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锋初显(第2/4页)明月东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仅防护得到足够的加强,且给养上也毫无缺乏的困难,重要的是心理上拥有足够的信心。这种军队素质每一个朝代初其实都有存,即便现的努尔哈赤的人马,按说也是拥有这样的状态。也只有明朝军队,数百年的腐蚀之下,从上到下都是一滩烂泥。

    值得一提的是,千山学堂的学员组成的炮队只带来两门虎蹲炮,两门灭虏炮。每门炮由五人掌控,火炮以及火药炮弹铁子之类的,共计十匹马,五匹人员骑乘,五匹驮运。经过专门设计的驮具使得火炮可以安稳地放置马背上。虎蹲炮不过三十六斤,灭虏炮近百斤,一匹马足够驮运。而所需火药铁子石子之类的都已用布匹或是皮革分装成小包,既防潮,也能加快装填速度,不必临时再来称量火药分量。虎蹲炮可以直接放地上使用,灭虏炮则有专门的器具安置。明军一般是装大车上使用,鉴于苏翎所部长期活动与山林谷地,这大车是不用考虑的,所以设计出组合式的抬架,用一匹马专门驮载,只消片刻功夫,便能装妥,而百斤的灭虏炮,两人便可抬起安置。当然炮队有两个骑兵小队专门护卫,这次苏翎将其带着同行,一方面是检验那些改进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学员,也是一次深刻的历验。炮队的二十人自然不都是学员,装填火药以及燃放才需要专业人员,其余的则是有着较大气力的大汉。当然苏翎的指示里,这些大汉不仅仅是出气力者,学会所有一切,才是高标准。

    学员们的成果还有那部弓弩,成批打造之后已经装备到每一个骑兵身上,三十步的射程足有带来多的杀伤效果,实战中是否有效,也是这批学员们要做的功课。

    这边苏翎不紧不慢的行军,走的路线都熟悉已久,各部骑兵不过是按部就班地沿用惯例行事,前置小队撒出近百里,左右游骑四下穿梭,这安全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别说赵毅成的哨探队伍早已接到集中使用的通报,无数双眼睛从密林之中,从高高的山岗上,从河边的草丛里窥视着一切可疑的动静。

    李永芳一部大摇大摆地沿着河谷穿行,苏翎所部已然调动完毕之时,这些大胜之下的后金士兵完全没有考虑到危险的可能。努尔哈赤宽甸一带一向是没有对手,不过是一些游骑便能将边墙上无数火炮、弓箭逗得如同过年的爆竹。但管热闹,却是不见有人出战。这是多年的惯例,那些秋后烧荒的辽东军马,放火是一把好手,但从未想过要追进山林。这些不过是这一两年才苏翎所部出现后才安静下来。那李永芳带着特别使命,同时这初降之后所得到的盛情款待以及另眼相加让其内心说不出什么滋味,只是那微小的负罪感很快便消失无形。面对努尔哈赤的兵锋李永芳不过是一颗小小的棋子,这偶然的命运转折让其担负起归降标本的使命。无论怎么想,李永芳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昔日战友的唾骂,至于效果如何,要看努尔哈赤怎么想,而不是真正劝降了几人。这一次也不例外,这苏翎,李永芳仅仅耳闻一二,知道原是振武营的一个小小的百户,这种身份多如牛毛,辽阳城里一抓一大把,哪个不是因功授职的世袭武职?千户、指挥都是多不胜数,何况百户这个级别?就算是李永芳自己麾下也必然是个毫不起眼的人物,名字能否记得清都很难说,他亲自编造的虚假名单上有不少都记忆里成为浆糊,孰真孰假,任谁难知。此时抵达牛毛邬后,得到牛毛邬那些女真村落的热情款待,李永芳与属下兵马都喝酒吃肉,放心地将翻山越岭之后的疲劳丢炕洞里。

