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李春烨吃了一惊,这年轻的皇帝,怎么狂妄到这种地步?“陛下……东吁王朝屡次入侵周围的国家,包括大明,其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吧?”
“候质,大唐是不是强大?”
“当然,在汉民族的历史上,大唐是少有的强盛之朝代,所谓汉唐盛世嘛!”李春烨不知道朱由检又要兜什么圈子。
“大唐与吐蕃,打了多少年,不过维持均势,甚至大唐还送去文成公主和亲,”朱由检端起面前的茶杯,眼睛紧盯着杯中的茶叶,任李春烨对他抛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可是到了朕的手里,多长时间就彻底解决了两藏问题?要不是担心有违天和,朕倒是可以将所有的藏人都灭了。”
“陛下……”李春烨只有敬仰的份,朱由检的是事实,刚刚过去的历史,别人想篡改都篡改不了,他还想到了北方的建奴,那是大明数十年都没有解决的国患,到了朱由检手里,只一次北伐,彻彻底底将建奴的势力消灭得干干净净。
“候质,朕不是狂妄吧?”朱由检笑看着李春烨,那是相当的温和。
“陛下……”李春烨隐隐觉得不对,可是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陛下,大明这是怎么了?”
“羽化,候质,你懂羽化是什么意思吗?”
“羽化……”李春烨真的不懂,他只能茫然地摇摇头。
“就像一只毛虫,在它还是虫子的时候,蚂蚁都可以欺负它,一旦这只毛虫羽化成蝶,展翅高飞,岂是永远在地面上生活的蚂蚁可以比拟的?”
“毛虫……蝴蝶……蚂蚁……”李春烨声念叨着,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陛下,臣明白了,以前的大明,就像是一只毛虫,他在羽化的时刻,身子是最弱的,所以蒙古、建奴,甚至的东吁王朝也会跑来咬上一口,现在这只毛虫已经羽化成蝶,正在高空飞翔,原来的苍蝇蚊子蚂蚁已经不能与它为伍了。”
“候质得好,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检暗暗赞叹,李春烨年纪不,学习起来倒是挺快⑩£⑩£⑩£⑩£,↓.c⊥o。
李春烨心,比个什么不好,非得比个闹心的毛虫,而且毛虫羽化之后,也只是独善其身,依然是许多鸟雀啄食的目标,“陛下,大明这条毛毛虫,现在已经羽化成蝶,将意欲何往?”
“这个……朕真的不知道,但朕现在要做的,就是拿回原来属于大明的东西,以及将来必须属于大明的东西,包括东吁王朝。”
“陛下,征缅战争,真的是规模不大的战争吗?”
“候质放心,第一,规模不会大;第二,时间不会长;第三,花的银子不会多。”
李春烨默默头,以他对朱由检的了解,这个‘三不’的承诺,应该不是吹嘘,“陛下,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理由,征伐东吁王朝的理由,这个理由要让大臣们能够接受。”
“老臣倒有几条理由,陛下看看,到时候能否服大臣们。”
朱由检将自己的目光,全部投到李春烨的脸上,发现李春烨难得地发出会心的微笑,这只老狐狸!他应该早就为征缅想好了理由,“候质看。”
“第一、缅甸曾经是蒙元的领土,蒙元曾经在缅甸立省,大明继承蒙元,理应收回故土。”
朱由检头,这应该是一条不错的理由,就像沐启元收回拉达克一样。
“第二、太祖曾经在缅甸设立六个宣慰司,如今只剩一个车里宣慰司,太祖亲定的属地,后世子孙必须收回,否则就是不肖,不肖之君,不肖之臣,况且,东吁王朝屡次进犯大明,不能不稍事惩罚。”
这个理由很老套,好像是朱由检用过的,但朱由检不管这个理由多么老土,只要适用就行,谁管他是黑猫白猫?
“第三、东吁王朝的国土上,缅人来自大明青藏高原,孟人也是来自大明,加上汉人,总人口已经占东吁的八成之多,就是掸族,也与大明国内的傣族同源,这些忘了祖宗的游子,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这个理由倒是新颖!朱由检暗笑,他们到底是不是来自大明,恐怕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的,不同的史书上也会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朱由检不管这么多,只要大明的史书上是这么的就行,其实,朱由检要的只是出兵缅甸的理由。
“第四、大城王朝的创始人乌通王,本是汉人后裔,与汉人的关系密切,大城王朝又是大明的藩属国,现在大城王朝被东吁王朝入侵,大明没有理由不施以援手。”
朱由检都乐了,这是强盗逻辑!大城是大明的藩属国不假,但大城已经多年没来大明朝贡了,而且,当年东吁进犯大明的时候,大城王朝的军队在哪里?奥,不对,大城也在抗击东吁,不过是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客观上也帮助了大明。
“有了候质的这些理由,加上战争的规模本身不会太大,大臣们应该不会在反对了吧?”
李春烨心,大臣们反对,有用吗?弄不好会出现施凤来第二,“陛下,既然战争的规模不大、时间不长、所耗银两不多,大臣们反对的声音不会太强烈。”
“那就好,”朱由检最担心的就是大臣们以死劝谏,他可不想做一个屠杀大臣的刽子手,“候质,朕有一事不明。”
“陛下请,老臣当知无不言。”李春烨心,朱由检还有什么不明白,真是奇事了。
朱由检是真的不明白,“候质,大明与东吁战争多年,难道就没有一次用优势兵力去讨伐东吁?以万历帝的性子,不大打一次,怕是不甘心吧?”
“陛下,大明曾在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大获全胜,其余的战争,大明都是胜少负多,主要还是依靠当地的土司。”
朱由检首先就想到了府兵制,“为什么?是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不够吗?”
“那倒不是,主要是因为地形,大明与缅甸之间,隔着横断山脉,交通极为不便,大明即使出动优势兵力,战斗力也是发挥不出来,就是能取得胜利,大军也难以久住,明军一旦撤走,东吁军还会回来。”
“……”
“陛下,东吁的地形,非常适合与大明进行战斗,他们与大明作战的前线,是大量的高原山地,别大道,连羊肠道都是奢侈,根本不适合明军大规模作战,但他们国土的南方,却是平原,出产粮食,所以他们有战斗的本钱。”
“奥。”朱由检明白了,前线依靠山地与明军缠斗,后方生产士兵需要的粮食,难怪大明像是陷入游击战的泥潭,朱由检忽然想到越南与朝#鲜,尤其是朝#鲜,以弹丸之地却能在中央王朝的眼皮底下生存数千年,从来没有被中央王朝真正征服过,可能就是与这种地形有关。
“陛下,这都是臣的猜测,做不得准。”
“候质,你的很好,也很有道理,”朱由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那现在征缅,不是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吗?”
“陛下,现在征缅,不用从横断山脉出征,从云南的大理、腾越出兵,直接将东吁切成两段,这就直接越过了北方的高原,深入平原地区。”
“那以前的明军,为什么没有走这条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