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六、云帆向南飞(一)(第1/2页)明末风暴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王保宗对干自己的未来是相当茫然,他才三十多岁。却早就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人又勤快愿意动脑子,所以赚得一份家业。

    但现在提那些都没有用了,他如今是一个反正的罪民,比较幸运的是,他落到了无为幼虎手中,不但没有受到歧视,而且待遇很是不差。

    这和不差,是指他不仅每rì里不须挨打按骂,而且还能吃得肚子饱。但被他们看守的其余附贼者,就没有这般幸运了。他的口粮是由细柳别院承担,其中并无克扣,而且他们因为在守呃为时有立功表现,所以还得了细柳别院发放的赏钱。

    与他们相比,那些单纯由俘虏转为罪民的,待遇就悲惨得多,每rì的伙食就是两碗立不起筷子的稀粥,住的是数十人挤一间的破窝棚,若不是俞国振反复告诫无,为知州罗之梅,不注意卫生问题容易滋生瘦疫,只怕连干净的水都没有喝!

    按理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已经可以让王保宗这样的人满足了。但自二月初起,传来的流言让王保宗心中忧虑起来。他们原本是发给俞国振作佃户,这个他不担心,可现在据说又要就地安置。

    他若被安置在无,为,哪来的田地,哪来的家业?还不是卖身给大户为奴,那样的话,倒不如成为俞家的佃户,至少主家宽厚,以后还有一个奔头。

    特别是这几rì,无,为州抽调加民壮接替了他们的工作,他们五百人一下子闲了下来,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幸好这时,他们熟悉的高大管家来了。王保宗看了一眼走在他们最前的高大柱一眼,心里颇为钦佩,这高大管家也只是二十岁的模样,做起事来却比他这三十多岁的人还要稳妥。

    “王保宗!”正想着间,高大柱突然一声喝。

    王保宗激淋了一下,本能地挺胸站了出来:“在。”

    这是高大柱训出来的,短短一个月多几天的功大,高大柱不能把他练成合格的战士,但一些规矩和纪律,倒还不成问题。

    “你随我来,小书、要见你。”高大柱道。

    王保宗听说“小官人”耍见他,顿时满心都是狂喜。

    他们这些人,可都牢牢记善当初俞国振的形象,特别是后来俞国振连战连捷,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劝说他们投诚反正的少年,究竟是何等英雄人物!

    当他看到俞国振的时候,个国振端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与邻家少年没有什么两样,正微笑倾听身边的少年说话。

    “小人见过公子。”王保宗一见俞国振,便拜倒下来:“多谢公子这些时rì照顾。”

    “坐坐,休要多礼。”俞国振笑着指了指身前的石头。

    王保宗不敢坐,实在拗不过了,才只坐了半边屁股。见他这模样,俞国振笑了一笑:“你随我时rì尚短,若是长些时间,便知道我不喜欢这般虚礼。”

    “只是不知小人是否有那个福分,经常随侍公子。”听得俞国振这样开口,王保宗大喜,他按捺住想要笑的表情,垂首问道。

    “只要你愿意,跟着我做事有什么不可以的?”俞国振随口道:“只是你们在无,为,怕是呆不成了,流寇祸害太重,当地百姓,对你们只怕也会心有不满。”

    王保宗伤感地点了点头,这是事实,流寇所到之处,都是烧杀焚掠一空,因此各地百姓琦于曾经从贼之人,也是难以原谅。哪怕是他们这些为无,为守城时做了不少事甚至牺牲了几十人的反正俘虏,也同样受到了歧视。

    这也是他们对就地安置心中甚为茫然的原因之一。

    “我想问一下,你们有什么想法。”俞国振笑道:“你们这五百人中,我就对你印象最深,故此让大柱把你唤来,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不必顾虑。”

    俞国振的话很简单,却带着一和强大的说服力,让王保宗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他。想到这位声名远扬在安庐百姓心目中当真如同神仙一般的无为幼虎,竟然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王保宗心中便是一阵激动。他又站了起来,然后拜倒在地:“小人就直说了,咱们都希望能给俞公子当佃户!”

    “啊…………,

    “小人等虽然临阵反正,也立有微功,但终究从过贼,只凭着自己,这一辈子,是洗不掉污名了。只有跟着俞公子,才不受人欺凌,旧后多立些功劳,或者还有出头之旧。”王保宗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跟着我当佃户,能有什么出头之rì?”俞国振失声笑道:“我除了家业大些,自己也是一介白身!”

    “别的人不说,小人自家知自家事,小人与亡妻虽是情谊深厚,可是如今全家只余小人一个,少不得还要再娶,好生儿子传宗结代。若是到别处,、哪这辈子便别指望了,可若跟着俞公子,公子最是宽厘慈想必口人这点私心,必有实现之rì。”王保宗说到这,脸上泛起有些羞赧的笑:“况且,小人瞧着高管家这么人物,便在想若是小人今后有子,能有高管家十分之一的本领,便足以光宗耀祖。不在俞公子家中,到哪里能学得这般本领?”

    王保宗是老实重情,却也不缺少典型的农民式狡猾,因此他的小算盘打得倒还算清楚。俞国振不讨厌这和农民式的小狡猾,在某和意义上说正是这和小狡猬……”才让这个民族,将自己的菜园和耕地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诞生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与壮丽。

    在俞国振的计划中,原本就是要弓导这和小狡猾,将它用在该用的地方去。

    “我在襄安,也只是有两百亩地,其中还有百亩是别院,要住人。”俞国振道:“要不得这许多佃户,哈哈。”

    “俞公子总有办法!”王保宗毫不犹豫地说道:“小人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总不会让俞公子失望!”

    “唔,我在钦,州,你知道钦,州么?”俞国振问道。

    “小人不知。”

    “钦,州在广,东布政司,湖广你总是知道的,广,东还在湖广之南,隔着这里有五六千里。”俞国振不紧不慢地道:“我在那边倒是有万亩良田,需要不少人手,只是那边离得你们家乡不免太远了。”

    “过……”,王保宗听得五六千里远,脸上的喜sè微微一滞,想了会儿,他惨然道:“小人如今还有什么家乡,离祖坟远些便远些,祖宗牌位小人可以带着……五六千里,嘿嘿,若离得不远,哪里有小人等的活路?”

    “若是你不怕离得家乡远了,钦,州倒是不错之地。那边离海离得近,故此盐渔丰厚,盐价也不高。因为睾南,气候比咱们这边要暖和得多,稻谷一年可以两到三熟。地广人稀,极多荒地,做得好了,过个三五年,你自己积下几十亩地,也未必不可。”

    俞国振慢慢地说着,当王保宗听说只要三五年他自己就可以积下几十亩地,眼前顿时闪亮:“俞公子……那边真有如此多地,是旱田还是水田?”

    “自然是水田,不过不是熟地,可能还要你自己去开荒。”俞国振笑道:“畜力倒是有的是,钦州中等人家,也有二三十头牛的家当,河滩上的水牛,一放就是几百上千头。

    有田有牛,再来两间茅草房,那么便算是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