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但公派出国留学却从未中断过,只是多以地方民间或是学堂的名议进行,如1877年福建船政学堂就陆续派学生赴英留学,学习海军知识,而这批学生就是后来北洋水师的骨干;后来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堂,也陆续送学生赴美留学。而民间也有一部份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些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学校,也组织过一些学生出国留学。
甲午战争是中国留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水岭,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出国留学的总体人数并不多,而且多以公派居多,自费较少,留学的目的地则以美英等欧美国家为主;而在甲午战争之后,出国留学的人数陡然大增,而且自费留学的人数比例在急涨,留学的国家却是以日本居多。
这主要是因为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警醒了不少中国人,认识到只靠洋务运动这种修修补补式的改变己经不能拯校中国,因此只能到在国外去寻找救国之路,并且全方位的向外国学习。而日本以一个茸尔小国,通过明治维新之后,却一举战胜清廷这个老大帝国,这也让不少中国人对日本刮目相看,而且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因此当时普遍认为日本的自强之路更是值得中国借鉴。
在戊戌年间,康有为上书劝光绪变法革新,所举的例子也是校仿日本明治天皇,加上赴日本留学的费用也要远比赴欧美留学便易,于是大量的中国学生都选择自费去日本留学,包括相当一部份在日本学习军事,于是在一时间赴日留学的人数也急聚增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