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rì,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yīn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rì,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这里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xìng。
2、人天同类
我们知道,大谈天人、古今,并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律则,是汉代的时代jīng神。《汉书•董仲舒传》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chūn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与古今总连在一起,这种把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混合起来的现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
但《内经》所强调的人天同类与董仲舒辈的神秘的天人感应不尽相同。《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yīn阳应象大论》等篇中的五行归类,是根于事物内在的运动方式、状态或显象的同一xìng。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sè,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是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音、五sè、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来识别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另,《灵枢•通天》还以yīn阳为原则将人分为太yīn、少yīn、太阳、少阳、yīn阳和平五类,认为太yīn之人"多yīn而无阳",少yīn之人"多yīn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yīn",少阳之人"多阳少yīn",yīn阳和平之人"yīn阳之气和"。这种将先天yīn阳之"气"作为人xìng的基础,是先秦诸子人xìng论所未涉及的。作为医学著作,《内经》并不太关注人xìng的社会xìng以及人xìng是否可以改变等问题,而是以气论人xìng,从先天生理因素寻找人xìng的根据,关注五态之人的发病及其治法,为养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3、人天同象
从"天人合一"观念出发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学都表现为重道、重神、重无、重和谐、重势,其核心则是"象"与"数",如果对"象数"无知,则意味着对华夏文明的无知,更不能全面地理解和诠释中医学。[3]
所谓"象",指的是经验的形象化和系统化。"象"的特征是动态的,不是单纯地模仿其形,而是模仿其变。象还是全息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就《内经》而言,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五藏之间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
其中,"象"又分为法象、气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举例言,"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法象;yīn阳四时,"其华在面"(同上),为所见气象;"其充在血脉"(同上)为所见形象。藏象理论作为《内经》理论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将五藏联系六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情,以五行理论进行阐释的五大"象"的系统,并完全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综合功能。"这是一种自觉的而不是自发的努力,旨在指出人体内部与人体外部都是按照"yīn阳五行"这一基本法则统一、整合起来的。"[4]由此可以看出,藏象是一个含有哲学与科学双重意义的概念。
总之,《内经》中关于人天同象的描述旨在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隐藏的内藏功能。如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而不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
4、人天同数
象与数的关系正如《左传》言:"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内经》认为生命运动与自然一样,有理、有象、有数。通过取象比类,可知气运数理。《素问•六节藏象论》先论数理,后论藏象,深意寓在其中。
"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化、应用化和实用化。它不同于西方的数学概念,不是描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是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描述时间方式和运动关系。
《内经》中的藏象理论则以五元序列来表现。自然界以四时yīn阳为核心,四时yīn阳涵概了五方、五气、五味等自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人体以五藏yīn阳为核心,五藏yīn阳涵概了五体、五官、五脉、五志、五病等形体、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自然界的四时yīn阳与人体的五藏yīn阳相互收受、通应,共同遵循yīn阳五行的对待协调、生克制化的法则。
因此,人天同数是《内经》把时间的周期xìng和空间的秩序xìng有机地结合观念的体现。强调人体自然节律是与天文、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节律,故有气运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周年节律等。其基本推论是以一周年(四季)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四季有时、有位,有五行生克,因此,以一年分四时,则肝主chūn、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月节律则与该月相和所应之藏在一年之中的"当旺"季节相关。其昼夜节律也是将一rì按四时分段,指人体五藏之气在一天之中随昼夜节律而依次转移,则肝主晨,心主rì中,肺主rì入,肾主夜半。(见《素问•藏气法时论》)
实质上,"人身小宇宙"在《内经》中绝非泛泛而谈,《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理上的一致xìng。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起来,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运旋的规律,与太阳的周rì运行规律联系起来。如,《灵枢•五十营》将人体气血运行与rì行28宿直接挂钩,认为太阳一昼夜环行28宿一周,人体气血运行人体50周(白天25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