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日本倭国(第1/2页)穿越清朝当皇帝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rì本横滨港。5000吨的美国商船“亚美利加号”缓缓驶出港口。甲板上,rì本使节团成员向送行的人挥手告别,驶往美国旧金山。

    这个使节团中包括了明治新zhèng fǔ的几位重要成员。正使是首相伊藤博文,这是他第四次组阁以来的首次出访。副使则是大藏大臣渡边国武,农商部大臣林有造,外务大臣加藤高明四人。这是一个拥有四十八名随员的使节团,另外,这艘船上还乘坐着58名赴西欧各国留学的华族、士族子弟。其中还有5位首次出国留学的女子。

    使节团的任务早在11月就由明治天皇定了下来,其一,因我国整体更新,修聘问之礼,以笃友好之谊;其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zhèng fǔ阐明并洽商我国zhèng fǔ的目的和期望。第三个目的,让使节团从制度法律、理财会计、和教育等方面,全面考察欧美最开化昌盛的国体与实际事务的处理,学习这些规章制度能否适用于rì本。使节团中每人都分科负责主管事务进行学习。

    除了伊藤博文曾经在担任内阁成员期间多次出访之外,其他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出国。

    伊藤博文已经59岁,在甲板上,面对着波涛起伏的太平洋,如同面对着rì本维新多年以来的政局……

    这个使节团横渡太平洋,在海上颠簸了6天之后抵达旧金山,随后,由于风雪阻路,在盐湖城呆了半个月,rì本使节团希望为rì本国民增加权利,使rì本重新进入开明各国的行列。希望把欧美各国的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一概移入rì本,使rì本国民迅速进步,达到同等发展水平。

    20天后,使节团到达华盛顿,参加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举行的盛大的招待会。美国先进的航海技术,铁路技术和新奇风俗习惯,让使节团感慨不已。

    但是修改条约却让使节团看到美国的另一面,当伊藤博文向美国国务卿提出改约谈判的时候,菲休援引国际惯例,要求使节团出具天皇授予的交涉全权委托,rì本代表团目瞪口呆,只得派大藏大臣渡边国武回国取全权委托。但是留守zhèng fǔ一些成员却强调出使的目的是研究外国的典章制度,反对过早进行改约谈判。

    当渡边国武弄到国和新的全权委任状再度到达华盛顿的当天,有关改约的谈判交涉却终止了。

    在没有探明中国的意见之前,美国无意带头修改不平等条约,使节团的改约计划搁浅,使节团强烈地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严峻现实。

    此时使节团在美国已经住了将近两个月,便转赴英国,英国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以更加强硬的态度拒绝rì本恢复关税自主权的要求,并且提出了比现行条约更加苛刻的修约方案,要求rì本给与内地旅行权、沿海贸易权、土地所有权。其他各国也是步步进*,贪得无厌。这种态度让使节团加深了对西方强权本质的认识,并在以后对亚洲诸国如法炮制。但他们更清楚的知道,各国之所以同意改约,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无非只有一个,中国。

    每一个rì本人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十几年前,中rì一战,rì本国几乎顷刻间从这个世界消失掉了。紧接着,除了中国之外,世界上各个大国纷纷把贪婪的手伸向了rì本,被战火烧得满目疮痍的rì本无奈之下只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但rì本人的野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中国的仇恨也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反而越发强烈。十年,足以让红颜变老,但却难以撼动心中的仇恨!

    修约谈判受挫,使节团全面考察欧美各国的各种制度。在接下来的考察中,他们先后访问了美、英、法、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意大利、奥地利、瑞士12个国家,考察经费占到了当年明治zhèng fǔ收入的百分之2。他们考察了zhèng fǔ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各种工厂、矿,港口、农牧场、兵营、要塞。西方文明的成就,让他们目眩神迷。

    伊藤博文感慨的说;“世界大战刚刚过去三年,但西方竟似乎有恢复到了战前的样子了,到西洋这么一看,rì本已经落后于这个世界太多了。”

    渡边国武在访问罗马时说:“视察各国的情况,像英、美、德、法这样的强国自不必说,即使是像意大利这样的欧洲二流国家,其经济水平,也不是我国可以相比的。”

    在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使节团看到是黑烟满天、到处都是工厂,国民jīng神都倾注在世界贸易之上。这个与rì本相同的岛国,没有一样是土地生产的东西,有的只是煤和铁,主要是依靠工业和贸易相结合。渡边国武彻底觉悟到,要想在这个世界上dú lì建国,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要富国强兵,务必要从殖产兴业上下手。

    这天拂晓,从巴黎赴柏林的火车上,伊藤博文辗转反侧,欧美国家的普及教育,给使节团留下深刻影响。rì本人和欧美人没有什么不同,只在于学与不学。美国的教育普及程度远远高于rì本,为了rì本近代化事业,必须源源不断培养出大批人才。伊藤博文还注意到,由于东西传统思想的不同,在教育内容上有根本的差异,欧美各国普遍重视近代科学知识,注重实学。

    来到柏林之后,号称“铁血宰相”的德国首相俾斯麦会见了使节团,俾斯麦对使节团直言不讳的说:“放眼当今的世界各国,皆以亲睦和礼仪交往,然而这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弱肉强食。所谓的公法,被他们说成是保全列国权利的准则,但是大国争夺利益的时候,如果对自己有利,就依据公法,毫不改动;如果对自己不利,马上诉诸武力,根本没有坚持公法的事情。”

    他向使节团介绍了当年的普鲁士强盛的经验,告诉rì本使节团,弱小国家要想dú lì自主,必须取决于自己的军事实力,在内治与外交上,应该内治优先,搞好内治才有发言权。这一番醍醐灌顶的话,让伊藤博文等人等是产生钦佩之情,也疏解了修改条约失败的郁闷。

    1900年,伊藤博文第四次出任rì本首相,在他主持明治中期财政的16年里,这一次他面临着比当年的“黑船事件”时期还要艰难的时代。

    就此之前,rì本的殖产兴业走到另一个阶段,将原先官营的企业出售给民间,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zhèng fǔ原先开办官营企业,是具有临时xìng的,其目的在于“示以实利,以诱人民。”引进先进技术和培养了技术工人之后,zhèng fǔ就将他们改归民营。另外,这些企业在管理上由于官营,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层薪俸很高,企业开支庞大。到了19世界末,除铁路、矿山以外大部分企业在经营上出现连年亏损。由于zhèng fǔ收入锐减,zhèng fǔ决定出售官产,一方面可以收回国家创办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免除巨额的补贴负担。

    在一开始,zhèng fǔ处理的亏损企业无人问津,因为价格定得太高。后来zhèng fǔ按照极低的价格和无息长期分期付款的方法,才取得成功。

    这次处理官产,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