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果蔬营(第1/2页)晚明之我主沉浮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进入农耕社会后,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私产,走婚制难以保证穷人能得到女人的垂青,所以洪承畴准备强行打破部落,组建像汉人那样一个个独立的家庭。

    组建新的家庭,必然有一套完善的律法,但布里亚特人连文字都没有,他们维持部落秩序,靠的是习惯传承,洪承畴只得按照汉人的方式,给他们制定了最简易的规则:男子十六岁以上、女子十四岁以上,必须完婚,组建新的家庭,男子十六岁以下、女子十四岁以下暂时没有完婚的,随母亲生活。

    李庄原来是部落的大首领,洪承畴允许他挑选四名女子,可能是考虑到李芊芊与洪承畴的关系,李芊芊年近四十的母亲,被他第一个挑中,随后他还挑选了一名三十岁的熟女,外加两名十五六岁的美貌女子。

    然后是五大长老,每人挑选了两名女子。

    待他们挑选完毕,就是普通的部落男女了。

    他们暂时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照年龄大的顺序,由明军为他们制定配偶。

    由于这是第一次组建独立的家庭,如果男女双方四人都同意,这两个家庭可以交换女人,但必须到县衙备案,以后不得反悔。

    这样一共组建了五百多个家庭,由于男少女多,尚有二百三十名女人无法婚配,这些女人是最后剩下的,都是些年轻的女人,暂时交给明军管辖。

    第三件事,是分配土地。

    按照大明的惯例,男丁不论老幼,都分给三十亩土地,女子没有土地,她们必须依靠各自的家庭生活。

    这五百户余户居民,其中一百多户生活在贝东城内,他们在城内都有房子,土地在城外最靠近城墙的地方,另外四百户,分做四个村落,散居在色格楞河东岸、乌达河南岸,距离贝东城的距离,都不超过百里。

    每个村落都有一名户长,城内的户长是蒋庆,城外的四名户长,就是另外四大长老赵石、钱阳、孙古和杨卫,至于原来的大首领李庄,洪承畴准备将来让他去县衙任职。※※※※,≮.c+obr />

    贝东城附近开始解冻,就要进入播种期,洪承畴虽然有种子,却没有耕作的农具,只好向赤塔求援。

    史可法将亨九县令马如来调到贝东,暂时接任贝东县令,另外从学校的教员中重新任命亨九县令。

    马如来带着赤塔牧民匀出的三百套农具,昼夜不停赶至贝东任职。

    农具不足,只好两户合用一套,轮流使用,布里亚特人,不,现在应该称他们为汉人,但他们还不会使用农具,也不通播种之术,明军士兵只好手把手教他们。

    县衙对这些新归化的汉人,政策非常宽松,农闲时节他们可以自由捕鱼、狩猎和采集,这些副业都不需要纳税。

    大明的律法,跟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农业税,必须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缴纳,洪承畴不是不敢给他们减税免税,主要是这里距离北京太远,粮食运输多有不便,如果能从百姓的手中征收一些粮食,可以减轻运输的压力。

    四月末的时候,春麦、土豆、红薯、玉米都种植完毕,除了偶尔的田间管理,百姓都闲了下来,一直到秋季收割才会忙碌,这段时间,百姓继续从事他们原来的捕鱼狩猎,以填补粮食的不足。

    洪承畴也是松了一口气,只要秋季获得丰收,百姓习惯了农业耕作,而且粮食产量大大高于渔猎和采集,他们就不会再留念以前的生活方式了。

    对于暂时接受明军管制的那二百三十名年轻的女人,几名团长纷纷以士兵的名义,找过洪承畴。

    洪承畴怎么会不明白他们的心思?但僧多粥少,他也有些蛋疼。

    最后,洪承畴根据参谋们的建议,召开由参谋、团长们参加的秘密会议,专门讨论这些女人的处置方法。

    “军座,这些女人暂时无法婚配,放在军营中还要浪费我们宝贵的粮食,不如让弟兄们乐乐,也算是物有所值。”

    洪承畴也有这样的心思,这才默许这些女人暂时留在军营,但是,她们放在军营中,士兵们难免眼馋,要是放久了,恐怕要坏事,“你们都同意这种方案吗?”

    众人都是头,洪承畴目测一遍,竟然没有一名与会者反对,惊人的意见一致,这是充分讨论的结果,既然他们都同意,那应该就是对的。

    “可是,弟兄们有四千多人……”

    “军座,可以限制士兵的次数。”

    洪承畴微微头,这也是个办法,“刘参谋,都你精于算计,你给计算一下,士兵每个月几次合适?”

    刘参谋没有动笔,他飞快第算出答案:“军座,士兵每月一次。”

    洪承畴不解:“你这个答案,是怎么算出来的?”

    刘参谋的脑子果然转得飞快:“军座你看,士兵每月一次,四千多士兵,就是四千多人次,二百三十名女人,以每月三十天计算,接近六千九百人次,扣除她们月事的时间,不会少于四千次,正好吻合。”

    “哈哈……”

    “刘参谋,你怎么将这些女人的月事都算好了?”

    ……

    “别闹,这是秘密军事会议,”洪承畴打断军官们的调笑,“刘参谋,这样算得太满,万一女人伤病了,怎么办?”

    刘参谋抓抓自己的头发:“这个……属下倒是没考虑到,要不,让士兵们三月两次?”

    “而且,这种算法,士兵们每人都一样,不利于激发士兵们为大明守土开疆的积极性,”洪承畴摇摇头,“士兵还是每月一次,不过,让这些女人,每夜接待两名士兵,这样就会空出数千次。”

    “军座的意思,这空出的数千次,用于奖励士兵?”

    “对,确切地,士兵每月一次,女人每夜接待士兵不得超过两人,暂时这样决定,以后出现人数变化时,再适当调整。”

    “军座,士兵人数众多,要是一窝蜂齐上,怎么办?”

    洪承畴也没遇上这样的事情,他想了一会:“士兵每月发一张月票,参谋编排出一定的顺序,再根据女人的身体状况,确定士兵每天使用月票的人数,告诉士兵,月票每月只有一张,用过就没有了,必须等到下个月,才会重新发放。”

    “这样最好,就不会出现冲突了。”

    洪承畴补了一句:“对于有特别贡献的士兵,每月可以额外得到一张月票。”

    “军座真是高,这样可以激励士兵为国立功。”

    “军座,这些女人,是否需要专门的营房?”

    “嗯,是要给她们腾出专门的营房,参谋部负责日常管理,平日不准外人随意进入。”

    “军座,这些女人白天就关在营房中?”

    白天关在营房中,有些像犯人,她们可能有抵触情绪,常年不见阳光,不利于她们的健康,再,什么事都不做,也是浪费,“这样吧,在营房周围辟出菜地,白天让她们给士兵种菜、做饭,晚上再接待士兵。”

    “军座,那她们不就是辅兵了?”

    “辅兵?”洪承畴灵机一动,“她们的确像是辅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