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嫉妒(第1/1页)静州往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今天要长途,只有一章,抱歉)

    陈刚写完作品,很有几分自得。☆→頂☆→☆→☆→,..

    蒋春生评道:“这篇作品写得很流畅,字的结构也很讲究,颇具书卷气,就我个人而言有几建议共同商榷。一是“远上寒山石径斜”依次写下来,只有书写者发现了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呼应的关系时,才能把字写好,使之呼应在一起,或笔连、或笔断意连,让欣赏者看出流动而又一体的感觉……二是笔画的粗细变化再加强一些,看上去会有跳动的感觉、音乐的起伏……”

    王桥能看到陈刚书法中的不足,可是要准确阐述出来并不容易,听了评,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

    随后又有两位老书协会员写了作品,蒋春生眼光如炬,将书写者的问题看得很准确,评得很到位,被评者皆服气。三人以后,没有人敢于上台演示。

    雷成看了王桥一眼,道:“蒋先生,书法协会招了些新生,你给新生指指。”

    蒋春生背着手道:“新生就算了,再练习两年估计才有看头。现在的学生都没有多少书法底子,和你不一样。”

    雷成坚持道:“选个代表,让蒋先生指。”

    王桥知道雷成是让自己上场,主动上前道:“蒋先生,请你指。”

    蒋春生个性随和,见新生己经上场,就背着手观看。

    王桥默想几秒钟,提笔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以前他最喜欢写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进入大学以后,他不想再写那首让人心酸的“弃我去者”,选了苏东坡的《定风波》。

    蒋春生仔细看着王桥书写,作品完成后,评道:“这位同学有较好的草书底子,用笔灵动而有生机,注意到了轻重、浓淡、虚实、疏密、大的关系依存。若不足,这幅作品整体上略显浮躁,如果能将心再往下沉,停稳了,还有提高的空间。”

    苏轼写《定风波》时,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此词反映出作者面临逆境时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人生观。王桥选此词时,潜意识想向先贤学习,振作精神,告别过去。蒋春生的眼光很锋利,他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王桥从复读班到大学校园里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的心态。王桥真诚地道:“谢谢蒋先生,我正在努力调整心态。”

    蒋春生道:“运笔前丢掉杂念,再写一幅字,我看看。”

    在赵波和杜建国眼里,王桥刚才写的那幅字已经超级牛逼,根本看不出一丝所谓的浮躁。王桥再次提笔之时,他们屏气凝神,不眨眼看着那支粗大毛笔。

    第一个上前写字的陈刚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在他心目中,除了雷成的水平能与自己相提并论以外,其他人皆不足论。可是从蒋春生评以及再写一遍的要求来看,明显更为看重这位新生,他不服气,还有酸溜溜的嫉妒感觉。

    王桥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让胸腹的气体下沉,再睁开眼时,不紧不慢地拿起毛笔,重写了一遍《定风波》,在写书时,他想象着苏轼独自一人走在雨中,在树林中漫步,真正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风骨。

    蒋春生暗自评价道:“王桥的悟性高,不亚于雷成。”他将赞叹隐于胸中,用平淡的语气道:“这一次要好一些,作品的内容与诗的意境结合起来了。今年书协的作品展,王的作品可以列于其中。”

    雷成颔首道:“知道了。”

    一直以来,王桥对自己的书法自信心很足,写出来总能得到喝彩,进校以来得到蒋春生指,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再次感慨道:“大学毕竟是大学,接触人的层次高,能增加见识,开阔眼界,在其他地方,很难听到如此真灼见。”

    讲座以及交流结束,雷成送蒋春生离开前,将王桥叫到身旁:“下午如果有空,三钟到协会来一趟,商量书法展的细节。”

    赵波是第一次参加与书法有关的活动,一件件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让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下楼后,大发感慨:“我是屁股朝天——有眼无珠,没有想到蛮哥居然是书法家,今天必须请客啊。”

    赵波层出不穷的歇后语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王桥笑道:“我的字一直写得不错,这个理由牵强,没有服力。”

    杜建国是吃货中的战斗机,附和道:“青皮的理由够强大了,我坚决支持。开学那天吃了老四川,回想起来做梦都在流口水,今天蛮哥书法家请吃老四川。”

    王桥盘算着所剩资金,想到无论是否请客都改变不了资金的窘迫,干脆大大方方地道:“就算请客也不在老四川,那个地方贵得咬手,换个地方。”

    杜建国道:“老四川对面是有一家特色吃店,不知味道如何,我们今天去扫荡一番。”

    “行,就在特色吃店。”在老四川对面是一楼一底的吃店,挂着“特色吃”的招牌,生意向来不见得好,王桥在门口转过几次,只是没有进去消费,今天恰好是良机。

    三人从会场出来,直奔校外的特色吃店。吃店门前冷落,人影稀疏,走进大厅后,几个服务员懒洋洋地坐着,没有人过来招呼客人。

    李末琳和陈秀雅母女在一楼餐厅里,桌上摆着蒸饺和抄手。

    李末琳抽周末时间来见女儿,母女俩屁股刚坐稳,她就见到了最不愿意见到的人。她前些日子到监狱探视,丈夫陈强得知王桥居然考上山南大学,嘴巴惊得闭不拢,连称奇人。想起初到看守所的艰难日子,眼泪汪汪地道:“当初在三看,如果没有蛮哥照顾,我的日子肯定生不如死,你要替我多谢他。没想到啊,他居然能考上山南大学,蛮哥是天生的老大型人物,前途不可限量。”

    尽管丈夫对王桥称赞有加,李末琳仍然对看守所出来的男人深具戒心,严厉告诫女儿在大学期间不准谈恋爱,也不准与王桥过多接触。

    见到王桥后,李末琳脆弱的心顿时揪紧了,她又不能假装没有看见,只得迎了上去,挤出笑脸道:“王桥,你们想吃什么,我帮你们。”

    王桥同样不太愿意跟李末琳坐在一起,道:“我和同学们来吃饭,还没有商量好吃什么。你别管我们,我们上二楼。”

    杜建国眼睛一直在陈秀雅和李末琳身上打转,上楼以后,道:“蛮子,你还藏得深,从来没有过认识陈秀雅。”

    (第九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