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谁是凶手(第2/2页)大唐酒徒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己女儿出嫁前两天。进行如此规模庞大的人事官员调整。

    首先是李林甫晋级从二品地光禄大夫。尚书左仆shè监管六部。唐朝的相权虽然重要。但级别却不高。一般为三品。如今李林甫一跃成为从二品的光禄大夫和尚书左仆shè。无论是从品级还是职位上都让这李相之名变得更加名副其实。看上去权势顿时达到了巅峰。

    其次是撤去寿王李瑁遥领的剑南道节度使一职。剑南道节度副使章仇兼琼转正。剑南道采访使鲜于仲通升任剑南道节度副使并兼任益州刺史。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可李隆基同时又下诏。加章仇兼琼为尚书右仆shè。这虽然是一个虚衔。章仇兼琼也不会入京到任——但明眼人旋即就看出。李隆基这是在分李林甫地权。最起码。有这个迹象。

    要知道。大唐皇帝地诏书要经过政事堂通过才能正式生效。而在前些年。大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尚书仆shè。而大部分的政务基本上都是李林甫在处置——政事堂里的主事人便是他。他等于是无形中兼任了尚书左右仆shè。所以才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握着事实上的相权。

    可如今。李隆基却恢复了尚书左右仆shè的职位。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满朝文武不是傻子。其实李林甫又何城傻子呢?不过。作为臣子。他除了领旨谢恩之外。还能做什么?尽管他心里有满腹的怨言。但面上还得装出一幅恭恭敬敬地模样来。

    除了李林甫和章仇兼琼等大官僚地调动之外。还有好几个节度使的升迁调任。李隆基上台后。为了防止一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他每隔几年就将各方节度使轮换一番。坚决不给地方军吩培植自我势力地机会。只是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变化的话。在几年后。进入天宝年间之后。李隆基就会rì益沉湎于酒sè之中。疏忽了对于节度使的“监管”。这才让野心勃勃的胡儿安禄山趁势而起。以至于酿成大祸。安史之乱几乎颠覆了大唐江山。虽然后来的大唐皇帝还是平息了叛乱。但世大唐的壮丽景象却由此划上了一个永远的句号。

    章仇兼琼奇兵突起。成为大唐朝堂上的一颗新星。不过。相比于他最近立下的赫赫战功而言。他的升迁并不那么令人意外。半年前。李隆基命章仇兼琼率军十万。出剑南。协助归顺大唐的洱海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进攻投降吐蕃人的其他五诏部落。结果大获全胜。皮逻阁吞并另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其实。皮逻阁此人雄才大略。他审时度势。充分利用与其他部族婚姻和亲与唐王朝支持这两把利剑。在保存实力的同时。不断发展与壮大自己。统一洱海地区乃是必然。而章仇兼琼此番出兵。不过是顺应了局势。严格说起来。他率军进入洱海。并没有出多大力。所起到的不过是一种无形的震慑作用。当然。皮逻阁恳求唐军出兵。目的也就在于此。

    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时运造就了章仇兼琼的一番功业。这也是他的造化。

    旋即。李隆基下旨封皮逻阁为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并赐名“蒙归义”。并有意要派钦差前往刚刚立国的南诏诏宣大唐朝廷恩德。主持皮逻阁的赐封登位大礼。

    李林甫府。

    就在萧睿为婚礼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相府的六小姐李腾空却闷闷不乐地整rì躲在闺房里闭门不出。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对于活泼好动的刁蛮李小姐来说。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以至于李家上霞有些担忧。

    其实。李家上到李林甫下到普通家丁。都明白他们的腾空小姐在为什么郁闷着。想想也是。她所青睐的意中人萧睿眼看就要娶进两房娇滴滴的妻室来。而她自己却仍然没有一个着落。换成谁想必也高兴不起来。

    李林甫这些rì子也非常郁闷。当然不是为了李腾空的婚事。而是为了李隆基的分权构想。李林甫是一个权力**甚重的人。虽然他抓权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贪腐享乐。而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李林甫早就有心独揽朝政。如今刚刚有了点眉目。眼看着就要成功却又功败垂成。皇帝居然又弄出一个章仇兼琼来制衡自己。

    他避在书房里。默默地望着案几上那一道道大唐各地报送上来的关乎国事的折子。眼神由狂热渐渐变得冷厉起来。他刷地提起笔。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了章仇兼琼四个草体大字。然后冷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