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兄弟三人就可以团聚了(第1/2页)晚明之我主沉浮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司令,一千多人呀,他们可是为了接应我们过河,才……”杜文焕的眼神,瞬间失去了光彩,脑袋也耷拉下去了。

    袁崇焕头,他一路追过来,已经知道了这个骑兵团被多尔衮歼灭的讯息,“文焕,你是第二军军长,战场危险,岂可意气用事?”

    “司令,我知道我太冒进了,司令怎么处罚我都行,但无论如何,要让我将辽阳城打下来,我要亲手给陆战队的弟兄们报仇。”

    “胡闹!”袁崇焕斥到,“渡过了三岔河,我们已经突进了三百里,这里已经是建奴的统治核心,再了,鸭绿江沿岸,还有建奴的镶蓝旗,我们现在正处于建奴的包围之中。”

    “司令,清剿镶蓝旗的任务,就交给第三军吧,我只要辽阳。”

    “不,”袁崇焕缓缓摇头,“清剿镶蓝旗的任务,我准备交给陆战队。”

    “司令,陆战队为了我们渡河,伤亡如此惨重,他们还有战斗力吗?”

    “文焕,你不知道,陆战队伤亡的是只是第一师,清剿镶蓝旗,就交给陆战队第二师和第三师吧,镶蓝旗只剩下驻扎在鸭绿江畔的十个牛录了,必要的时候,我们让第三军协助他们。”

    “那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攻打辽阳城了?”杜文焕的眼中,又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司令,火炮带来了吗?”

    “火炮?第三军很快就会运过来,”袁崇焕轻轻一笑,“文焕,我是,我们暂时不攻打辽阳,或者打闹,温水煮青蛙,慢慢耗死多尔衮。”

    “什么?温水煮青蛙?我一刻也等不了了,”杜文焕几乎将头上的帽子都扔了,“司令,你到底是什么意思?辽阳城内的建奴,已是惊弓之鸟,人数又不多,只要有火炮,我保证,三天攻破辽阳城。”

    “哈哈,我们和建奴的决战,也许就在这辽阳城结束!”袁崇焕对准杜文焕的耳边,声地了几句。

    杜文焕霎时像是被中了穴道,浑身动弹不得:“司令……”

    …………⑤↑⑤↑⑤↑⑤↑,⊕.c±o…………………

    远在盛京的皇太极,第一次接到多尔衮从辽阳发回讯息的时候,就知道大事不妙,他甚至已经猜测到,朱由检派人和谈的目的,就是为了麻痹他。

    明军一战袭取西平堡,让皇太极紧张起来,他隐隐觉得,明军这是要大打,也许是双方这次要决出最终的胜利者。

    本来皇太极并不担心明军,明军在辽东已经积弱多年,大金国想打就打,想退就退,明军根本没有进攻的能力。

    但去年下半年的明金之战,岳托的镶红旗和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先后全军覆没,让皇太极对明军有了相当大的忌惮。

    所以,接到多尔衮从辽阳发回的讯息之后,他立刻命令,重新执掌镶红旗的岳托,和刚刚执掌正蓝旗的阿济格,务必在一个月内,组建二十个牛录的作战部队。

    但是,三月份正是草木发芽的季节,所有的牧民都在准备给自己的牛羊,寻找最丰美的水草,征兵的事,非常困难。

    仅仅过了半个月,多尔衮的二封书信就到了,这一次,多尔衮来的是求援信,明军已经占领了三岔河堡,多尔衮的镶白旗,兵力显得不足。

    皇太极在全国下达了征兵动员令,由原来的每户一丁,增加到每户两丁,皇太极自己的正黄旗,豪哥的镶黄旗,代善的正红旗,都扩充到五十个牛录,多铎的正白旗,扩充到四十个牛录,岳托的镶红旗、阿济格的正蓝旗,因为去年损失了大量的壮丁,一时补充不及,仍然编制二十个牛录。

    同时,皇太极还向大金国的盟友,蒙古科尔沁部派去使者,希望科尔沁部能准备两万骑兵,随时供大金国调遣。

    这些士兵根本来不及训练,好在大金国向来是全民皆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也不需要训练,至于士兵之间的配合协调,就更不是问题,女真士兵不需要配合,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勇士。

    虽然征调了足够了的军队,皇太极还是担心,各部落的壮丁,基本上被抽调一空,即使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今天的牛马羊,产量可是要大打折扣了。

    “看来,战争之后,一定要让汉人赔偿我们的损失!”

    皇太极忙到半夜,才昏昏沉沉睡去,连他最喜爱的海兰珠,都没有宠幸。

    “大汗,前线急报!”

    天色刚刚大亮,皇太极还没有起床,宦官就进来向他禀报。

    “出了什么事情?”皇太极歪靠在床头,清晨被吵醒,显得相当不悦,但是,来的是前线的军报,他有火也无处发。

    “大汗……”

    “。”皇太极已经预感到到不妙,否则,宦官不会吞吞吐吐的。

    “大汗,多尔衮贝勒,在三岔河战败……”宦官硬着头皮,总算出了结果。

    “什么?多尔衮又战败了?”皇太极屁股底下,像是藏了一条眼镜蛇,他从床头跃起,一把抓住宦官手中的军报,仔细查看起来。

    皇太极几乎是一字一句地查看,生怕漏掉了重要的讯息。

    宦官得没错,多尔衮的确战败了。

    不仅战败了,而且还是惨败,他的二十八个牛录,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个,连多尔衮自己,也是被困在辽阳城。

    “噗!”皇太极一口鲜血,喷在宦官的脸上。

    老太监被吹得摇摇晃晃,差跌倒在皇太极的椅子上,他抹了把滚热的血迹,“大汗……”

    “滚……”

    皇太极拖着疲乏的身子,立即在大政殿召开“八王会议”,现在的八王会议,纯粹就是八个旗主的会议,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不在盛京,参加会议的,包括皇太极在内,只有六个人。

    除了皇太极自己,其余的五个人,基本上都是皇太极的亲信。

    多尔衮是一定要救的,辽阳城更要救。

    “八王会议”很快达成共识:由多尔衮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前往辽阳,解救多尔衮,同时解除明军对辽阳的围困。

    阿济格的正蓝旗,只有二十个牛录,而多铎的正白旗,有四十个牛录,人数足足是正蓝旗的两倍,但多铎只有十六岁,还不是完全的成年人,所以阿济格暂时统辖两旗。

    兵贵神速,阿济格和多铎,立即准备南下的物资。

    游牧民族的军用物资,非常简洁,人的食物,是一大袋牛肉干和羊肉干,再加上一个水袋,马匹的食物,是草料,只要困扎起来,放到马背上就行。

    每名士兵,要准备两匹战马,一匹载人,一匹驮物,正白旗和正蓝旗,一共六十个牛录,一万八千名士兵,需要三万六千匹战马。

    阿济格和多铎,准备了一天的时间,才将所有的物资备好,打上包裹。

    中午的时候,趁着艳阳高照,兄弟二人离开盛京,从南面渡过浑河。

    盛京至辽阳,还不到三百里,但战马背上驮的物资太多,奔跑不便,大军在路上行了两日,午后才到达辽阳北面的太子河。

    太子河发源于长白山,基本上呈东西走向,向西从北面越过辽阳,汇入浑河,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