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谭家埋人(第4/4页)虎头山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喇叭,炮声震天响。霎时,虎头山摇撼了,两队相向,终于迎接。就只见,师爷下马,谭德懿紧张前驱,再匍匐于地,手抓绿妮大轿。但是,县老爷不下来,人才终于看不见,因此急慌了。却忽然命令:紧急跪倒,紧张接驾,回避。于是人回避,跪下还不让睁眼,不让抬头。这样就恍惚过去了,进门了,人才慌忙转身,再紧急看‘清水主’。但依然不行,把门人全换成勇兵,因此干着急。才盼望有人传话,也果然有人传话,传话人道:“县老爷上红地毯,上厅堂,净手,写字,写啥不知道。”

    “接着传呀?”门外人等不急了,于是拥挤,却不敢前。最终报告写完了,恰好是正午,传话人道:“还是不知道。”多可惜呀,门外人叹惋。但门内人忽然起骚动,顿时冲出来。“咋回事?”门内外一齐起震惊,有一群人抬举一样东西,对门外人横冲直撞。顷刻全乱了,都想知道,就都跟着乱跑。因此踩踏,拥挤,还不断追问:“是啥?”抬举人只给一句话:“老爷的亲笔。”于是更追踪,踩踏看不清,胡乱冲撞,疼都哭了。终于停下来,置之于当院,欢喜请人看。就才见,是板凳上绑一木牌,上下写四个字,“神主之位。”不好看呀,也不特别,关键在解释。因此,解释人神秘道:“‘主’字一一竖是红色,还花着,犹流过的血和泪。”啥意思?人不解。解释人又道:“一一竖是县老爷亲自写上的,使用清水,后由谭徳懿补朱笔,还故意补花。”又啥意思?人还不解。解释人再道:“主乃一家之主,缺主于是补主。主缺一即为王,家中都为王,家必乱。补,即补王中之王,于国则安,于家则宁。主缺一一竖即为三,无无竖则三塌,寓意山塌。家无主,犹大厦之将倾,因此补主。由谁补?须县长以上的正品官员来补,方能显威仪。至于用清水?是要找神来之笔,寻飘渺之感,正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即寓意为神,是天意。再至于补花?是痛,失旧主,故迎新主。”

    “原来如此,到底是大户人家,懂的多,也请得起。”人唏嘘叹惋,呼叫白活。但突然,有人问:“老爷是黑还是白?”那谁看见,人家赴宴去了。却有人道:“黑,胖子,还麻子。”净胡,谁信哪?于是有人骂他:“终年不见太阳,就是黑怂也捂成白蛆了。”旁边人忙阻拦,笑道:“打你入官司。”人都笑了,因此再等待,想求验证。猛然,鼓乐再起,道场再开,还献饭。但是,孝子们齐踊跃,欢喜迈方步,跪,兴,高举献饭,引游人注意。似乎是,我家的喜事,我是主人。终于出殡了,由谭德懿浩领,大队的孝子们,浩浩荡荡,浩浩汤汤,景象十分壮观。然而人们却奇怪,咋还不哭呀?反倒精神烁烁,容光焕发。于是有人忙解释:“这是喜丧。”但是也有真诚哭,忿恨骂:“咋他不死?”她就是郭老太,谭德昭,几度昏死。却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之后由傅家人抬回去,就才谁也没看见。游人只顾跑,抓紧想看县老爷,因此紧随花灵柩,如行云一般掠过。然而都掠过了,还是没看见,压根就没来,毕竟为县老爷。

    真正到了山上,的确为好地方。风景秀丽,视野开阔,一律为舒缓的漫坡。而且,还果然伴一泉眼,四季滋润。要下葬了,顿时安静,猛萧煞,猛凄凉。连孝子们也无声音,于是又变得诡异。但猛然,鞭炮响,鼓乐齐鸣,霎时欢快,共同演奏送宾曲。就才见,谭德懿先填土,下来师爷填土,接着乱填土。因此紧急化衣服,烧纸钱,纸人纸马和纸船。瞬间热浪腾空,纸灰直上,送死者扶摇九天外。却新墓还没有填成,孝子们已经脱衣服,弃掷于地,打算迎接新生活。于是,游人飞泻而下,也有人专门要抢送埋饭,这就成最后的礼仪。先跑到的先端碗,尽管吃满饭,任意舀。还要喊:“吃一顿,三天都不饿了。”但有人道:“咋味道怪怪的?”就有人道:“能不怪嘛,都尸停两月了。”那人才喷饭,却还是有人抢饭,因此最终抢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