    这牛毛邬战略地位重要,但却没有什么重要人物,也无从谈起驻守兵马,这“抚西额驸”的头衔还是获得了足够的尊重。这里不比赫图阿拉,没有大臣、贝勒之类的眼神躲避,那当地管事虽然不擅吹捧,但伺候得也是足够细致,就差没送上一个小巧女子暖脚铺床了。不过,那随行的两百后金战兵的牛录却让李永芳心里暗骂,但也只能憋肚子里。据说此人是努尔哈赤身边跟随已久的一个人物,这虽说明里由李永芳带队,所有人马全部听令行事,但得知此人身份之后,这二百人是来助阵还是监视,便成了李永芳的心病。这样的心思居然占了八成的精力,反倒将此行的真正目的放一边。这些人的印象里,不过是近千人的部落村子,就算都拿起刀枪拼杀,单凭那二百人就足够应付了。努尔哈赤初起兵不就是十三副铠甲,近五十人的家底么?只要够狠,够血腥,怕是单凭一副狰狞的面容便能征服一个村落。后金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打下的,对于势力较大的部族,一战便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攻占部落中心村镇之后,边缘地区都是如这般的小队人马负责解决,那位牛录便是此中好手,帮努尔哈赤解决的村子没有八十也有一百。

    就李永芳以及牛录坐着不知是好是坏的秋梦之时,苏翎所部已连夜抵达预定地点。长期的谋划使得苏翎所部面临此种威胁拥有数种应对措施,从牛毛邬进犯千山堡的路上,适合埋伏的山谷、狭地随处都是,赵毅成的哨探已将各处都标记地图之上,并赋予只有己方才知的特殊称谓,各部骑兵队长已是耳熟能详,只消下达指令,设伏的各个环节便相应而动。再没有比这一带适合伏击的地方了,就连郝老六提出反问,若是换作苏翎所部是另一方,如何进攻这样的问题时,苏翎都一时难以回答,几经商讨之下,好的办法却是,四面合围。若仅仅是人数相当或者两倍之敌来犯,必将遭到惨败。而对于四面合围的设想,苏翎与郝老六等人也都做了一些设置,只不过这中危险的可能性太小。苏翎早就说过,若是只想将千山堡摧毁,便只需大兵压境,一步步地推过来,便没有设伏的机会,只能骚扰袭击,后退守千山堡。但若想将千山堡全部围歼,一路来是做不到的。胡显成的撤退方案已经几经修订,连船只都已经过演练,储备的粮草军需浑江口码头处时时补充替换,但苏翎所说的乘船远赴东海以南的设想,还显得非常遥远。

    第二日天明,郝老六禀报说已经将所需器械备妥,只等来犯之敌入套。

    “敌人有何动向?”苏翎问道。

    “正向这一带行进。”赵毅成夜晚忙于哨探消息汇集,双眼略有微红。

    “有没有前置游骑?”

    “有个十人小队骑兵前哨,不过,没有撒开,只是大队之前十里的样子,”赵毅成说。

    “先放游骑过去,让弟兄们都藏好了,不得显露形迹。”苏翎叮嘱到。

    郝老六随即转身离去,再次叮嘱各个骑兵大队。这个军令一级级下达,后到达每一个战士的耳中,随即各队队长再次检视隐身之所,直至确定不到眼前万不能发现为止。

    “大哥,”郝老六回来之后,笑着对苏翎说道,这幅神情,让苏翎明白此人又想出什么过瘾的招式了。

    “大哥,这回让我前面堵截,可好?”果然如此。

    “不行。你还是断后。”苏翎没有答应。估计郝老六是想拿那十名游骑练刀,想过过面对面一刀刀砍杀的瘾。这个问题苏翎已经再三强调,但郝老六仍然对以往的战斗模式情有独钟。这远程射杀无效之后,才允许近前肉搏。这是对于千山堡兵力人数的弱势而定下的,千山堡是非常看重哪怕是一个人的损失的,这无形之中让骑兵们多了份敬意。

    郝老六不得不闭嘴离去,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