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了临安就会有一场恶战,没有充沛的体能是不行的。
(按:根据我的看法,历史上的南宋要不是因为谢道清丧失了斗志的话,采纳张世杰和文天祥的建议,誓死保卫临安,依靠当时临安的军事实力是不可能打退蒙古大军。要想在临安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必须要得到福建,广东广西的增援。)
XXXXXXXXXXXXXXXXXXXXXX
天空正飞雪,大地一片白sè,这是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度过的第一个冬天。那时候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中国处在农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也就不会有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气温很低,很冷。
皇宫虽然有的是狐皮厚衣,李隽是去观看火炮试shè,不能搞特殊,自然是不会穿的,穿了一身普通士兵服装,感觉到很冷,忍不住呵了一口热气在手上,道:“这天还真够冷的。”
“是啊。”高达接道:“往年的冬天哪有今年来得这么早的。这都是鞑子把晦气也带到临安来了。”
他还真会编排人的,居然往这上面想了,李隽忍不住笑了,道:“你呀你,真会想。”
地上放着十门铜光闪闪的火炮,每门炮上面披着一块红绸,红绸上有一朵大红花,颇有几分喜气。李隽大步走到火炮旁边,看了一阵,赞道:“不错,不错,居然有十门,不少嘛。这可是好宝贝。”对黄永善道:“你辛苦了。”
黄永善忙道:“皇上,臣一点也不辛苦。”
“还不辛苦,你的眼睛都成兔儿眼了,人也瘦了好几圈。”高达少有地没有和黄永善过不去,很是关心地道:“还是要多注意休息。”
高达历来和黄永善过不去,今天居然转了xìng子,关心起他了,黄永善很是意外,颇有点受宠若惊,忙道:“高将军说哪里去了,能为朝庭出力,我很高兴,就是死也不后悔。”
高达的脸马上拉下来了,道:“你小子别想撂挑子,你给的装备只够装备两万人不到,你就想以死逃避责任,想都别想。”
李隽知道黄永善已经尽力了,为他开脱道:“高将军,你这就是为难他了。你想啊,第一台机床给章师傅雕出来就费时不少,还要生产机床,生产蒸汽机,要一台一台地生产下去,才能成规模,才能出效益。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生产出两万人的装备,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黄永善很是感动地道:“谢皇上。”
“要不是皇上为你说情,我一定罚你去守十天城。”高达捋着白胡子笑呵呵的,哪里有罚黄永善守城的意思,倒象是在关心儿女一般看着黄永善。
李隽抚着炮身,很是高兴道:“有了这东西,我们就可以组建我们的炮兵部队,就不用怕蒙古骑兵了。我们可以先组建一千人的炮兵部队,再组建五千,进而一万,再后来,十万八万的也不嫌少。”对于炮兵的威力,李隽是深知的,想到要是有十万八万炮兵,对着蒙古骑兵进行火力齐shè,那肯定是人仰马翻,李隽就有点飘飘然了。
炮兵虽有“战争之神”的美誉,但是在宋人眼里却不知是何物,颇有点暴殄天物,文天祥,高达,廖胜功,赵佥,黄胜材都是不太相信,迟疑地看着李隽。
嘴快的高达问道:“皇上,鞑子虽然让人讨厌,但臣还是不得不认为鞑子的骑兵的的确确很了不起。”
他说的是一句大实话,文天祥他们暗中点头赞同。
“对于你这人古人来说,自然是不明晓炮兵的厉害,我可是知道炮兵的厉害。”李隽在心里偷着笑,道:“高将军,你要是不信,就让你看看。开始吧。”
“遵旨。”黄永善对炮手道:“开炮。”
炮手把炮弹塞进炮管,点燃引信,火光闪过,十门炮先后发shè,远处挂着红绸的旗杆旁边出现一团团火光,红绸摇来晃去,并没有倒下。旗杆是靶子,没有打中,黄永善有点不好意思,道:“打偏了,再来。”
“瞧这距离,怕不有三千米,这么远的shè程和现代社会的大炮动辄十几二十公里,甚至数十里的shè程是没得比,但第一次试制就有这么远的shè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李隽安慰他道:“已经很不错了,不用再试了。走,我们过去看看。”大步走在头里。
文天祥他们跟着李隽来到着弹处,只见地上出现一个个大坑,雪块泥石飞得到处都是,他们见过的爆炸也就是掺了假的炸药包,哪里见过这样的威力,一个个立时傻眼了,直愣愣地站着,连说话都忘了。
过了好一阵子,他们才发出一片欢呼声,廖胜功兴奋起来,充分发挥他的军事天赋,道:“这火炮要是集中起来,象炸药包一样向鞑子的骑兵队伍里齐shè,鞑子的骑兵准成活靶子。”
自从火炮出现后,人们就在研究相应的军事理论,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在火炮出现之初都是分散使用的,直到拿破仑才把火炮集中使用,熟悉拿破仑生平的朋友都知道他最擅长的就是使用火炮,从而他也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隽万未想到廖胜功的军事天赋高得出奇,居然一眼就看出火炮的巨大价值和使用方法,正想夸赞几句,文天祥却道:“廖将军所言虽是有理,但是火炮从未出现过,还是慎重一点的好。”他这话是在婉转地表示反对。
李隽和文天祥相处以来,知道他这个人正直无私,但是有时不知道变通,最让李隽意外的是,文天祥在军事方面的才干颇为欠缺,不如廖胜功,道:“履善说的不无道理。我们才这么一点火炮,离组建庞大的炮兵部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系列的技术难关需要克服。当然,廖将军说得很对,火炮要集中使用才有威力。”
(按: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文天祥确实不太知道变通之道。元军到达临安外围时,宋庭议和,派文天祥去讲和,他太冲撞了,激怒了伯颜,才给抓到镇江去,借海路逃到岭南。我一直在想,要是文天祥灵活点,那次讲和未必就不能成功。在当时条件下,要是能讲和,对宋庭有百利无一害,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顿了顿,只见高达他们凝神倾听,道:“骑兵是个古老的兵种,并不会因为火炮的使用而被逐出战场,但是,火炮对骑兵的威胁是相当的可观,杀伤极大,对我们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嘛,这炮兵我们是一定要组建的。”
其实李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真正把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逐出战场的是装甲部队的大量使用。在二战以前,各国都拥有相当可观的骑兵,二战之后骑兵迅速地退出了战争。对于这点,李隽不好明说。
廖胜功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军事天赋,接着李隽的话往下说:“皇上,臣以为,在实战中,在进攻发起前,先用炮兵进行火力准备,达到足够的杀伤效果后,再步骑协同发起进攻,鞑子的骑兵再多也会灰飞烟灭。”
“天啊,他的军事天赋居然高得出奇!”李隽很是吃惊廖胜功的军事才干,道:“韩擒虎评价李靖说能与孙吴论兵者,舍李靖其谁?廖将军,你就是我们的李靖,能与孙吴论兵的舍你廖将军其谁欤?”
李隽引用的是一个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