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赫图阿拉与众大臣、旗主以及贝勒们说腻了显赫战果的努尔哈赤,似乎终于记起了宽甸一带的小刺。后金境内的粮食已收获完毕,那些八旗旗丁们大多也正闲着无事,这使得这根小刺不舒服的感觉总算上升到后金高级武官们的大脑之中。
海西、东海一带零星传回的消息并未抵达努尔哈赤的案头,类似的骚乱、叛逃并不仅仅是辽东卫所的专利,认真追究的话,八旗兵便不用再有一刻消停。那些偏远地区仅能算做努尔哈赤的后备粮仓,再加上附近本就人烟稀少,能与努尔哈赤匹敌的势力怕还没出生,而留下的人努尔哈赤的眼里几乎只能算作一般劳力,连征调战兵都不会想到他们。这种忽略使得术虎的八百多骑兵可以横行无阻,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地实施苏翎的种种举措,并且队伍也逐渐扩展。等到努尔哈赤终于想起要到东海煮盐的时候,才发现那一带居然有盐流入赫图阿拉,捷足先登的人不仅有盐控制着近千里的区域,且拥有机动灵活、骁勇强悍的武力。这些都是后话,不论努尔哈赤会如何面对消息闭塞的后果,眼下,他首先将目光略微扫过宽甸一带。
宽甸边界附近游骑的不断失踪,以及浑江北岸一带不少村落失去联系,这些终于让努尔哈赤产生警觉。亲自过问之下,无数游骑、哨探被派往宽甸一带。尤其是那些汉人哨探,这些人与千山堡的哨探几乎拥有同样的山林本能,再加上面孔语言的便利,哨探上比女真游骑具有优势。但即便如此,游骑与哨探依旧不断失踪,竟然是一个都未传回消息。努尔哈赤本能地意识到那一地区存某种力量,而且组织严密,至少这防范措施要比辽东边墙一带严密。当然他不知道那些游骑哨探大半死密林中的陷阱与毒箭之下,而其余的,不是被捉,便是被当场砍成肉片。
俗话说百密一疏,这严密防范终究不能将千里山林都变成一扇铁门,失去近两百多人马之后,终于有一队汉人密探带回千山堡的消息。只是此人至多深入到能看见千山堡的位置,这已是极限。根据所见判断,千山堡约有近千人的武力,不属于明朝辽东人马,也不象任何其他部族,来历竟然十分神秘。努尔哈赤疑惑之余,将近荣升“抚西额驸”李永芳唤来询问。李永芳细细回忆,与努尔哈赤一样,对于千山堡苏翎所部,大多是耳闻而已,从未上升到正式行文作为一件大事放辽东的议事日程上,但民间逃军之间流传甚广,这李永芳自然也是从这里得知。随即苏翎的名字出现努尔哈赤的眼前,因情况所知甚少,努尔哈赤只对苏翎的逃军身份甚感兴趣。无论努尔哈赤如何交代李永芳,这年秋天,一个用汉地文人的话说叫“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李永芳率领五百多人马开始向千山堡方向挺进。
有赫图阿拉往千山堡,实际上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沿浑江北岸向鸭绿江方向行进,然后选择一处渡口过江,但这一带山高林密,仅寻找合适渡口便能花费一月的功夫,是故这一带人烟一直处于稀少状态,也只有千山堡的苏翎才会走这条没人选择的道路,这自然也是被迫。另一条则是翻越牛毛大山,攀越天险坎川岭,直抵牛毛邬,那里便是努尔哈赤麾下的边缘,也是唯一能够不断收到消息的女真聚居区。随后往东南则可直抵宽甸边墙,往东北则是千山堡。这往宽甸一带是越走越宽,到处是可供大队人马行进的宽阔河谷,而往千山堡则算是进入密集的山林,根本就无路可通,大概除了猎人,是无人前往那一带的,这也是为何逃军逃民能够幸存的原因之一。
