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至于到两线作战的问题,朕也曾考虑过,无论是南洋的海战,还是征缅的陆战,规模都不大,不是大明的国战,”朱由检轻轻呷口茶,让大臣们有思考的时间,“他们不同于太祖年间与蒙古人的战争,也不同于数年前与建奴的战争,那才是大明的倾国之战,一旦失利,京师可能不保,甚至大明可能就此亡国。”
“……”
“现在虽然两线作战,但都是局部战争,对大明影响不大,退一步,即使两场战争都失利了,也不会动摇大明的根本,大不了退出南洋、东吁,一旦出现新的机会,大明完全可以卷土重来,诸位可曾明白?”
三院的主管们,都是明晓事理的,他们只是受圣贤书的影响,对外比较文弱,缺乏应有的果断与虎狼霸气,更无法知晓大明的生存环境,听了朱由检的拨,这才茅塞顿开,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现在大明受到大城王国的邀请,出兵是正义的,又与大城王朝联合作战,诸位想想,以大明现在整编过的军队,加上大城的协助,取胜该有几成把握?”朱由检希望用胜利来诱导大臣们支持他。
“以我大明现在的实力,即使没有大城王朝的协助,获胜也该有九成把握,东吁不会强过建奴。”黄立极率先倒戈,从中立派转向支持派。
“朕再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出征东吁,对大明有什么好处,”朱由检扫了大臣们一眼,见无人再反对,这第一条,算是过去了,“任何一场战争,只要不是被迫自卫,就要考虑战争的成本,以及战争的收益,如果能够和平,没有人喜欢战争。”
“……”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有三个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如果大明出兵攻打,胜率一样会很高,但胜利之后大明会得到什么?是巴掌大的一块土地,也就是,战争的成本大于期望的收益,所以,在大明没有受到威胁的时候,不会出兵攻打这三个国。”
大臣们像是在听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盯着朱由检的脸蛋,毫不顾忌犯上。
朱由检也不生气,知道他们还在等待下文,他却话锋一转:“诸位爱卿,你们知道大明最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