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章 【大年夜,愁聚宗祠】(第1/3页)三朝元老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义每天都要去桃河堡千户大宅探望李氏和李光头。林千户对于他的承诺,也全部兑现,不仅没有让守卫难为二人,每天还以好菜好饭招待,甚至过的比在自己家里还要舒坦。除此之外,林千户每当看到王义,就会把他叫到自己身边。一开始先是询问王义是否找到了什么线索,显得甚是关心。而后,便有意无意、旁敲侧击的请教王义关于大水车和手压机井的一些相关知识。

    其实这两样东西,一般人从外表就可以看出大概,但是其中有好多环节十分复杂,只有王义自个儿最是清楚。别人如果盲目下手制作,不但很难成功,而且还会消耗大量银钱。

    王义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林千户对他如此这般优待,原来是觊觎他的“专业知识”。实际王义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家是一个五品大员,平白无故为什么对你这么好,既然他知道是为了水车的事儿,王义也就放下心来。

    除了在桃河堡千户大宅的时间,剩余其他时候,王义、董飞和张达都在桃河堡大街上闲逛,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想找出那个脸上有刀疤的大汉。但是,这么个找法儿无疑是大海捞针,一连九天,三人毫无所获。

    王义、董飞和张达一起回到桃河客栈,坐在自己屋子的桌子旁边,各个神色凝重,后天就是最后期限,但他们现在毫无头绪,真不知如何是好。

    张达瞅了一眼王义,双眉紧皱,“啪……”的一声,单掌重重拍在桌案之上,站起身子,说道:“王兄弟,别怕,就算真找不到那个大汉,我就单枪匹马杀进桃河堡千户大宅,把李大婶和李兄弟救出来。”

    王义何尝没有如此想过,他双手拖着下巴,双眉微微眯在一起,脑海中思绪乱飞,手掌之间在不住把玩着一个茶碗,他淡淡说道:“然后呢?”

    张达吹胡子瞪眼,说道:“然后……哼!然后大不了王兄弟、董飞兄弟、李光头兄弟带着李大婶一块儿和我上馒头山,咱们每天大碗吃酒,大块儿吃肉,过那神仙一般的日子,再也不在这混沌世界受这鸟气!”

    王义一脸苦笑,正所谓话粗理不粗。张达的这个建议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如果到最后,实在不能保李氏和李光头周全,王义绝不会让二人去背这个大黑锅。要知道,边远流放充军那与死没有什么区别。

    那些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别说吃饭,就算是吃草啃树皮,你还要与那里的飞禽猛兽“商量商量”。

    除此之外,你还要忍受身心莫大的煎熬。白天受苦受累的干活,到了晚上还要睡在冬冷夏热的牢房,鼠蚁乱窜,蚊虫横飞,肮脏的气味儿比那茅厕还要使人难以忍受。这可真是让你生,生不得;让你死,你又死不得,用人间地狱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再加上李氏体弱,李光头脾气暴躁,别说在那里呆一辈子,就是呆个一年半载的都算是奇迹。与其这样,王义心想真不如学那梁山好汉,落草算了,起码这样做,能把性命留住。如果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和狂妄自傲,让李氏和李光头从此送了性命,那他这活的还有什么意思?!

    王义只是觉得,人生在世真是讽刺,他只是为了生活,便和演电视连续剧一般,被逼上了馒头山。王义左思右想,把茶碗放下,细声说道:“三弟,如果真要落草为寇,你怕吗?”

    董飞咽了一口吐沫,看看王义,瞅瞅张达,微微挪动了一下他那肥胖的身体,想了片刻,说道:“大哥,我想好了……不就是落草吗?我董飞活了十几年,在那千户大宅整日提心吊胆,窝窝囊囊,大气都不敢出,活的真和路边一条狗没什么区别……与其这般蝇营狗苟的活着,倒不如跟着大哥上馒头山图个开心。大哥不是说雷大哥就在馒头山当领吗?那大哥是雷大哥的救命恩人,想必也不会亏待你我兄弟……呵呵!我也没什么本事,但上山写个字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大哥,放心吧!你去哪儿,兄弟就和你去哪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咱们有本事活到今后,再找那王祖成报仇不迟!”

    此刻,王义心如止水,事到如今在想其他都是做梦,最主要是把性命留住才是真的。他一不是将军,二不是内阁,不过边镇朝阳堡一个小小百姓,李氏和李光头真被流放充军,他有什么本事替他们洗刷冤屈。

    王义听了董飞一席话之后,双眼光,站起身子,说道:“好!三弟说的不错……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现在林千户对我还算信任,如果我们明天还找不到那个蒙面大汉,我就想一条计策,与张大哥一同救出我娘和光头,我们一起去投奔雷大哥,正正经经的活上一回!”

    就在这时,客栈楼下街道之上传来一片欢声笑语。王义透过窗格,隐约可以看到外面闪着零星火光,一会儿黄,一会儿红,甚是热闹。王义记得,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都在过年。这个时代虽然很穷,过年也没有什么娱乐节目,但是却极是热闹。辛苦了一年,一家人终于可以坐在一起,开开心心,放下所有心事儿,吃一顿好饭,换做是谁,都会欣喜的不得了。

    但是……王义他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听着窗外的嘻嘻哈哈,他的心更加悲伤。他重新坐在椅子之上,两眼迷离,神情呆滞,之前的那些豪言壮语,仿佛被窗外小孩儿的打闹声、鞭炮声吹的烟消云散。顿时,一滴眼泪顺着他的双颊滴在了桌子之上。

    …………

    …………

    有人喜便有人忧!比起普通百姓,千户大宅对于大年三十这个最为重要的节日看的更重,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祈祷明年能有个好的收成。所以,今天王林正与往常一样,会邀请朝阳堡的副千户、百户、总旗、副总旗、小旗、大庄户等等一些在朝阳堡还算有些影响力的人来千户大宅集体庆贺。

    从宋代开始,纸包做成的爆竹已经在民间普遍流行。而明代火药的运用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程度,不止是在枪炮之上,就连这些过年所用的爆竹都是多彩多样。爆竹如此普及,价钱也就低廉。普通人家大多都能买得起,所以就形成了“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的景象。

    此刻的千户大宅十分热闹,声量丝毫不逊色于宅外的爆竹声。各个大小人物全都坐在庭院圆桌之旁,互相敬酒,互相打屁,就算一年之中有什么恩怨,仿佛今天一下子都成为了朋友,推盏举杯,嬉笑一片,好生的热闹。

    王林正、王祖成、余氏、曾氏、王令仪穿梭庭院,人人手中拿着酒杯,与在座众人一一敬酒,虚伪的说些感谢之类的话,表面和悦,心里却暗自嘀咕。而曾氏一心向佛,所以滴酒不沾,只能以茶代酒。

    梁天昊作为大管家,他则负责千户大宅的酒菜供应。他站在台阶之上,看着走来走去的奴仆,一个劲儿的吆喝:“你这不争气的奴才,倒是快点啊……快快!没酒了,再拿一坛酒……等等!顺便拿来一盘牛肉……快去啊!”

    王林正带着他的家人来到最后一桌,这个桌子上坐的都是副千户、百户级别的人物,在朝阳堡也算一个土财主,一圈下来,王林正显然喝了有些多了,双颊通红,精致的山羊胡上面还留有些许的酒珠儿,他在余氏和王令仪搀扶之下,来到一个中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