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上海新区(十三)(第2/2页)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是由盛宣怀出面解决,没让詹天佑多操心,而且在资金、设备等方面,盛宣怀也是尽力满足詹天佑的要求,因此詹天佑对盛宣怀还是十分感激的。

    于是詹天佑向盛宣怀告假,说是自己希望受海外华人的邀请,去青岛访问,并且考查胶济铁路的建设情况。如果清廷和俄国那边协商好了,自己就可以直接从青岛北上去关外,负责关外铁路的恢复工程,如果没有协商好,自己访问完青岛之后,再回去继续萍醴铁路的工程。

    盛宣怀当然不愿意让詹天佑去青岛,他知道这是海外华人想挖自己的墙脚,盛宣怀虽然不知道铁路对近代工业、社会的巨大意义,但也知道自己的产业需要铁路,而在华人中,只有詹天佑能修铁路,而且他不仅在技术上不比外国工程师差,而且工作敬业、认真,要价也要比外国工程师低得多,也便于管理,要知道外国工程师可都是大爷,说不得动不得,一个不顺心就撂挑子不干。因此有了詹天佑,自己不仅在和外国工程师谈判的时候底气足多了,而且还留了一个后手,就像这次萍醴铁路,如果不是有詹天佑救场,结果可就不好收拾了。

    只是盛宣怀有心想要阻止詹天佑去青岛,但又找不出理由来,毕竟现在詹天佑确实没有事,而且他也只是说去青岛访问,盛宣怀凭什么阻止詹天佑呢?因此盛宣怀只能以萍醴铁路那边的工程也需要詹天佑为由,只给詹天佑10天的时间,让他快去快回。

    其实这个理由十分免强,因为萍醴铁路最难的施工己经完成,剩下的事情现场的工程人员就可以处理,并不需要詹天佑去盯着,而且这次詹天佑回上海,也不准备再去管萍醴铁路了,不过詹天佑也并不在意,还是答应了盛宣怀的要求。

    见詹天佑接受了邀请,决定去青岛访问,刘澜涛立刻安排轮船,由杨育新带队,并由他全程陪同詹天佑,随行的还有67名愿意去青岛工作的年轻学生,一起出发启程,前往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