千山堡的哨探小队李永芳翻越坎川岭时便发现敌踪,这是一个两人小队,完全是猎人打扮,与牛毛邬的猎人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差别。当大队人马出现视野当中之时,不及辨别人数,便有一人立即飞快返回报信,留下一人作后续观察。这种处置是经过赵毅成的精心考虑的,先传警讯,再做后续收集。哨探密林中沿着熟悉的山路七扭八转,下一组哨探处回合驻留人马,随即一骑养精蓄锐精力十足的骑兵立即起身赶往下一站,如此交相传递,直抵千山堡。而后面一人则潜伏不动,细细数明人马数目,器械、粮草等详讯息,待得大队人马过后,才悄悄起身,往密林中隐去。这样的预警系统相差只有半日,赵毅成已经得知具体的来敌情况,而此时千山堡已经集结了全部骑兵,堡内守御的男人女人们,也都得到通知,令留心消息,一旦信号传来,便立即按事先布置的人员位置各就各位,上墙防守与搬运物质器械的各有规定的路线行走,这已经演练数次,毫无差错。
当得知只有五百人马时,苏翎与郝老六不禁相视一笑,均觉眼下这般动静未免过于紧张了。
“大哥,咱们是不是撤了警讯?”胡显成也颇显乐观,觉得让堡中人众如此紧张没什么必要了。
“不用,”苏翎考虑片刻,说道,“将当一次整训吧。这多练一次,便多熟悉一分。不过,要交代清楚,我给你们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可别用到咱们自己身上了。”
“是,我明白。”胡显成正色道。
“大哥,咱们去多少人?”郝老六问道,这术虎所部以外,千山堡剩余的骑兵加上近收补的战力,足有两千人,这后续的仍然是来自宽甸一带的逃军,抚顺清河一战之后多,经过筛选之后,将那些的确不能死战的人剔除,千山堡终于将术虎所部出征留下的空缺补足,战力丝毫不减。
苏翎对郝老六的建议一时未决,瞧着校场上集合的骑兵们不住地打量。按说这五百人来犯,出动一千人马都算奢侈了,过多的人马将白白消耗军事物资,这对千山堡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都去。”苏翎终于下了军令。对于军队来说,没有比实战能检验战力的办法了。用这股人马来磨合苏翎所部的战力,足以抵消消耗部分。
“是。”郝老六果然如苏翎估计那般,早就等着这个答案。带兵之人,哪里嫌少呢?千骑卷平岗,这威风可不是随时都能摆一摆的。
大队铠甲骑兵鱼贯而出,一出千山堡堡门,立即各自队长的带领下抽上一鞭,战马立即放开四蹄,将大片的烟尘拉出长长的一片,然后不远处的山谷中隐去,而千山堡的人只能堡墙上看到不断腾起的烟雾山谷中起伏、消散,但那千骑奔腾的气势却久久挥之不去。
这出门一刻,是苏翎特意交代的,要的便是这般士气。而一旦进入山谷,大队便都慢了下来。目前敌人来势不明,还需等待赵毅成的哨探回报,走得再快也得知道方向才好。千山堡内早已为这种临时出征准备下足够的装备物资,整个骑兵大队几乎是小半刻之间便能将所有的装备都收拾妥当。每一名骑兵都已配备上千山堡的制式装备,粮草的携带尤其被简化到少的配置,这小指的是人员马匹的辎重配备,实际上每个骑兵本身便携带有五天的口粮,至于马料,只携带有一部分,眼下的山野可以提供足够的补充。关于战马的喂养问题,苏翎等人也经过长久的考量,虽说这马匹不用专门的马料饲养,会有马力不足的问题,但此时苏翎的骑兵准确地说应该是骑马的步兵,作为运动工具的马匹,不需要作为攻敌的必备之物。况且这山地之中,哪儿有骑兵大队冲锋的机会?是故苏翎所部根本不乎马匹的损失,人员安全被放绝对的第一位。种种举措使骑兵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