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刘氏纺织(第1/2页)晚明之我主沉浮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刘炳中回到苏州的时候,朱由检已经在苏州游览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朱由检并没有游山玩水,而是实地考察了苏州的纺织业。

    现在的苏州,几乎“家家有纺机”,大量的女人在家里纺纱,纺出的纱锭或织布,或出售,都能贴补家用。

    朱由检发现,苏州的纺织业虽然遍地开花,但效率极低,完全是手工劳作,也没有真正的纺织企业,纺织厂多半是收购了棉花,送至附近的普通百姓家代为纺纱,这种最原始的加工状况,距离朱由检心目中的纺织革#命,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大明地域广阔,各地的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产业革#命绝不可能在全国同时进行,只能是重突破。

    现在环太湖流域的纺织业,规模庞大,从业人员极多,但效率极为低下,利润远远达不到工商业主的期待,正是产业革#命的最佳时机。

    似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

    朱由检现在要用后世数百年的经验,促进大明在世界上率先进行产业革#命,加速大明的羽化。

    问题的关键,是工商业主们没有科技意识,不会向科技要效益。

    朱由检不仅要从制度上鼓励、引导技术革新,还要以带面,在苏州培植起真正的纺织企业,让广大的纺织业主们看到技术革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静思了一段时间,朱由检提笔在白纸上写道:

    一、江南、浙江两省加大新政的宣传,特别是江南省的南京、常州、苏州、松江,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地;

    二、在苏州成立专利局,就近接受专利申请;

    三、修筑南京、松江、杭州之间的环太湖水泥大道;

    ……

    “爷,刘炳中来了!”付剑轻轻来到朱由检的身边,低声道。

    “刘炳中?爷正要找他呢!”朱由检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毛笔,“剑,先让他等等,爷这一会就好!”

    “是,爷!”付剑答应着出去了,顺手将房门闭上。

    不一会儿,朱由检就完成了他的计划,唤入付剑,“剑,让附近的锦衣卫,将这份指示快马送入京师,然后让刘炳中进来。”

    “知道了,爷!”付剑传刘炳中进了内室,然后关上房门,立在朱由检的身侧。

    朱由检一挥手,“剑,你去忙吧,这里没事了,留下两名侍卫就行!”

    付剑却迟疑不决,“爷……”

    朱由检轻笑,“没事,剑,刘东主不是外人,你放心吧!”

    待付剑离开了,房间中只剩下两人,刘炳中快速奔到朱由检的面前,匍匐在地,“草民刘炳中叩见陛下!”

    “起来吧,刘东主!”朱由检向对面的座椅上一指,“自己坐吧,朕此次是微服私访,你就像剑一样,叫朕爷吧!”

    “是,陛……爷!”刘炳中知道朱由检有话要,也不客气,就在朱由检对面坐了下来,“草民谢座!”

    “炳中回家了吗?”朱由检开门见山,“应该知道苏州发生的事了?”

    “回爷的话,草民已经回家了,芷儿将一切都告诉草民了,草民已经训斥过不成器的弟弟,”顿了一顿,刘炳中继续道:“草民没有泄露爷的身份!”

    “很好!”朱由检夸赞一句,“炳中可知,爷为何让刘姐召你回苏州?”

    “爷,难道不是因为马有为的事?”刘炳中突然明白了,朱由检此次微服私访,并不打算惊动任何人,如果是为了马有为这样的事,完全不用召他回来。

    “其一,凡是阻挠新政的人,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爷不希望刘家的人卷入马有为一案!”

    刘炳中离开座椅,叩头入地,“草民感谢爷的一片厚爱,草民一家,绝不会与马有为一案有任何牵连!”

    “起来吧!”朱由检抬抬手,示意刘炳中落座,“爷之所以召你回来,而不是动用官府的力量,乃是因为,新政的核心,是依法办事,也不希望法院审判,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朱由检继续道:“炳中是爷十分信赖的工商业主,以后行事,可要依据大明的律法!”

    “草民坚决依法办事,绝不有负爷的教诲!”

    “嗯!”朱由检缓缓头,“此外,刘家乃是苏州数得上的商家大户,爷希望刘家能带头支持新政,特别是缴纳商税这一块!”

    “草民遵旨,明天,草民就开始清理利润情况,争取早日主动向税务官纳税。”刘炳中自然不在乎这税银,他和海商李宇生带着百万银票交给朱由检,却被朱由检拒绝了,如果能用这钱就能给朱由检留下好的印象,他求之不得。

    刘炳中已经看出来了,朱由检不是在乎这银子,他在乎的是依法行事,这是朝廷要在但全国推行法制的先兆。

    朱由检笑道:“炳中既然要纳税,不妨将声势造大!”

    “声势造大?”刘炳中略一思索,“爷,草民明白了,草民回家之后,立即清理账簿,做好一切准备,数日之后,必定大张旗鼓前去府衙纳税!”

    “炳中能如此想,爷就放心了!”朱由检哈哈一笑,“这件事完了,其实,爷让你回来,还是另有它事。”

    “爷……”刘炳中心中没底,压低声音问道。

    朱由检轻抚茶杯,蓦地看着刘炳中,“爷此次游历苏州,发现苏州几乎家家有纺机,看来,苏州的纺织市场不是一般的大呀!”

    “是呀,不仅苏州,甚至常州、松江,就连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也是如此,”刘炳中面露忧色,“可是,现在的纺织业,利润都是低得可怜!”

    朱由检微微皱起眉头,“炳中,上次在京师,爷不是教你如何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效益吗?”

    “爷,芷儿一直在改进纺纱机,现在还未投入生产。”刘炳中显得忧心忡忡,他显然是有负圣意了。

    朱由检问道:“你们收购的棉花,也是分给百姓代为纺纱吗?”

    “是呀!爷,江南的纺织业,一贯都是这样的,”刘炳中见朱由检正在微笑,想到这是位无所不能的皇帝,“爷,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炳中,要形成真正的产业,必须有自己的工厂,”没办法,朱由检必须用后世的经验指导了,“现在的竹本纺纱机,已经可以运用到纺纱中,炳中为何不用?”见刘炳中还是没有理解,朱由检继续道:“立即组织匠人,大量生产竹本纺纱机,集中生产。”

    “集中生产?”刘炳中这次似乎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爷是,将这些纺纱机集中到一间房子里,再招收熟练的纺纱工?”

    “同样一名纺纱工,如果使用竹本纺纱机,纺纱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纺出的纱锭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即使直接出售纱锭,价格至少比原来的低上三成,利用价格优势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利润也会提高,”朱由检又问道:“招收纺纱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只要有银子,应该可以招收到纺纱工,”刘炳中道,“至于要将生手培养成熟手,还需要一些时日。”

    “为什么是生手?现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