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援军到来(第3/3页)重生之宋武大帝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也是李靖的舅舅和李靖论兵法,叹服李靖的天赋,就说能与孙武和吴起谈论兵法的也只有李靖了。果如韩擒虎之言,李靖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家。

    李隽引用这个典故,那是因为他对廖胜功的军事天赋很是震惊,在心里感叹,要不是他无意中发现了廖胜功的军事才干,提升他的话,以宋朝的腐朽这样杰出的人才定会埋没。

    这评价很高,廖胜功忙谦道:“皇上谬赞,臣实不敢与前辈先贤相比。臣是从炸药包轰炸鞑子骑兵中总结出来的,每当用回回炮集中轰炸时,鞑子的骑兵伤亡就大得多,士卒甩动炸药包的杀伤力有限,这是火力过于分散造成的。臣就在想要是能造出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集中使用的话,鞑子的末rì也就不远了。”

    这半年时间的大战,炸药包没少用,文天祥他们是熟知极矣,一听廖胜功提及,恍然大悟道:“对呀,太对了。”

    “回回炮轰炸起来,一炸一大片,甩动的炸药包威力就小得多。要不是廖将军提及,我还真想不到。”高达颇为兴奋地说。

    “古德里安研究装甲战用了十几二十年时间,火炮的集中使用花的时间就更长了。他倒好,居然有这样的洞察力,真是弥足惊人了。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李隽在心里感叹,嘴上道:“廖将军,等将来组建我们的炮兵部队时,就由你来负责。”

    这是莫大的信任,廖胜功很是感动地道:“皇上但有差遣,臣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李隽对黄永善道:“火炮造出来了,但是还不能真正投入实战,你还要把炮架造好,才能运输,才能投入实战。”

    黄永善不无遗憾地道:“皇上责备得是。臣无能,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制退装置,不能把炮按在炮架上。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力,尽早造出来。”

    “这就是技术不成熟的可悲。”李隽在心里感叹,安慰黄永善道:“你不要误会了,我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能够造出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也不要急,这事慢慢解决就行了。要是实在不行,就用刚xìng装置,shè速虽然慢了许多,也还能使用。”

    用刚xìng装置,后坐力太大,shè速就慢得多了。要是用制退装置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shè速,可惜的是南宋的产业水平达不到要求,还造不出来。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第一台机床是手工雕出来的,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能够把火炮造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李隽哪敢奢求其他。

    李隽本想用钢铸火炮,考虑到钢连造武器都不够用,要是再用来造炮,那就更加捉襟见肘了,才改用铜铸炮。用铜铸炮的技术在中国古代是成熟的,明朝时期就有铜炮,朱元璋主导的光复大业就没少使用铜炮。正是考虑到技术时代差不太大,李隽才决定造炮。对于制退装置,那是火炮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想逃也逃不掉,要不然在实战中shè速过慢,威力将大为减少,李隽才不得不给黄永善出了一道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