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但要保证辽东、京师和陕西边军的军饷。”
“朕先陕西。长城之外的鞑靼蒙古,表面上臣服大明,但漠南多是苦寒之地,食物严重不足,难保没有部落叩长城入关,抢夺大明的财物和妇女。不管他们实际抢去的财物多寡,但每次抢夺,对土地的破坏和对百姓造成的伤害,都是很深刻很久远的。”
所以,朕打算,等京师的军队整顿结束,下一步将在西安设立火器厂,专门为陕西边军生产火器,同时,按照京师的方式,全面改编陕西的边军“
“陛下,陕西有三十万边军,数量是否过多?”李春烨认为,陕西没有像辽东那样的关外之地拖累,完全可以凭长城据守,可以减少军队的数量,节约有限的军饷。
“不多。”朱由检自有他的一盘棋,“陕西的河套地区没有长城,宁夏军镇就是大明与蒙古直接对峙的最前线,况且,长城自成祖之后,再无大修,多处城墙已经不堪大用,不能单纯依靠城墙。”
李春烨想起了,朱由检在展望大明的时候,对于北方的蒙古,他根本不准备和蒙古分长城而治,而是要彻底臣服蒙古。现在朱由检当了皇帝,有了臣服蒙古的机会,不知这种机会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再辽东,军士在前线日夜拼命,他们流汗流血,甚至埋骨他乡,军饷、抚恤绝不能拖欠,一定要足额、及时供给。”
“是,陛下。”李春烨知道辽东在朱由检心中的位置,朱由检对未来的展望,基础就是辽东,如果不能及时平定辽东,大明长期处在建奴的威胁之下,那一切展望都是镜花水月。
“最后京师,皇家第一军和皇家第二军是朕的亲军,军饷和训练的事,朕会亲自负责;新组建的第一至第六军,都是以火器为主,是将来北伐的主力,一定要让他们的钱粮、弹药充足;第七和第八军,是纯粹的骑兵,他们基本不配备火器,但要给他们配备最精锐的战马和最锋利的马刀。”朱由检转向毕自严,“毕爱卿作为户部尚书,一定要充分配合李爱卿,万万不可有任何刁难。”
毕自严头认是,但他反问了句:“陛下,将来北伐建奴,难道不是辽东军,而是京师军?辽东可是公认的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呀!”
(ps:感谢书友书友46的打赏,感谢辰源、安东野、那一抹、红尘的红票帮助,感谢无数留名或者不留名的朋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