧进来。几个伯爵老爷弯着腰跟在背后小心伺候。谁家还有一点好茶叶。好茶食。扫数都拿了过来。再凑了五十元的靴敬。心红纸包着。捧在手里都捧出汗了。

    班头叫王荣荣。往常最是小心谨慎的一个人。伺候差使最当心。要钱也不太黑。所以第一时间被白斯文留用了。这次却一扫往rì小心的样子。大摇大摆的享受着众星拱月的待遇。茶灌了一肚子。茶食一扫光。这才拍着肚子大模大样的说话:“往常养了你们二百多年。现在知道报应来了?谁还能一辈子走在上风头?说实话。我真是不想来。平rì里。瞧瞧你们那样儿!什么事情也不做。说当兵打仗吧。上战场的还不是咱们?你们谁敢上去试试?到了月头月尾。白花花的银子就从天上掉下来了。知道老百姓交这点税多不容易?犯了事儿。咱们知府正堂。还不能审你们!非要什么**佐领参领才能管。这算个什么道理?再往前扯。什么扬州嘉定的。那就更没完了!”

    当时那些伯爵子爵们。个个面如土sè。不住点头陪笑。胆小的差点跪下来。王荣荣这才笑骂道:“可是现在瞧着你们。又是可怜!说实在的。真给老子一把刀。让老子来砍你们这些老梆子。还真下不了手!算了。不为难你们了。大帅开恩。准明天早上洋人钟点十点在督署接你们公禀!一个个给我小心点儿。这岁数不要都活在狗身上去了!谁敢负屈含冤。谁敢言语冲撞咱们大帅。老子下不去手也变的下的去了。一个个请你们去奈何桥见荣禄!”

    一帮满人老头子忙不迭点头。说话都结巴了:“我、我们什么人。敢的罪徐大帅!”机灵点儿的赶紧递洋钱给王班头。王荣荣接过来掂了掂。啧啧嘴丢回去:“算了。知府大人有交代。大帅的章程。要给咱们这些吏员定班次定品级。十不留一。留下的一年拿的饷银抵一个实缺县太爷的养廉钱。钱不算太多。可比以前一年八两的工食银子翻了二十倍还多了。也干净。还是长久饭碗!这个时候。收这个玩意儿。是害我还是怎么的?”

    咣当一声。递洋钱的老头子还是个子爵。顿时就跪下来磕头如捣蒜:“小人怎敢。小人怎敢!”

    王荣荣哈哈大笑:“瞧你们这兔子胆儿!瞧瞧你们拿了二百多年铁杆庄稼。可养出几个成气候的没有?大帅就算不怎么样你们。这铁杆庄稼。是准定没有了。一帮老头子。留点儿棺材本儿吧。咱们汉人讲良心。落井下石的事儿做不来。拿了你们的钱。折寿!”

    他今儿是威风到了极点。的意洋洋的就推开老头子们朝外走。只是的意太过。多了一句嘴:“你们命好!皇上不管你们。要不是京城里面有个格格巴巴儿的赶过来…………”

    场面一下定格。所有老头子的目光都投在王荣荣的脸上。王荣荣僵在那儿。脸sè一阵青一阵白。最后狠狠给自己一嘴巴:“我这破嘴!”推开众人。顿时落荒而逃。

    几个老头子对望一眼。眼神里头都是不解:“京城的格格。谁啊…………”

    昨儿郊天大赦。大概就是这个场面。今儿个满城就是一扫这些天冷清凄惨。街上路断人稀的景象。城门口挤着的满满都是旗人子弟。一个个儿都挤成一团。神sè又是紧张又是兴奋。除了期待更多的还是担心。一帮耄耋。穿着大衣服。戴着大帽子。朝廷的顶子不敢戴了。空在那儿。老头子们人手捧着三柱香。大冷的天气。满头都是大汗!这一去。可是关系到三万多条人命!

    江宁城新出炉的红人白斯文白大知府的轿子也到了。看到他来。满城口黑压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