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字经(第1/2页)大宋布衣宰相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仓颉造字,天人合一。极变阴阳,盖出四象。不脱五行,不舍八卦。自然万物,各有其所。欲窥其境,必寻字经。财官印绶,各居左右。福祸病寿,尽出其里……”

    每次阅读家里祖传的解字经,徐明都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想用它去帮世人指迷津,引导前程,正好也顺带改善一下自己那悲催的**丝生活。

    相传这本《解字经》是老祖宗隐居华山,刻苦钻研二十年,集历代高人隐士研究成果之大成,又加入感悟天人合一的道家阴阳五行之术,写成了这本书。

    据学会这书中之二三就可以知晓天机,而现在基本已经全部融会贯通的徐明,更是把它掌握的炉火纯青。

    为了担心后代子孙走歪路,老祖宗临终时,曾经反复交代,这本书是留给有慧根的人去拯救芸芸众生所用,绝对不允许靠它谋取一己私利,不然奇祸连连,横死街头。所以从那时起,祖祖相传不允许靠它谋生求财。

    所谓无利不起早,既然不能靠它发财,所以一千年传承下来,无人愿意读懂此书。直到传到徐明手里,才把它读懂钻研透,可以预测占卜天机了。但是忌惮与奇祸连连横死街头的祖训,他从不敢在人前展露神技。

    俗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的,这话用在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自从十六岁读懂《解字经》,徐明只敢偷偷测着玩儿,也从来不敢把结果告诉任何人。

    比如用一个“午”字,测出了爱去邻居家串门的王大伯竟然是传中的隔壁老王。

    那天中午,十六岁的徐明在自家房上歇凉。

    突然看见王大伯鬼鬼祟祟钻进了隔壁李四叔家。想起李四叔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四婶一个人在家,王大伯偷偷摸摸的肯定没干好事儿。

    出于好奇徐明第一次用时间起卦法,融合自己掌握的技艺,用午时的“午”字求解事情原委。很快得出:“午”字不出头,“干”字不兜底。一撇少一竖,终究难做人。

    徐明心想:必是王大伯和四婶正在行阳入阴体,狼狈为奸之事。偏偏又恰逢这不能兜底的时间,一会儿必会jian情暴露,难有善终。

    事实也是如此。片刻之后,李四叔家尚未出嫁的老姑娘,人送外号朝天椒的五妮子,赶来借洗衣机洗衣服,歪打正着的将他们的捉奸在床。

    看着他们赤条条的宛如盘龙般的颠龙倒凤,怒火中烧的五妮子立刻炸了锅,做了件对得起朝天椒这个称号的事儿。

    只见她插着腰,堵着房门足足骂了一下午,各种脏话直接把四婶臊的净身出户。王大伯虽然没有远走他乡,但是自家已是妻离子散,更糟街坊四邻各种白眼嫌弃,终了连人都做不成。

    见证了整个过程的徐明,彻底被这本《解字经》的神奇所震撼,自此之后,遇事都要写几个字,占卜前程。什么考学呀,工作啊,还有谈情爱,甚至是感冒发烧,都要占卜一下。

    可是也许是时运不济,除了上学时期,自己解字解出来的都是好事外,几乎就再没有什么好事了。其实他所不知道的是,只给自己看,正好触了谋一己私利的霉头。

    刚毕业找工作那会儿,徐明满心喜悦地测了一个发财的“发”。

    依据字形解字法,他很快得出:友中还带山,奈何山是卧倒山。朝中无一人,家中更无金。欲求福寿禄,宛如蓬莱境。

    卦辞解出来,徐明就后悔了,多少吉利字不写,非要写这个。转念想想自己的处境,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儿。

    在这个找工作离不开门和路的社会,出身农村的他既没有关系,更没有打通关系的闲钱。想找个福利待遇好的工作,无疑是井中捞月,海中求仙。最要命的是,他学的专业还是最难找工作的历史系。

    想到这些,有些不甘心的他,又给自己解了一字,寻找新的机缘。这次他选了一个自以为很吉利的富有的“富”。根据拆字解字法,这个卦辞非常简单就两句话;宝字盖下一口田,速回家里抢财源。

    这两句话徐明想了三天都没整明白,心:就老家那几亩薄田有什么好抢的。然后就是各种投简历找工作。等他明白的时候,那可真是后悔晚矣。

    原来,在他勤工俭学上大学的这四年。他们村早已成为即将拆迁的村,为了多占补偿款,四个哥哥对他隐瞒了征地的消息。直到他们领完了补偿款,徐明才从发口中知道拆迁这件事儿。

    实话,这件事儿曾让徐明怒火中烧,不止一次想要回去讨个法,甚至从网上买了一把德国兵工铲,可惜在快递途中就被警方没收。

    几个月过去,思想重回理性的时候。徐明每每想到父母早亡,要不是哥哥们提帮助,自己才能上完大学,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不过手足情义自然而然也就淡了。

    很多个夜晚,徐明躺在地下室的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因为他怎么想都不明白:祖训要用这个解字神技去拯救芸芸众生,可是却不准靠它来谋生求财。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个一文不名的人如何去拯救芸芸众生?

    想比那些街头摆摊测八字,看相的半吊子们,徐明可是抱着千金方,却过着苦哈哈的北漂生活。

    每次看到网上那些沽名钓誉之徒,都靠满嘴放炮的瞎忽悠就挣出豪宅名车,甚至都移民海外,混的风生水起。而自己这个掌握了号称融汇了五千年国学文化精髓的《解字经》的市井高人,却只能窝在地下室里虚度人生,徐明的心里就会莫名的难过。

    二十七岁生日这天,一如往常加班到深夜的徐明,习惯性地来到脏乱不堪,污水横流的吃街上。走到那家常去的八元火锅排挡前,坐着板凳胡乱地扒拉着放在低桌中间的火锅里的各种蔬菜,哄着饥肠辘辘的肚皮。

    吃到一半,忽然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他便用生日的“日”字预测最近三月的运气,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

    依靠五行代入解字法,这个“日”正是炎炎夏日之火,而此刻刚好又逢盛夏之气最旺盛的夏至日,所谓物极必反,旺火透必有溺水之祸。可是祸起何处呢?

    为了能规避此灾劫,徐明又用拆字法将“日”拆成两个口子,得出卦辞:莫看两口锅,一入釜中命难保。更遇无良黑心商,大卸八块喂鱼鳖。

    默念完卦辞,徐明感觉后背阵阵发寒。

    “两口锅?不就是眼前这口锅吗?”他看着眼前这口被自己捞光蔬菜的火锅,又望了望周围已经关门歇业的排挡,心里不由自主地嘀咕起来。“不行!要赶快离开这里。”

    当他抬起头,呼叫老板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今天过来收钱的是个很面生的长了满脸横肉,眯缝着眼睛的大汉。心:老板换人了吗?这人怎么长的这么狰狞。

    “十块钱正好!”大汉刷一下夺过他递过去的钞票,理直气壮地喊了一嗓子转身走。

    徐明随手指了指广告灯箱上的招牌,有些不满地问了一句。:“哎!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这不是写着八元火锅吗?”

    “靠!老子爱卖几块就几块,你子是不是活该了?信不信我把你按火锅里淹死。再他的废话,一巴掌拍死你……”

    “你这人怎么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