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武装汉人(第1/2页)晚明之我主沉浮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既然云南、广东两省的军队整编完毕,那就不用劳烦京师的军队了,李爱卿,从云南调第十九军、第二十军平定乌斯藏,由第十九军军长沐启元统一指挥两军;从陕西调第十四军、第十五军进入朵甘,由第十四军军长左良玉统一指挥两个军。”

    朱由检目光坚毅,语气坚决,让大臣们丝毫没有反对的余地,大臣们就是要反对,他也可以,这是军事上的事情,由国防院定夺。

    朱由检估计,大明已经进入火器时代,要平定乌斯藏、朵甘的暴乱,一个军就足够了,但这些新编的军队,没有经历过战争,他要给他们历练的机会。

    崇祯四年(公元161年)四月,大明陕西、云南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出动。

    陕西军从固原西进,经过陕西行都司的兰州,直扑朵甘都司的西宁;云南军从大理出发,沿着茶马古道,西进乌斯藏。

    为了加快进军速度,沐启元与第二十军军长林呈祥商定,二人在丽江分兵,沐启元的第十九军向西,直插察隅,用最短的距离指向拉萨,林呈祥的第二十军向西北,兵锋所向,正是乌斯藏的东大门芒康。

    沐启元首先要应付的,是澜沧江,好在澜沧江上游水势较缓,水面也比较狭窄,十九军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渡过澜沧江,但前面的玉曲河与怒江,水流都比较急促,军士们用事先准备的木筏,花了五天的时间才全部渡过。

    三万大军,在高山上行军,相互之间拉得很开,当后面的辎重部队刚刚渡过怒江,前面的军士已经抵达察隅。

    察隅靠近云南,海拔比乌斯藏的西部,平缓多了,人口也相对集中,不过,此时的察隅,只是一座城,人口不足五千,连正规的军队都没有。

    整个乌斯藏,虽然地域广阔,但人口也是不多,根据户部的档案,明初的时候,乌斯藏的总人口才六十万,还不到江南省的一成。

    得到明军来袭的讯息,察隅城门紧闭,在外耕作的百姓也全部躲入城内。

    十〖⑦〖⑦〖⑦〖⑦,↑.co●军的前部将察隅城四面围定,沐启元还不知道城内只有数千百姓,他是将察隅当做入藏的第一战。

    他骑着枣红马,四面巡视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士兵们有什么不适,这才放下心来。

    沐启元将所有的十门火炮,全部架设在南城门。

    本来大明新军每个军有四十门火炮,但整编南方的军队时,北京的火炮一时运不过来,广州火器厂又来不及制造出足够的火炮,每个军只有二十门火炮,但沐启元出兵乌斯藏的时候,知道乌斯藏交通不便,因此,他只携带了十门火炮,不过开花弹倒是没少带。

    察隅的城头山,不断有人影晃动,应该是守城的士兵。

    沐启元一边命令步兵做好准备,一旦城破,立刻抢占城门,一边开始让炮手准备轰击城门和城墙。

    十门火炮,静静地矗立在距离南城门一千步的地方,炮手们正在忙着调准炮口,这些新式的火炮,已经安装了准星,比朱由检北伐时使用的老式火炮准头更高。

    守军也在注视着城外的火炮,这些庞然大物,他们从来没见过,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一睹为快。

    “军座,火炮校准完毕,是否立即发射?”

    “立即发射。”

    炮手们开始装弹、火,随着导火#索被引燃,开花弹进入发射倒计时,不过,这是炮手在心里倒计时,火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装置。

    “轰……隆……”

    “轰……隆……”

    “轰……隆……”

    ……

    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射,开花弹拖着一道道尾线,大雁似的飞向南城门。

    十枚开花弹,只有一枚落在南城门附近,其余的开花弹,不是落在城墙上,就是落在城墙外。

    就是这一枚落在城门前面的开花弹,将破烂不堪的木制城门,炸得四分五裂,木屑与烟雾停息之后,城门口现出一个巨大的空洞。

    沐启元大喜,“这些藏人,修的什么城门?这不是让我的士兵立功吗?”

    “军座,城门已经炸开,要让步兵入城吗?”

    “等等,城内可能有守军,先让士兵们向城内开炮,每人两枚开花弹。”

    “是,军座。”

    这一次,炮火直接对准城墙以内,巨大的火光,霎时将城头完全笼罩。

    沐启元还不放心,“炮火向前延伸两百步,继续两轮炮击。”

    炮火停息之后,城头上已经没有了动静,也看不到守军的身影了。

    第一次在战场了见识了火炮的威力,沐启元兴奋得大叫:“步兵,入城,心城墙内侧有守军埋伏。”

    “弟兄们,入城。”第五十五师师长刘臻羽争取到了第一个入城的机会,他把手一挥,就抢到士兵们的前面。

    见师长抢了风头,士兵们哪甘落后?一个个像是打了鸭血,很快就追了上来,在进入城门洞之前,已经有大批的士兵越过了刘臻羽。

    南城门内,除了正在燃烧的火焰,就是守军的尸体,那些还没死透的士兵,正在打滚、嚎叫,离死透已经不远了,即使明军不开枪,他们也撑不过一个时辰。

    明军没有让他们继续痛苦,当敌人已经没有活下去希望,那就让他早脱离苦海吧,早投胎,早成为又一条好汉,只是,不要再做大明的敌人了!刘臻羽默默地在心里为这些藏人守军祈祷。

    进入内城,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门,就拿着木棍、农具、,在头人的带领下,阻挡在明军的前面。

    只要拿着武器的,就是敌人。

    刘臻羽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之人,再,对面是敌人的士兵,可不是什么香玉。

    在燧发枪的远距离打击下,藏人农奴根本无法靠近明军百步之内,他们活脱脱就是会移动的靶子。

    靶子虽然会移动,但明军人数要远远多于他们,如果第一个士兵没有射中,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士兵。

    刘臻羽杀得兴起,竟然忘了打开其它的城门,接应友军入城,直到沐启元随着后军进了城。

    沐启元入城后,一面让刘臻羽打开其它的三座城门,一面下达了屠杀令。

    沐启元有他的理由:军队还要远征,谁也没有有时间和精力看管俘虏,况且,他们出征的原因,乃是因为乌斯藏发生暴乱,而这场暴乱已经演变为对汉人的抢劫、强暴和屠杀,既然你敢屠杀汉人,就应该想到,有一天会被汉人屠杀,被汉人成百倍地报复。

    沐启元的屠杀令很快传达给了每一名士兵,城内的藏人根本没有投降的机会,只要遇着明军,就是他们的死期,不管是老人还是妇孺。

    察隅城不大,明军很快就在城内搜索完毕,珠宝财物倒是不多,却在西南角的一个仓库里,发现了一千多戴着脚镣的奴隶。

    负责搜寻仓库的士兵本欲屠杀,但听到有人用汉话叫唤“饶命”,士兵留了一个心眼,一问才知道,他们不是藏人,而是附近的汉人,被抓来当做奴隶使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